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如果是人类能力所能及的,那它必然是隐藏在深奥的地方。——休谟 关于时间与空间是否真的相互独立的思想问题,最先考虑的人是大卫休谟,百年之后才是爱因斯坦。 1740年,休谟在《人性论》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看上去很清晰易懂,但当它们受到深奥科学的审视时似乎充满了荒谬,一切抽象推理因此充斥着矛盾。休谟呼吁科学家对此进一步研究来找出问题的答案。1915年12月,爱因斯坦给莫里茨施力克的信中写道: 在发现相对论前不久,我满怀热情和钦佩地研读了休谟的《人性论》。正是这些哲学研究,帮助我找到了最终的理论方法。 爱因斯坦 精神哲学家直到文艺复兴之后,哲学家才开始把关于人的科学置于一个新的立足点,休谟感慨说:关于人的科学虽然发展比较迟,没有自然哲学早,可是我们不应该认为它给予我们的荣耀不如自然哲学那样的大,而应该认为它较迟的发展必然隐藏着更大的光荣。因为,心灵的本质和外界事物的本质同样不为我们所知。 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休谟选择了后者,因为总得有人为了更大的光荣去尝试。诚然休谟被公认为是一位精神哲学家,但毫无疑问,他是伟大哲学家。 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而这个科学本身的唯一牢固基础,又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休谟 印象与观念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分为显然不同的两种,称之为“印象”和“观念”。两者的差别在于,当它们刺激我们的心灵,进入思想意识时,引起的强烈程度不同。 进入心灵时最强的那些知觉,称为印象,包括了初次出现在我们心灵中的一切感觉和情绪。观念,则指的是感觉或情绪在思维中微弱的意象。本文当前的讨论所引起的一切知觉便是观念,只要除去那些由视觉和触觉所引起的知觉,以及讨论本身所直接引起(快乐或不快)的感觉,剩下的就是观念。在特殊情况下,两者可以很接近,例如在睡眠、发烧或心情十分激动的状态中,我们的观念就可以接近印象。 心灵的知觉是双重的,印象和观念相互对应。当闭上眼睛思考房间时,所形成的观念就是曾经感觉过的印象的表达,观念中的任何细节都可以在印象中找到。在闭上眼睛时形成的“红”的观念,和在阳光刺激眼睛下形成的“红”的印象,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没有性质上的区别。如果有人否认这种关系,就要求他指出一个没有相应观念的印象,或者没有相应印象的观念。 全部的简单观念在初次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因此简单的印象总是先于相应的简单观念出现。要产生甜味或苦味,就需要把对象呈现出来,也就是把印象传达给感官。所以印象是观念的原因,观念并不是印象的原因。 正如观念是印象的意象一样,观念也可以在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称为次生观念。总言之,一切观念直接或间接从相应的印象而来。 记忆与想象当任何印象出现于心中之后,它又作为观念复现于心中,这种复现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它出现时,保持相当大的初次出现时候的强烈程度。另一种是印象完全失去那种强度,成为一种纯粹的观念。以第一种方式复现我们印象的观念称为“记忆”,后者称为“想象”。 记忆的观念要比想象的观念生动和强烈的多,当我们记忆起过去的事时,那个事件的观念以一种强烈的方式进入心中,而想象在心中很难长时间保持稳定不变。 记忆的主要作用,不在于保存简单的观念,而在于保存它们的次序和位置。想象可以自由地移动和改变观念,只要察觉了观念之间的差别,就可以很容易的加以分离,而且可以随意结合于任何一种形式之内。因此,想象不受印象的次序和位置的束缚,而记忆可以说完全受束缚。当记忆离开了原有形式,那一定是因为记忆感官出现了某种缺陷。 我的哲学如果十分浅显易懂,我反而会认为是对它的一种极大的反对理由。——休谟 正如休谟所言,关于人的科学孕育着更大的力量。休谟哲学隐约暗示着,或许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的思考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
|
来自: wenxuefeng360 >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