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55】

 陕西西安熊先生 2019-06-25

神经性皮炎(牛皮癣)

[病案]洪某,,34岁。 1963713日初诊。颈部患神经性皮炎瘙痒已达十余年,曾用过外用药、中药、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无效。近天气炎热,搔痒尤甚,睡眠不安。检查:颈右侧有散在的丘疹,颈左侧呈苔藓化,皮损大小为9×6.5厘米,皮肤干燥而硬厚,周围色素沉着。

[治则]活血祛瘀,生新止痒。

[取穴](1)用毫针刺通里(),针入11.5,针尖透向心包经,用泻法,不留针。(2)用梅花针扣打皮肤损害边缘,逐渐向中心移动,刺激量以轻度出血为度。(3)针后,在病损区用直径约34厘米的艾卷点燃灸之,先灸边缘渐向中心移动,灸的时间按皮陨厚薄和大小而定,一般约2050分钟。经用上述针灸一次后,瘙痒大减。隔天治疗一次,5次后皮炎稍见软化;第10次后苔藓自行脱屑,皮肤逐渐变平,至第17次皮肤新生,与周围肤色无异。(见《中医杂志》1965年第4)

[评析]神经性皮炎是难治之疾,治疗多暂时止痒,难以巩固。现用毫针、梅花针及艾灸治疗,取以温通活血,祛瘀生新之功,局部血循环改善,皮肤新生,故病愈。(马荫笃李祥云)

脱发(斑秃)

[病案1]杜某,,52岁。1978312日初诊。患者工作忙累,精神紧张,致头发突然呈椭圆形数片脱落,曾服中西药及外搽生发水等均未能控制,二个月后头顶及两鬓头发几乎脱光。

[治则]补肾养血,疏通经络

[取穴]电梅花针重叩打脱发区及风池穴,叩打至皮肤发红或微出血为度,再扣打脊椎两侧,由后颈部至尾骶部,另外脊正中由上而下叩打,各椎体之间横刺三下。行术时每次叩打时间约1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14次为一疗程,710天后再用第二疗程。经治疗一月开始长出新发。继续治疗三个月,长出比原来更乌黑的头发,原白发也大大减少。

[病案2]黎某,,23岁。1978118日初诊。因准备考试疲劳过度,出现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紊乱等症状,继而两鬓角出现两片铜钱大小斑秃,一个月头发全部脱光,眉毛、腋毛也相继脱落。治法与治疗同上述第一病例。患者经用电梅花针治疗一个半月,开始长出新发和眉毛。继续治疗四个月,长出乌亮黑发,头痛,失眠等症也相继治愈,月经正常,体质较原来增强。(见《新中医》1980年第1)

[评析]电梅花针是电与机械的综合刺激,因斑秃是血虚生风,风盛血燥,发失濡养或肾虚不能荣养毛发所致、重叩风池穴养血祛风,叩打脊椎正中及两侧可刺激肾前、膈俞等滋肾养血,叩击督脉、夹脊、背俞等宣导阳气,疏通经络,补肾益精。发为肾之外华,肾气得以调益则新发自生。(李祥云)

沿肾经出现丘疹

[病案]张某,,46岁。左下肢自足底经小腿内侧,过膝内,上沿大腿内侧至大腿根部出现如小米大小之丘疹已半年,自觉乏力、尿频、患处搔痒。丘疹布向为足少阴肾经在下肢的循行路线,其色淡红,高出皮肤,界限清晰。

[治则]益肾气,通经络,宣痹阻,调气血。

[取穴]取肾经原穴太溪,其刺后感应沿肾经循行部位自下向上传导,直至大腿根部,针感持续2小时不除。第二天,丘疹已大部消退,续以原穴针4,疹退,诸症亦愈。(见《陕西新医药》1978年第1)

[评析]此案为肾气虚弱,经气不宣,气血痹阻所致:此为经络现象反应,原穴是人体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地方,太溪为肾之原穴,针之可补益肾气,又借针感之传导,起了较好的通经活络作用。肾气充盛,经气复常,气血调利,则病自复。(吕志连)

乳疱疮

[病案]刘某,,40岁。1974101日就诊。自1963年起患多发性疖肿,最初仅三四颗,逐步蔓延至全身达百余颗,疼痛化脓,奇痒无比,此愈被发,终年不止。某院诊为乳疱疮,系非?[1]多发性皮肤病。

[治则]滋阴养血。

[取穴]针治泻膈俞,补三阴交,针时顿觉全身凉爽,疮疖搔痒疼痛缓解。嘱忌辛辣、鱼腥等发物及房劳。复诊:睡眠好转,脓疱疮已萎缩。针治同上。三诊:全部愈合结疤,要求再针1,针治同上。随访七年未发。(见《湖南医药杂志》1982年第5)

[评析]该病罕见。三阴交为脾经主穴,系肝、脾,肾三阴之交会,具有补脾阴、益肝肾的功能,与膈俞配合,则有滋阴养血,活血化瘀,消炎杀菌的作用。选穴少而精当,故仅2次而愈。(吕志连)

十指枯痿

[病案]王某,,26岁。1957225日就诊。两手手指因赛球跌伤而渐枯瘦,不能屈伸已十年,久治乏效。针灸治疗均在手指局部取穴,诊察发现膻中、中脘有显著压痛,喉内多痰,食不振。

[治则]调补中州。

[取穴]取足三里、气海与气海俞交替针刺。1次后,中脘压痛减轻,纳增,膻中压痛亦减。2次后,中脘压痛消失。37次后,膻中压痛消失,然后再在手指局部取穴,前后治疗四个月,手指丰满,活动灵活。(见《湖南医药杂志》1982年第6)

[评析]本案属肉痿。中脘、膻中压痛,乃中焦健运失职。治疗时所取穴位,均垂阳明,遵《素问痿论》“治痿独取阳明”之旨。足三里调和经脉,疏通气血,鼓舞中气,补脾健胃,以充生化之源,气海调气益元,气海俞调理气血。最后局部取穴,乃收疏通患处经络气血之效。病程长达十年,治程也该相应增长。(吕志连)

血红蛋白E合并β地中海贫血症

[病案]某某,,7,外国籍。19728月会诊。进行性贫血,特殊外貌(面色棕黑,左眼睑下垂,两颧突出,嘴大,上唇厚而上翻),发烧,肝脾肿大已四年余,196710月患儿(2岁半)因贫血,脾肿大在某部队医院诊断为地中海贫血,用铁剂、激素、中药治疗,病情日趋加重,头发枯稀,骨瘦如柴,反复高烧,精神萎靡,纳食很少,便少尿红。脉沉细数无力,舌质淡,苔薄白。两肺呼吸音正常,心尖部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Ⅱ级杂音,心率116/,心界不大。腹部隆起,肝肋下4厘米,剑突下4.5厘米,质硬;脾肋下9厘米,高出腹部皮肤10厘米,表面凹凸不平,压痛,质硬。血红蛋白40/L(4%),红细胞2.9×1012/L(290/立方毫米),红细胞大小相差45,部分呈长形,淡染色区扩大,可见多染性红细胞及多靶形红细胞,有核红细胞1996,白细胞9.6×109/L(9600/立方毫米),中性40%

[治则]扶正祛邪。

[取穴]针刺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地机,每日1,用补法:同时加服中药:党参9,白术9,茯苓9,当归9,川芎3,熟地9,白芍9,丹参9,苡仁9克。治疗二个月后,一般情况好转,体温正常,可起床活动,纳食增加,脉细有力,舌质淡红,苔薄白,心率80/分钟,脾肋下5厘米,高出腹部皮肤3厘米。针刺同前。中药改服:当归9,白芍9,茯苓9,白术9,甘草4.5,党参9,鳖甲9,龟版9克。二个月后,无自觉症状,脾肋下4厘米,表面光滑,边圆饨,质稍硬,脉平舌净。用八珍汤、疏肝汤交替内服,针刺同前,每周二次,又治疗二个月。以后每年随访六次。197712月随访,经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及上海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上海市儿童医院遗传研究室检查,证实为血红蛋白E合并β地中海贫血症。1980212日血液检查:血红蛋白80/L(8%),红细胞4.03×1012/L(403/立方毫米),红细胞形态呈轻度大小不等并异形(靶形+,环形+,泪滴样+);抗硷血红蛋白含量16.4%;异丙醇试验正常,红细胞镰变(-),血红蛋白溶解度(-),观察十年,未见复发。(见《中医杂志》1982年第12)

[评析]患儿病已四年余,病情由轻渐重。其病因病机为寒温不调,饮食内伤等,致令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渐积成痞块,日久气血虚备,积块坚硬。故治疗首当补气益血,继则调和肝脾,足三里阳明胃经穴,为强壮要穴。三阴交、地机、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太阴脾主运化,有统摄气血,温养五脏的作用。其中三阴交为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少阴肾主骨、生髓、藏精,厥阴肝主藏血,并主疏泄,调达气机,和畅气血。另加中药八珍汤补气益血,疏肝汤疏肝解郁,健脾和营。本例针药并用,从调整脏腑功能入手,终而获效,为本病治疗提供了初步经验。(马荫笃)

双足内翻

[病案]苏某,,8岁。1975710日初诊。患者自初生后即双足内翻伴下垂已八年余,不能单独站立,须人搀扶,因双足畸形从未穿过鞋袜。检查:小腿肌肉轻度萎缩,双足重度内翻伴下坠,跟踺反射迟钝,膝反射减弱,双足不能背屈,踝不能内外转,足趾活动良好。因患者长期用双足外侧着地,故双足外侧各有鸡蛋大小之凸起包块一个。

[治则]温经活血,舒筋通络。

[手法]拿法:拿髀下穴(髀关下一寸)23,再拿半腿肌肌腱和半膜肌肌腱各23下。点穴法:点摩足三里至解溪、鹤顶、血海、梁丘、阳陵泉等穴位,每穴由上向下、由轻到重点摩100300,直至局部皮肤发红为度,压按法(胸压法):令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将小腿抬起竖直与床面成垂直部位,并把患足的前足掌垫毛巾45,小心患足损伤医者胸肋或内脏,然后医者运气用胸部压按前足掌一起一伏直线向下。同时,医者用右手小指侧叩击跟犍内侧,纠正其内翻,并注意切勿强行用力,以免骨折。酒火灸法:用60度白酒45两倒入碗中,把酒点燃,术者右手先蘸冷水在酒火上烤热,再去抓酒火,然后将手心之酒火叩在穴位上,手上余火用左手按压扑灭,然后再蘸冷水去抓洒火并再次叩在穴位上,每穴如此火灸35,自上而下以达到局部有灼热感觉为宜,治疗后忌食生冷酸辣。患儿经上述几种方法联合治疗7次后,双足基本能够放正,放平。治12次后跟腱反射已恢复,重度畸形之内翻伴下垂已纠正,能站能走,生活可以自理。总共治疗十二天,多年顽疾治愈,四年后随访,双足正常,能蹦跳并参加体育活动。(见《新中医》1982年第5)

[评析]患者为严重的足内翻伴足下垂,该病少见。取拿法、点穴法、压按法、酒火疗法综合治疗。《内经》有治痿独取阳明的记载,故选穴点摩可使脾健血足,肌肉筋腱得养。给患者采用综合疗法能达到温经活血,舒筋通络的目的,故病能愈。(李祥云)

雷诺氏症(肢端动脉痉挛症)

[病案]刘某,,24岁。1979310日初诊。两手阵发性发冷、变白、麻木已二个月。每当受冷或接触冷物后两手即转苍白,持续数分钟后呈紫色,继而转为潮红色,然后恢复正常,发病时手指活动不灵,左手较右手为重。舌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温经通络,活血祛瘀。

[手法]采用按、揉、扌+袞、拿、抺、掐等手法,+袞上臂内侧,压放极泉穴处(腋动脉)34次。按揉曲池、合谷,拿小海、少海,揉抹五指,按拿八邪,掐十宣。隔天推拿一次,推拿后皮温可升高。经推拿5次后发病次数减少,推拿12次病即痊愈,(见《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年第1)

[评析]雷诺氏病是由于寒邪客于经络,气血运行失调,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所致,《素问*举痛论篇》曰“按之则热气至”,“按之则血气散”。《素问·调经论篇》有“按之则气足以温之”的记载。今经推拿治疗之后,加强了经络气血运行的功能,起到了温经通络、活血祛瘀的作用。医者曾用半导体体温计测定皮温,发现推拿后各井穴的皮温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的可升高3,说明推拿能加强温经通络之功。故推拿后能取得显效。(李祥云)

多囊肝、多囊肾

[病案]乔某,,55,1971年起,腰部经常酸痛、发冷。经超声波检查:肝上界第5肋间,下界肋下4.5厘米,肋下厚3厘米,横径15厘米;肾:右肾大小14×16×10.5厘米,左肾大小14×17.5×10.5厘米,两肾区各见平段最大囊腔5.5克方厘米。诊断为多囊肝、多囊肾。经中西医遍治无效,且肝、肾体积日益增大,痛苦加剧。于1980,12月25来气功门诊求治患者神萎乏力,面色萎黄,贫血貌,纳少便溏,肢未冰凉,腰部寒冷胀痛。体检:肝下界平脐,质中、压痛,下肢轻度凹陷。脉弱、两尺不应。

[治则]温补命门。

[功法]对准命门、肾俞,运气放功,每次20分钟,隔日1,6次后,自觉腰部冷痛感消失,精神较佳。复查:肝、肾明显缩小,压痛消失,下肢凹陷性浮肿亦除。超声波检查:肝上界第5肋间,下界肋下2.5厘米,肋下厚1.5厘米,横径9.5厘米,右肾9×11.5×10.5厘米,左肾8×10×9厘米、两肾区各见平段最大径4厘米。再放功治疗4,以巩固疗效。(见《气功》1981年第4)

[评析]多囊肝、多囊肾均为器质性病变,从而影响功能失常所致的各种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中医认为多与肾阳不足,阴寒内盛有关,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殊疗效,医者通过温补命门,对准命门,肾俞两穴运气放功治疗,能振奋肾阳功能,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黄宣能)



[1] 一个字看不清楚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