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割头后不仅能成活,并且还能增产,玉米的再生能力你听说过吗?

 LDS551 2019-06-25

晏子小时候在农村,庄稼地里也摸爬滚打过,那时候农民爱青苗如命,种的玉米出苗后如果被羊等啃了,农民总是疼得要命,如果节气允许,肯定会抓紧补上新苗。可是近几年有些农业专家研究出玉米割头术,就是在玉米生长期人为地将其上部割掉,起到抗倒伏抗病害和抗旱的作用,并且引导养份向雌穗供应,以达到籽粒饱满从而增产的目的。这种玉米割头术,你听说过吗?且听晏子向大家分享一下。

青苗割头术

所谓青苗割头术,就是在玉米青苗期,将其上部割除,使其重新生长发育。据有关专家利用几年的反复研究试验,发现玉米长到五六个叶的时候,人为的从第一个叶片以上全部割掉,重新长出来的玉米苗比正常生长的玉米苗抗旱、抗倒伏,也能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所以被称为割苗增产技术或割头增产技术。经过专家试验对比,玉米割苗后可增产10%-30%。

玉米人工剪苗

从理论上讲,割苗再生的玉米苗,长得更加强壮,这是生物的再生能力。比如人的骨头如果折断了,接骨后比其他的骨头更加强壮,再也不会从此处断裂,这就是生物强大的再生能力。研究表明,玉米苗长到五六片叶子的时候将第一片叶子以上割掉,增产效果最明显,长到四个叶和八个叶时割苗,与正常生长的玉米平产,长到三个叶、九个叶和十个叶时割苗,则会导致减产。所以,青苗割苗术,必须把握时机。

但是,作为农民来说,往往对这个并不理解,在没有实验证明的情况下,可不敢冒这个险。为了让种地的农民接受这种新技术,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在东北某地进行推广,给农户写合同,付保证金,让农民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割玉米苗,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减轻割苗之苦,专家们研究出玉米割苗机,早期免费给农民割苗,得到农民们欢迎。

专家们现场给农民讲解,经过四年试验,虽然割苗后苗需要再生,长得矮一些,灌浆抽雄会稍晚一点,但最后成熟期是一样的,并且,什么品种的玉米,都适合割苗再生。夏玉米比春玉米稍微剪高一点,因为夏玉米,受气候影响长得快,第一片叶离地就比春玉米高,所以,在割苗时要比春玉米高割一点,留茬比春玉米高一厘米左右。对于高低不齐的玉米苗,只要有百分之七十达到割苗的标准,就可以割苗了。有农民提出,割一次增产,可不可以割两次呢?专家明确表示,玉米一生只能割一次,割两次就减产,多割肯定影响期生长。

玉米机械化割苗

抽穗后割头术

这几年,网上又流传开一种玉米增产技术,作用和原理与青苗期割苗有点相似。就是在在玉米授粉完毕后,将玉米棒子以上全部给它割掉。还有的在玉米授粉前就割,隔一行割一行,两行玉米共用一行雄穗授粉。这种办法是人为去掉玉米雄花,将用于玉米顶端生长的营养成分改变方向,用于雌穗生长,促进玉米籽粒形成和成熟。而割掉顶部叶片也可以增强玉米光合作用,改变田间通透性,降低病害发生率。这种方法,也是所谓的玉米“割头”。

与割苗不同的是,一般在玉米成穗后进行,不是小苗期进行。由于玉米成穗时间不一,可以不一次性进行,而是根据每株的抽穗情况合理确定割头时间。这种办法虽然也可以促进玉米增产,但是,因为玉米秸秆已经长成,并且每株玉米抽穗位置不一,割头高度不能像青苗期割苗那么统一,无法使用机器进行割头。而人工割头费时费力,割头期又正是炎热的高温天气,不适宜田间人工操作。而且现在人工太贵,人工给玉米割头,增产同时也增加生产成本。并且,这一技术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操作不当反而能造成玉米减产。何况现在农村种地的多是中老年人,给这一技术的推广增加了难度。

割头后丰产的玉米

总之,有些增产技术理论上可行,但在推广试用中往往难度较大。起码在我们胶东地区,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都不知道玉米这项增产技术,农技部门也没推广过。对于现在机械化种植来说,玉米割头技术如果不能实行机械化作业,那这一技术就无法推广下去。所以,青苗割苗术和穗期割头术对比,青苗割苗术更可行一些,但是要让农民接受,还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试验推广,让老百姓割得放心,确保增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