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在我退休之前,我的课堂每节课课前十分钟都有一个学生的演讲以及我的点评,我也经常把我学生的演讲以及我的点评整理成一篇文章发表在我的博客。最近,重读我最后两届学生(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2012、2015届毕业生)的演讲以及我的点评,依然觉得很亲切很有意思…… 从今天起,如果我没有最新的作文要发表,我就精选一些“学生的演讲”发表在我的公众号“胡高清作文超市”里——我想,当我现在的学生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或许会得到某些启发…… 王婉听讲名言 老师问我长大想做什么 “老师问我长大想做什么,我说‘快乐的人’。老师说我不懂问题。我告诉老师,是他不懂人生”,这是约翰·列侬的一句名言。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约翰·列侬,他是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的灵魂人物,摇滚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也是一位诗人,社会活动家以及反战者。今天我讲的就是他的名言,主题很明显,是“快乐”。 “快乐”这个话题,在我们的课堂上是第一次出现。在我准备讲稿的时候,翻阅了两本作文素材书,在号称“三百多个论点全面涵盖”的素材书中,有教如何写“追求卓越”的,有教如何写“坚忍奋斗”的,也有教如何写“成功法则”的,唯独找不到“快乐”二字。也许是时候问问自己:我们快乐吗?我们是不是忘了去追求快乐?甚至不再重视快乐? 或许有的人会认为这句名言,以及我的这些问题很不现实——现在正是“埋头苦读”的时候,怎么能让学业荒于嬉戏?殊不知,快乐并不是攀上目标的高峰之后才能拥有的,它也不会拖累你前进的步伐。快乐,可以说是一种应该一直拥有的,努力追求的良好品质,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它应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 雨果曾说过:“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色。”高尔基更有言:“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但我更喜欢罗莎琳·徳卡斯奥的话:“对于那些心中充溢快乐的人而言,所有的过程都是美妙的。”快乐,就是如此重要。可以说,它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健康心态的本根,也是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有了一颗快乐的心,再艰苦的奋斗都充满趣味,再困难的日子都拥有笑声,再平淡的生活都十分美好,再黑暗的前景都能找到黎明的方向。 那么,快乐又是什么呢?有的人认为,快乐就是锦衣玉食,宝马雕车,或者高位厚禄,财大气粗。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为了能在舞会上出风头二借来了一条昂贵的钻石项链,得到了虚荣心的满足并自认为这是“快乐”。但项链却不幸丢失,主人公夫妇二人节衣缩食了整整十年才得以支付完赔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所以,快乐其实与美丽的外表,华贵的装饰,超凡的才能和显赫的地位无光,盲目地贪图虚荣,把名利当做快乐的人往往只会走向迷失。我认为,快乐更注重与精神世界的充实,它是能够坦诚、豁达、宽容地看待世界,是懂得知足、懂得欣赏、懂得宽恕,它是对生活常怀感激。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曾看过几米的一幅漫画,名字叫做《露露的功课》。画面上仅有一个女孩带着一只小鸭子在走。配了一行文字:“露露不会游泳,不会飞,她的鸭子也是。露露带着鸭子,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怎么飞,日子一样很快乐。”在生活中,快乐其实就是这样简单。学会欣赏,不苛求完美,像露露一样淡泊地对待未曾拥有的,更好地珍惜所能拥有的,学会豁达,学会放下心灵的负担,学会发现生活之美,你就会很快乐。 也许对于快乐,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没关系,无论你怎样理解,怎样感悟,能让自己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始终应该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追求。 ![]() 【老胡的点评】 ![]() ![]() 首先需要表扬的是,王婉听今天的演讲比较长,她的“背功”真的很厉害,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很连贯,文章写得也不错——文情并茂。 她今天的主题是要说明我们要保持一颗快乐的心,而不必过于注重所谓的“卓越”啊“成功”啊,这个主题很好,胡老师就是这样想的,我也坚持在这样做。我认为,快乐其实也是一种能力,或者说,快乐也是一种成功。换言之,快乐比优秀更重要,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现在,我们走进书店,到处都摆满了那些追求成功的成功学方面的书,而成功的标志似乎就是赚到更多的钱,得到更大的权力;走进我们学校,老师和学生大多也以得到更高的分数和考取更好的学校为第一目标,而对于“我们到底快不快乐”这样的问题,我们却很少去思考了,我们甚至认为,我们牺牲我们的快乐而得到了那些“成功”是必须的。 前不久,于丹写了一本新书,名字叫《趣味人生》,我刚刚读完,她在这本书里写了喝茶啊饮酒啊弹琴啊这些内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趣味。白岩松为这本书写了一个序,题目是《做一些无用的事》,我个人觉得写得还不错,我推荐给大家。他就谈到了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我们的快乐和得到真正的幸福。他在这篇文章里说——(以下文字下载网络,我当时述其大意,我转引在这里供同学们阅读) ![]() 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现代中国人的奢侈品。除了幸福,我们似乎什么都有;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 今年,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是画作《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大展。年初,我去了浙江小城富阳。那里的人们,人人都在为出自这里的《富春山居图》而骄傲自豪。仔细一聊,这幅大作,是六百多年前的元朝,年过七十的画家黄公望在此山居,用三四年时间完成的。那三四年,我想小城里的人们也在为名忙为利忙,而黄公望与他的画作,不过是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做了一件无用的事而已。耐人寻味的是,当年这幅画,黄公望正是画给道友无用师的,因此也有人称这幅画卷为《无用师卷》。然而千百年过去,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烟消云散;却是当年那无用的老人,用清净的心和一根又一根磨秃的画笔,留下的画作显赫起来,终成这座城市的象征和最伟大的记忆,并越来越为这座小城带来资金、带来财富、带来关注。一个无用的人送给无用师的画作却真的有用起来。这该是怎样的一个轮回?无用的事,真的无用吗? ![]() 远方的事,只是一面镜子;当下的路,还得要我们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好像什么都有了,可怎么还不幸福?有人说,想要幸福,三个词很关键:物质、情感与精神。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于是,人们都想夯实这个基础,慢慢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物质目标实现了,幸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是走着走着,物质基础不差了,国家的GDP成了世界第二,小汽车的销量也成了世界第一,但钱包鼓起来的人们却不幸地发现: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渐行渐远。问题出在了哪儿?仔细想想,除了物质,情感与精神这两个层面,您关照得够吗?情感可是幸福的依靠,精神更是幸福的支柱。如果物质是正分,还很高,可情感与精神都是负分,加起来,你的幸福总分,会不会是负数?光做与钱与权与名有关的事,看似都有用,就真的够用吗?(引述完毕) ![]() 王婉听的主题词是“快乐”,白岩松的主题词是“幸福”,幸福比快乐更进了一层,幸福是持续时间很长的“乐”,是“慢乐”,这一种“乐”更是我们要追求的。幸福其实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需要很多的物质财富,正如林清玄说的那样,“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都是清欢”,这个“清欢”,就是趣味,就是快乐,也就是幸福。 让我们记住约翰·列侬的这句名言,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吧。 ![]() ![]() “胡高清作文教室”作文展台 欢迎大家关注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