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析患者常见而棘手的急性并发症,如何预防血透相关性低血压?

 charlie7u4249h 2019-06-25

声明:本文为杏康医疗门诊医生团队原创文章。

作者:章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


血透相关性低血压是尿毒症血液透析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在20%-30%之间。KDOQI指南和欧洲最佳实践指南将透析中低血压定义为:收缩压降低≥2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但血压降低应伴有临床事件以及需要诊疗干预。


导致透析低血压的原因及症状


透析低血压常见于以下尿毒症患者:年龄较大,透析龄较长,糖尿病,透析前血压较低,女性,BMI较高等。导致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主要有:1.血容量过度下降;2.血管张力下降;3.透析中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



透析低血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轻度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急促,严重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一过性晕厥、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发现和抢救,最终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已有研究证实,透析中低血压可导致血管通路栓塞,与缺血性中风相关,此外还与尿毒症患者死亡率相关,并且严重程度与死亡率增加成正比。所以积极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对尿毒症患者十分重要。


如何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根据血容量合理评价患者的干体重;

2.避免透析期间进食;

3.透析前停用降压药物;

4.降低脱水速率;

5.降低透析液温度,提高外周血管张力;

6.积极纠正贫血,增加组织灌注;

7.使用拟交感活性药物;

8.调整透析方式,例如改为腹膜透析、每日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或夜间透析。


血透相关性低血压是透析患者常见而棘手的并发症,严重影响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透析效果,临床中应积极干预,尽量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