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药不同效】名医蒲辅周:流产5次?安胎必用白术!

 中医药方便 2019-06-24

白术,出自《神农本草经》,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带下,脾虚胎动不安,气虚自汗等。

在不同的医案中,剂量不同,配伍不同,功效也不相同。

今天小师妹为大家整理的是中医学家蒲辅周老先生,天津市名中医杨浩观老先生,江苏省名中医汪达成老先生临床使用白术医案三则。

5分钟学习名医医案,回顾白术功效主治,收获新知,提高临床疗效。

《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安胎。'

蒲辅周老先生医案

滑胎

姚某,女,35岁。

1958年5月30日初诊

婚后十二年,先后流产或早产五次。其中一次是妊娠四个月而流产,余均为五个月和六个月。每于妊娠一个月后必漏血十余日,且同时出现血压降低、头晕,至三四个月左腿及左腰疼痛,虽屡次积极进行保胎,仍不能避免妊娠之中断。

在第四次妊娠时,曾服胎产金丹亦未获效。现已怀孕两个多月,近二十日内恶心呕吐,择食,大便稍干,小便正常,精神较差,睡眠尚可。

诊其脉左关沉弦短,右沉滑,舌正无苔。

根据病史西医诊断为习惯性流产。

中医则属滑胎。

现有恶阻之象,治宜先调脾胃,次固肝肾,待脾胃强健,续予补肝肾以固胎本,并建中气以养胎元。

处方:

台党参二钱,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炙甘草一钱

广陈皮一钱半,砂仁(打)一钱

藿香二钱,山药三钱

生姜三片,大枣三枚

此方缓服三剂,恶阻止后,继服下方,以泰山磐石与安胎银苎酒加减合方。

处方:

熟地四钱,白术二钱

黑川附子一钱,高丽参一钱

杜仲三钱,当归一钱

桑寄生三钱,杭巴戟三钱

苁蓉三钱,川续断二钱

苎麻根三钱

此方每剂煎两次,每次煎一小时,共取400ml分两次温服。一周服一剂,并绝对控制性生活,以免扰动胎元。

患者按法服之,直至足月顺利分娩。

按语

本例五次流产,已成滑胎之证,每次妊娠月余时,必漏血十余日,又兼胎漏之象。究其原因,一系脾胃较弱,胎气失养,一系肝肾不足,胎本不固,即成习惯性流产

治法首调脾胃,继强肝肾,使胎得所养而本亦固,佐以苎麻根等以兼顾胎漏,因而第六次妊娠赖以足月顺产,其效甚显。

李杲:'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

杨浩观老先生医案

惊悸带下

王某,女,42岁。

初诊:1991年12月12日

2个月以来白带淋漓,兼惊惕、头晕失眠。入冬后,白带过多,时感心悸胆怯,入夜为甚,时而不得入眠。伴见眩晕、健忘、气短、纳差,二便尚可。

诊查:血压为80/50mmHg。

舌苔薄白质淡;脉濡数。

辨证:白带过多乃脾阳不升之象。惊悸怯懦,寐差健忘、气短头晕,为心气亏损血虚之征。治法:当拟健脾养心,定悸止带为治。

处方:

台党参15g,全当归24g

杭白芍12g,炙黄芪20g

九节菖蒲12g,炒枣仁30g

生龙齿15g,焦远志20g

柏子仁20g,芡实米12g

益智仁10g,朱茯神15g

大熟地30g,广木香10g

炙甘草6g,炒白术15g

6剂

二诊

前方服6剂,惊悸症状消除睡眠好转,带亦减少,惟觉气短头晕时作。血压为90/60mmHg。

处方:

炙黄芪20g,台党参15g

炒白术10g,全当归20g

升麻5g,柴胡5g

广陈皮10g,五味子10g

炒枣仁20g,焦远志15g

龙眼肉10g,杭白芍10g

春砂仁 6g,贡阿胶12g(烊化)

炙甘草5g,建泽泻12g

7剂

三诊

上方服7剂后,心悸头晕、气短之症瘥,白带亦转正常。嘱前方减升麻、柴胡,继服之。倘若愿服丸药,可长服人参归脾丸及加味逍遥丸。

按语

白带绵绵不断,来之太多,系属中气不足、脾虚不运、清阳不升之过。“中焦如沤”,气虚血少而不荣心,则头晕、惊悸、血压偏低。初拟人参养荣汤为主以调气补血。

二诊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和中升清养血。后嘱患者常服归脾、逍遥之品,旨在调中气、养心神,以健旺心脾两脏。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

汪达成老先生医案

虚劳

孙某,男,27岁。

初诊:1984年6月16日

近月来神疲乏力,鼻衄时作,形体消瘦,纳谷不香,周身四肢散在出血点。追溯病史,曾于四旬前因发热而服用安乃近。

诊查:舌苔薄黄,质淡红,脉细软。血白细胞计数2.2X10^9/L,中性粒细胞0.11。骨髓检查:粒系增生低下,有明显成熟障碍现象,早幼粒比例增高,杆状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减少,部分粒细胞有退行性变,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45个,提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脏肿大,肋下3.5cm。

辨证:外感风温之邪及药毒伤正,脾肾亏损,气阴两虚,气不摄血。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养阴。

处方:

太子参15g,黄精10g

白术15g,陈皮5g

当归10g,赤白芍各10g

阿胶珠10g,女贞子30g

旱莲草20g,生牡蛎30g

炙龟甲30g,香谷芽 15g

二诊:6月23日

服药7剂,鼻衄得止,皮肤出血点减少,饮食有增;血象:白细胞计数4.6X10^9/L,中性粒细胞0. 67,淋巴细胞0. 32,嗜酸性细胞0.01。

舌苔薄腻,脉细软。

前方已效,毋庸更张,再宗原方续进以图巩固。

服药两个月后,诸症俱瘥,精神亦振,鼻衄未作,四肢出血点亦消失,脾脏缩至肋下1.5cm。复查骨髓象:粒系增生活跃,除原粒外各系均见,形态、比例无异常,淋巴细胞正常低水平。

患者已基本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

本例为西医学之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属中医“虚劳”范畴,多为温邪药毒损伤脾肾、气阴两虚、气不摄血而致,用调补脾肾、补益气阴而收功。

白术为临床常用药,常用于治疗中焦气病及脾之运化失常,临床中不乏经典配伍。抓住主证,谨守病机,每一味中药都能有妙用。

看完医案3则,不知大家是否对白术之用有新的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