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脂是指脂类与糖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脂或脂蛋白。糖脂是糖与脂类以糖苷键相连形成的化合物,通常特指不包括磷酸的鞘氨醇衍生物,称糖鞘脂类。它分为中性和酸性两类,分别以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为代表。糖鞘脂是细胞膜的组分,其糖基突出于细胞质膜表面,一般与细胞识别和免疫有关。位于神经细胞的糖鞘脂还与神经冲动传递有关。 脂蛋白是脂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可以根据分子中蛋白质的组成分为不同种类,如核蛋白类、磷蛋白类、单纯蛋白类等。血液中的血浆脂蛋白属于后者,它参与脂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在人体脂类物质的整体代谢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 人体脂类吸收和代谢 血浆脂蛋白有多种类型,通常根据密度由小到大分为五种: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极高密度脂蛋白。 乳糜微粒(CM)由小肠上皮细胞合成,用于将膳食脂类转运到组织。食物中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酯水解产物进入肠粘膜细胞,在光滑内质网重新酯化,形成前乳糜微粒,然后进入高尔基体糖化,加磷脂和胆固醇外壳,形成乳糜微粒,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当血液进入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组织时,CM中的三酰甘油被毛细血管壁脂蛋白脂酶(LPL)水解吸收,剩余的磷脂、胆固醇等物质转变为CM残粒,最后被肝脏摄取。 ![]() 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的直径约80-100 nm,是血浆脂蛋白中最大的,能够使光散射,所以呈乳浊状,这是餐后血清浑浊的原因,也是体检验血需要空腹的原因。CM清除速度快,半衰期为10分钟,正常人空腹12h后不能检出。其比重小,在4℃冰箱过夜时,上浮形成乳白色奶油样层。所以做血清脂蛋白电泳时样品应新鲜,不可冻存。电泳时乳糜微粒留在原点。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由肝细胞合成,主要成分是肝脏合成的内源性三酰甘油(如葡萄糖转化生成的脂类)。当血液流经脂肪组织、肝脏和肌肉组织的毛细血管时,VLDL被水解吸收。残余物质经中间密度脂蛋白(IDL)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电泳时称为前β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 来自肝脏合成和VLDL转化,富含胆固醇和磷脂。主要生理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外周组织。如果LDL,特别是被氧化的LDL(OX-LDL)含量过高,它携带的胆固醇就容易积存在动脉壁上,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LDL被一些非专业人士称为“坏胆固醇”。电泳时称为β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HDL) 来自肝脏,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主要生理功能是将外周组织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代谢清除。所以HDL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是“好胆固醇”,其比例升高有利于心血管系统健康。LDL与HDL的比值称为冠心病指数,正常值大约在1.3到2.7之间。这个比值越高,患冠心病的风险越高。HDL是颗粒最小的脂蛋白,直径约7-11纳米。这有利于HDL进入各种区域清除胆固醇。HDL在电泳时称为α脂蛋白。 极高密度脂蛋白(VHDL) 由清蛋白和游离脂肪酸构成,前者由肝脏合成,在脂肪组织中组成VHDL。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游离脂肪酸。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动员时产生的脂肪酸就是通过VHDL转运到其它组织氧化分解的。 另外,我个人有一点看法:血浆脂蛋白其实是由多种分子构成的运输颗粒,有些类似脂滴,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分子,其实叫脂蛋白颗粒比较合适。所以不要把它和糖蛋白那种单个分子比较。不过这个只用于理解,考试还是按书上答。 英文中lipoprotein一词可以特指血浆脂蛋白,也可以指某个“正常”的脂修饰的蛋白质,如下图的大肠杆菌脂蛋白ChiQ,就是一种N-端棕榈酰化的蛋白质,符合脂蛋白的原始定义。 ![]() 大肠杆菌脂蛋白Chi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