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痛”是怎么回事儿? 生长痛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生长痛是指儿童的膝关节周围或小腿前侧疼痛,这些部位没有任何外伤史,活动也正常,局部组织无红肿、压痛。经过对儿童的检查,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后,可确定是生长痛。 从年龄上来看,生长痛在孩子的3岁至12岁之间出现,通常会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孩子的5到6岁,再一个就是8到12岁左右,这也是娃的两个猛长期,孩子的体格会快速发育。特别是青春期的时候,很多学生只是放了一个暑假而已,再回到班级就已经集体长个了。 仔细对比一下,如果你家孩子有如下表现,那他很可能正在经历着生长痛: ★疼痛位置:多为下肢疼痛,疼痛最常发生于膝盖、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尔也会在腹股沟区有疼痛感,双侧疼痛较为典型,也易引起注意,也有部分是一侧疼痛。 ★疼痛感觉:并无红肿或发热现象,属于肌肉性疼痛,大多是酸痛的感觉,症状轻一些的孩子可能只有“酸”而没有痛感。有的还会影响睡眠,会随着生长痛的结束而恢复正常。 ★发生时间:几乎都是在夜间发生,因为白天孩子活动量大,即使有痛感也容易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到了晚上才会感受到这种痛感的存在很强烈,开篇提到的小明就属于这种情况。通常持续半个小时痛感就会消除,如果时间过长,甚至疼了一夜,那父母就要多留心了,看是否为其他原因造成的疼痛。 ★出现频率:每个孩子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来看孩子在一个月内会出现三四次的生长痛。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短的维持在几个月内就结束了,可能很多家长和孩子本身都忽略了,长的有持续两年左右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2、局部热敷、按摩 针对疼痛的部位,家长可用热毛巾进行热敷或按摩处理,按摩中要注意揉捏的力度,这样不仅能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还能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 3、减少剧烈运动 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家长无需过多限制。但如果孩子疼痛的时间很长,痛感很强烈的话,还是要建议让孩子静下来,在近期内减少剧烈运动,多多休息。 4、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生长痛这件事上,他的痛感可能会更加强烈,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多加引导,转移走孩子的注意力。通过绘画、阅读、做游戏等形式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他不再将自己的痛看得过重。虽然生长痛无需治疗,但父母暖心的陪伴却是必不可少的。 5、及时补充营养素 让孩子多吃些牛奶、骨头、核桃、鸡蛋等,这些食物富含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可以促进软骨组织的生长。让宝宝多吃一些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这些蔬菜和水果中富含VC,也是宝宝应该多多汲取的营养素。 掌握长高秘籍,别让“生长”白“痛”一回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生长痛也同样如此,它给孩子带来了疼痛感,却也预示着孩子的身体正在积极生长,虽然一个人的身高会受到遗传因素影响,但很多矮个子的父母也养育出了高个子的孩子,所以掌握促进长高的方法特别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