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水产招待所师兄简介: 原读者交流群二群群友,第二期整劲面授班学员。来自河南。2018年10月份北上内蒙求艺后,勤练不辍,颇有心得,言辞了得,特摘录其站桩日志数篇,以飨同好。 说明: 日志开头的数字表示的是无极桩站桩时间+混元桩站桩时间+三体式站桩时间以及坚持天数。 10+40+60 121天 说说这几天的小体会 站桩时要保持圆档,虚领也要做到,怎么办?其实又回到原来的视频课上,老师当时对我说过一句要虚领与尾闾对拔,站桩的初期不容易做到,各个要领还做不好,肩,胯松不下来,脊椎没有经过锻炼,不会伸缩,没有弹性,唯一只能站桩有起伏,单方面的拉伸,随着站桩的深入,身体逐渐松开,各方面趋于平衡自然,这时再考虑圆档的稳定,这样随之带来的好处就是下肢更加稳固,胯与脚有互挣之力,明显感到大腿用力,久之下肢变得有力,跟劲也更加明显!所以桩对与养生和练功都非常好的! 20+40+60 127天 最近的三体式站的要风来风,要雨得雨,以前右边体会差点,现在右边也跟上来了,可以说我拉好架子,只一个呼吸就能做到手足相通,这里最关键的东西是肩胯的松开,左边的肩胛骨平时坠的厉害,右边还差火候,有时表现轻缓类似太极,有时力达四稍非常像劈拳,我的小家伙有时看我站三体式,问我你怎么像生气呀,我说就这样,那一刻我想到“敏”,也就是“毒”! 20+20+60 139天 真对网上流传的这张图的纠错 今天上午又看到这张图 咱们的是形意桩,就按我们观点说说吧 先从上面说虚灵顶劲,做的不好,虚领是收下巴,脖子后移,再向上领,顶,目的是把颈椎的s弯相对应的拉直,为力的下沉创造条件 两手抱球我认为应该是两肘横撑,达到撑筋拔骨的目的,这样增加难度,锻炼效果好,练的是筋骨之力,俗成换劲 尾闾中正不好,不能泛臀,要收尾闾,命门后撑,也是解决下面的生理s弯,目的也是为了力的下沉 百会与会阴是上下条线,不可百会与涌泉一条线,这样就会形成撅屁股,危害之大 两脚与肩同宽,肩井穴与涌泉穴上下相对,有利于气血上下通达,两脚外侧要平行,会使裆前合后开,利于圆档 站桩看似简单实则很难,里面讲究很多,各方面需配合好才行,桩入门的标准是力沉脚跟和骨肉分离 仅供参考! (按:现在对桩功名字流行的说法比较乱,很多人根据自己的理解乱起名字,误导大众。无极桩就是无极桩,混元桩就是混元桩,老师在《内家拳明劲心鉴》里有非常到位的描述,无极桩对应的是大道的“无”,包含孕育大道产生条件的“无”;而混元桩对应的是“无”中生有后的“有”。无极桩不需要把双臂环抱,双臂环抱是混元桩;无极桩是用来修正身法的,混元桩是用来换劲的。所以两个桩的名字不要混同) 20+20+60 139天 今天明劲群群友发的体会,如果真是他的体会,我认为是练对了,其中提到的张力与我经常说的开合有点类似,大家不妨看看: 站桩他的目的是什么我个人认知是 是强壮身体 侧重锻炼身体筋膜和小肌肉群体 提示身体的整体稳定性 因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的不是最高的那块板而是最矮的那块板 但是最重要的是锻炼掌握身体重心稳定性 站桩练习通过一系列的身体姿势来控制重心集中调整好身体姿势就可以长时间站着不累了 这就是调桩 通过大量的站桩练习一种全身性的觉知会开始出现:双脚充分受力,膝盖稍微弯曲,骨盆下沉,尾骨卷沉,坐骨肌腱张力增加,好像上半身坐在坐骨上的感觉,脊椎被整体拉直,头部和下巴也会自然收回来靠近后背,肌肉张力从足底到坐骨到枕骨被完整的连接成了一条线(这是肌肉筋膜链的后表线张力觉知表现)你会因为这样整体觉知的出现身体变得很稳定并且放松,你继续深入下去会发现这种张力随着呼吸在变化交替,从开始时后背的感受,慢慢会贯穿到全身张力的觉知。这种情况下你基本上是在靠呼吸肌稳定这个动作的,或者说呼吸和身体融为了一体。这也是站桩练习的一个重要目标。 打拳是锻炼身体肌肉群体的协调性和身体的活动灵活性还有最重要体验身体各关节的骨力矩(根据我老师给我调拳 姿势稍微变化一下 出力大不相同 通畅不可阻挡别人按不住 ) 写到这里感觉就像是杠杠原理一样又联想到兵法战争 从来都是以多打少 放到拳法里面不就是在保持自身平衡的状态下拉扯对方重心在以更大的重心挤压对方的重心 达到发人丈外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