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陇德 原卫生部副部长,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这是好事,但是怕就怕错把养病的坏习惯,当成养生的好习惯了,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通过央视新闻提醒全国人民,下面八大“好习惯”可千万要注意了! 误区一 水果可吃可不吃 王陇德院士:中国人特别是男性,经常吃水果的比例偏低。很多人认为,水果是零食,可吃可不吃。其实,水果里含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矿物质,含具有强抗氧化作用、防止细胞衰老的维生素,以及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可溶性纤维果胶等。 建议由“先吃饭后吃水果”改为“先吃水果再吃饭”。将水果放在饭前,可以保证快速消化,有效帮助控制热量、补充膳食纤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误区二 血脂高不能吃蛋黄 王陇德院士:胆固醇是维持正常代谢必须的物质,80%的胆固醇是内源性的,从食物中来的外源性的只占20%。 鸡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维持记忆和思维的物质,不吃鸡蛋或吃蛋清不吃蛋黄,会失去很多必要的营养素。 每天吃一个鸡蛋,是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 误区三 植物油吃多了没关系 王陇德院士:许多人认为,植物油不同于动物油,胆固醇没那么高,多吃点没关系。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植物油的热量是非常高的,相同重量的植物油所提供的热量要高出猪肉一倍多,是鳗鱼的4倍多。 过多食用植物油也有很大危害,如每天多摄入5克油而不被消耗掉,10年后则多长20斤。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油脂类在最顶层,每天不应超过25克(半两)。 误区四 不胖不瘦不用锻炼 王陇德院士:身体不胖不瘦,不见得健康指标就正常。有些不胖不瘦的人,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骨密度等指标都不健康。 如果不运动的话,你的人体结构是不健康的,肌肉和脂肪的比例是不对的,同样会影响身体健康。 误区五 每周一次剧烈运动 王陇德院士:一次大量的剧烈运动不能替代其他几天运动所带来的健身结果。习惯静坐生活的人,突然做出大力气的体力活动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最大。 锻炼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必须经常坚持。 误区六 锻炼要“闻鸡起舞” 王陇德院士:早晨空气里氧含量较少,特别是在树林里,因为植物在夜里是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冬天寒冷,会刺激身体,诱发血管痉挛,使突发事件增多。 另外,清晨血粘度高,血压容易升高,早晨还是中风、梗塞等疾病的“魔鬼时间”。 下午4-5点是一天中最适合锻炼的时间段,上班族可以在晚饭后半个小时开始进行适当锻炼。 误区七 爬山是最好的锻炼 王陇德院士:人老腿先老,爬山的时候负重非常厉害,因为有一只腿从弯曲到伸直的过程,会造成一些关节断裂,或者是关节软骨软化,过度负重活动会加速其退化和磨损。 中老年人尽量少登山、爬楼。 误区八 少吃就可以减肥 王陇德院士:少吃只能影响免疫功能,而且体重还会反弹。科学的减肥,不是节食不吃,而是讲究科学搭配饮食,加上长期的坚持合理运动。 靠走捷径减肥,那是得不偿失。 王陇德院士的两个养生操 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一项对41.6万人,平均8年的健康数据进行追踪和分析发现,每天运动一刻钟,平均能多活三年。 一个人如果连15分钟都抽不出来的话,那是对自己的极不负责任,所以,每天的运动量15分钟保底,坚持40分钟~60分钟是最好不过的。 王陇德院士的这两个养生动作,我们也可以常做: 01 叩齿 叩齿不仅能保护牙齿,还有补肾功效。牙齿不结实,表示肾气不足。这是相通的。 叩齿保健最关键的是坚持,可在每天早晨起床后、午饭后、睡觉前各做一次,每次做三分钟左右。 02 手臂力量训练 早在1994年,王陇德身体也曾出现问题:那时候,他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有时候疼到只能躺着工作!此外,虽然吃了两年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然而效果不显著,检查依然是脂肪肝。 于是,他在正常用药以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手边只要有两瓶水就能进行手臂力量训练。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