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抗癌斗士,以钢铁般意志谱写人生答卷。昨天,他交卷了…… 6月23日20时40分左右,身患胰腺癌抗争15个月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王磊逝世。不久前,他刚刚过完50岁生日。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官网依然保留着王磊的个人信息:
医学世家,从医20余年 王磊从医20余年,一直致力于结直肠癌、放射性肠炎预防与诊治相关研究,他诊治的患者大部分是疑难杂症,每年都超过4000名。 王磊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是一名普外科医生。跟随父亲的脚步,他也毅然报考了临床医学系。那一年是1995年,他从家乡河南来到广州,进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普外科。次年,他考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师从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汪建平,毕业后留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工作,在此期间,他还攻读了博士学位。 2007年,当时的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汪建平担任中山六院首任院长。王磊就是从那一年,跟随导师来到了这里,开始了自己新的旅程。 在中山六院,王磊第一个提出要建设胃肠肿瘤的生物样本库,为科研和临床治疗打下基础。为此,王磊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工作,经常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前后用了10年时间,将胃肠肛门专科打造出国内最有名的专科之一,牵头制定了包括直肠癌、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痔瘘裂、疝气等多种消化道疾病的诊疗规范和指南。 十年间,胃肠肛门外科有了10个病区,床位从最早的40多张增加到700多张。期间,王磊带领的放射性肠炎诊疗团队管理着国内规模最大的放射性肠炎诊疗中心;原创的直肠癌扩大左半切除新术式——“天河术式”受到医疗界极大关注。 癌症晚期仍坚守临床一线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2018年初,王磊开始持续腰疼、感冒,且长期不愈。在医院员工体检中,发现了肿瘤标志物CEA异常升高。这位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研究的专家立刻有了不好的预感,进一步全身检查发现:胰腺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至肝脏。 这一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要知道,当时他才49岁。在医生的建议下,王磊接受了手术——在手术室躺下十多个小时,王磊的脾脏、80%胰腺、大部分胃以及控制肠道的神经被大规模切除。 手术后,王磊的身体更加虚弱了,甚至已经无法自主进食了,只能靠营养针维持生命,稍微的气温变化会直接扰乱身体的控温调节系统。 成为闻名全国的抗癌医生 本文作者:李兴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