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七月,杜甫自关中拖家带口来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度过了约三个月的艰难日子,大约在十月中,又带领一家人出发前往同谷县(今甘肃成县),沿途作十二首纪行诗。根据杜甫的这十二首诗,可以发现当时杜甫行走的路线跟今天国省道和高速公路基本是重合的。就让杜甫诗歌作我们的导游,来依次看看这十二首诗描写的都是什么地方,这些地方如今又有了哪些变化。 第一首诗歌《发秦州》,是杜甫出发离开秦州时所作,诗中涉及三个地名:秦州、汉源和栗亭。秦州即今甘肃天水市,汉源即今甘肃西和县,栗亭即今甘肃徽县栗川乡一带。 《发秦州》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 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 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自译: 我身体衰弱性情懒惰,一家人生活难以为继。 此地缺粮要去富庶地,南方温暖遂不怕少衣。 秦州之南汉源和同谷,十月气温如凉爽秋季。 那里草木未完全黄落,且听说山水清幽静寂。 同谷栗亭名气更响亮,那里有大片良田美地。 盛产山药可充填饥肠,野蜂石蜜也获取容易。 茂密竹林中多产竹笋,清澈河塘可泛舟游戏。 虽担心旅途寓所遥远,但有幸不枉平生游历。 秦州此地处交通要道,实恐怕人事往来稠密。 迎来送往不是我本性,登临陇塞更难解忧虑。 溪谷空旷少奇石点缀,边塞多山田物产贫瘠。 这里不能使我得安慰,心中茫然不得不离去。 日色昏暗中戍楼隐现,哀鸣乌鸦落满城墙脊。 在清晨时分驱车出发,寒风中车马艰难渡溪。 天上星月高悬闪闪亮,地面雾气浮动茫茫凄。 阔大无垠的宇宙天地,我的道路漫长又迷离。 如今甘肃天水市留有两处纪念杜甫的景点:一个是“东柯谷杜甫草堂”,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柳河村,据说便是杜甫初到秦州时所住的地方;一个是“南郭寺杜少陵祠”,位于天水市城南山中的陇右第一名刹南郭寺中。 
杜甫秦州至同谷十二首纪行诗的写作地点 “东柯谷杜甫草堂”和“南郭寺杜少陵祠”在天水市的位置 天水市南郭寺山门
南郭寺杜少陵祠
南郭寺杜少陵祠中杜甫雕像 
重修的“东柯谷杜甫草堂” 
“东柯谷杜甫草堂”全貌 
“东柯谷杜甫草堂”中杜甫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