1.稍小水泡的处理方法 出现水泡后继续艾灸一般不会化脓,此时应当相信你身体的自愈能力,水泡破裂后会很快结痂,所以不需要消炎药水消毒。如果盲目消炎,反而为画蛇添足之举。但是伤口如果接触了不干净的物质或在不洁的环境中活动,那就另当别论了。 根据经验,若只是如芝麻粒或绿豆大小的灸泡,一般可以不予处理,身体会自行吸收或结痂。但是仍要注意日常活动可能导致衣物对泡体的挤压、摩擦而产生泡体破裂,甚至擦掉泡皮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仍然会对个人的生活、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2.面积稍大的水泡处理方法 A、首先在灸泡周围皮肤用生姜搽拭,以帮助疏通散热。 B、然后在水泡处用针挑破,再用纸巾或棉签挤干水。 C、之后每天灸的时候,可直接灸起泡的地方帮助结痂,或用姜片扎孔敷在患处继续灸至结痂。结痂后还可以施灸,这时会有液体状的物质从痂体下渗透出来,这也是身体自愈的过程。 对于初学的朋友,此时在每次施灸时保持适当的温度,让结痂慢慢干透、自然掉落就可以了。
另外,基于潜龙自身艾灸实践,为有多年艾灸经验,而且想加快伤口愈合的朋友再提供一个“灸透”伤口的处理方法作为参考。
“灸透”伤口——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施时间和灸火的大小。
施灸时间: 灸到热透。感觉热力已经穿透肌肉进入骨头中,可算灸透。 举例,足三里烫伤起泡了,不仅灸到该处的骨头都感觉热了,而且热力还能渗透到膝关节中去,此种情况算为灸透。以此作为时间量的参照。对于更高阶段的灸友而言,热力透入骨头其实还不算。感觉骨头都被热力“融化”了,才是真灸透。 灸火的大小: 一根常规艾条灸伤口的热力是远远不够的。2-3根常规艾条的热力合起来施灸,则热力渗透明显,且能缩短灸透的时间,也能达到尽快结痂的目的。 有的人说一根艾条的热力都觉得疼,也是正常的。但当你把疼的那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扛过去后,就会出现舒服的感觉,既感觉不到疼,也感觉不到热。
总结 以温灸来说,避免艾灸“烫伤”和起泡对生活上造成不便是很正常的做法。尤其是糖尿病人施灸时要注意防止“烫伤”,特别是足三里穴。不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糖尿病人的足三里如果真给“烫伤”了,那么烫伤部位痊愈的时候,其血糖必然比之前要下降一些甚至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