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上神经易卡压部位 1 肩胛上孔(黑箭头)由肩胛切迹和肩胛上横韧带围成 ,其体表投影在肩胛冈中外 1/3 交点上1cm处, 距皮肤深4.5 cm 2 肩胛下孔(黑箭头)由冈盂切迹和连于肩峰根部及肩胛骨背面的肩胛下横韧带围成,其体表投影位于肩胛冈中外 1/3 交界处下方 2 cm 处的深面, 距体表3.93 cm 腋神经易卡压部位:四边孔 上界:小圆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节囊 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 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 桡神经易卡压部位: (1)腋臂角处:在该部位桡神经正好位于肱骨颈和肱骨干上端的内侧。休息时将腋部置椅子背上而容易发生,或不适当地应用拐杖行走,将体重全部经腋部压在拐杖的横杆上,很容易发生桡神经受压而损伤 (2)桡神经沟部:上臂的外侧,桡神经从后转向外侧部位,在此段桡神经位于肱骨外侧紧贴肱骨,当侧卧时将同侧上肢压在身下很容易损伤桡神经,特别在周末吃醉酒后侧身卧位,将手臂压在身下大睡,醒后就可能不能伸腕伸指,故称为“周末综合征” (3)穿出外侧肌间隔的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上方10厘米,在该处桡神经常常被交叉的腱性肌起包裹,也就是在此处桡神经相对固定,而且是处于一个腱性组织环中,容易遭受卡压,特别是在上肢剧烈活动后容易损伤该神经 (4)旋后肌管:桡神经深支(骨间后神经)穿过旋后肌的一个肌性间隙,旋后肌在肱骨处上髁的外侧和内侧的起点形成一个弧形向远端的腱性(Frohse弓),这个弓可造成骨间后神经在此处卡压 尺神经易卡压部位:肘尺管综合征 胫神经易卡压部位: 胫神经卡压常发生于踝部屈肌支持带下或内踝后方 正中神经易卡压部位: (1)前斜角肌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中的一种,指各种原因引起前斜角肌水肿、增生、痉挛并上提第一肋,导致斜角肌间隙狭窄,卡压穿行其间的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患(其中有正中神经病变症状) (2)肱骨髁上棘综合征 有肱骨髁上棘者,其中2/3有Struthers韧带将肱骨内上髁与髁上棘连接起来,形成骨纤维管,管内穿行正中神经和肱动脉,正中神经和肱动脉可以被韧带卡压即为此症
(4)腕管综合征 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卡压 隐神经易卡压部位: 髌下支穿收肌管处(穿出点周围均为致密结缔组织);收肌管内 坐骨神经易卡压部位:梨状肌下孔 腓总神经易卡压部位:腓骨肌管 腓浅神经易卡压部位: 腓骨长肌点: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 腓骨短肌点: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2/3与下1/3交点 腓深神经易卡压部位: 胫骨前肌点:小腿前侧上1/3与下2/3交点,胫骨前嵴外约2cm处 𧿹长伸肌点:小腿前侧中线上,踝关节上方5-6cm处 备注:(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扫码进入线上课堂获取更多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