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辨证心脏瓣膜病为什么非常重视看舌象?

 樱花奇放 2019-06-26

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戏剧,凡有中医出现的场景,总少不了“望、闻、问、切”四诊,其中望诊是第一步,即察看病人的气色,是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而察舌也称之为舌诊,主要是通过舌的望诊来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同手诊、面诊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舌诊比脉诊来得直观,所以,很多人就把舌诊当做一个法宝,用它来判断热邪的深入程度,并且作为诊断疾病前期征象的依据。

那么中医辩证心脏瓣膜病为什么非常重视舌诊?

1、 舌居口中,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一般来讲,舌红预示热,舌白预示寒,舌淡预示虚,舌颤预示风等。譬如中老年人,如发现舌体有异常的偏离动作之举,就是中风前兆,预示肝、心、肾因严重不足而失衡,需马上救助。舌苔厚像豆腐渣样改变,预示内脏有化脓症,像肝脓疡、肺脓疡等。根据生物全息律的观点,任何局部都近似手整体的缩影,舌也不例外,故前人有舌体应内脏部位之说。据历代医籍记载,脏腑病变反映于舌面,具有一定分布规律。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病变,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病变。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例如,人休息不好,心烦急躁,老百姓常说是“有心火”,这个时候往往“舌尖发红,有时带刺”。

二、“心开窍于舌”,中医上又称“舌为心之外候”。舌头是心和外界交换信息的器官,心的功能变化可以通过舌表现出来,中医上“舌为心之外候”的“候”字,就是征象、迹象的意思。而心是人体的“君主之官”,是各种生命活动的主宰,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其“外候”的舌,自然也就能够反映出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的状况。因此,当人体内在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出现各种疾病症状时,舌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而通过对这些变化的观察和分析,就能为我们提供有力的疾病证据,如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舌诊可以为中医辩证提供重要依据,所以中医非常重视对舌的观察。

三、三寸之舌连全身。舌不仅是一个辨滋味,调声音,拌食物的器官,而且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脾胃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质的血络极为丰富,为多气多血之器官,与心主一身之血脉的功能相关。同时,舌又有丰富的味觉,助脾胃以消化食物。食物是人体的营养物质,是气血生化之源泉,所以,通过舌诊,可以窥测人体内部的变化。诸如脏腑之虚实,病情之深浅,津液之亏盈,气血之盛衰等等。

心脏瓣膜病人舌诊:掌握舌色、舌质、舌的运动、苔色、苔质等的主要诊法

至于舌诊,还应掌握舌色、舌质、舌的运动、苔色、苔质等的主要诊法及主病。如舌色方面: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红舌、绛舌主热,但如中有剥脱或少苔的是虚热;青紫舌主气血运行不畅及食物中毒。舌质方面:滋润、红活、鲜明的称“荣”,主预后良好;干枯、晦暗、板滞的为“枯”,主预后欠佳。舌质纹理粗糙、形色苍老坚敛的称“老”,是邪气实;舌质浮胖娇软的称“嫩”,主正气不足。舌体比正常人大而厚的为胖大舌,主水湿痰饮停积;若胖大而边有齿痕,舌质较嫩的多属气虚或阳虚;舌体肿大,舌色鲜红、青紫的是肿胀舌,是湿热或中毒的表现;舌体瘦小为瘦薄舌,多为虚证;舌面上有各种裂纹、深沟的称裂纹舌,属气血阴液不足,也可见于先天性的生理异常者;舌的蕈状乳头肿胀或高突的称舌有点刺,是热毒亢盛。

如有一次,德国医生安排七个白苔病人请中国医生辨别。中国医生运用四诊合参,对苔薄白的诊断为感冒,苔白厚的诊断为胃肠型感冒,苔白滑的诊断为消化不良,苔白厚粘膩的诊断为哮喘痰饮,苔白燥裂者诊断为急性感染,苔白腐的诊断为胃癌后期,德国医生深为叹服。原来中医治病,从苔的厚薄可以看病的浅深。感冒病浅,故苔薄;胃肠型感冒病略深,故苔白厚;滑苔主水湿内聚,故白滑的多属寒湿、脾阳不振(常伴有消化不良);燥苔主津液耗伤,故苔白燥裂者为热症(常由急性感染所致);腻苔常是湿浊痰饮的表现,其人呼吸微促,故诊断为哮喘;白苔而上有豆腐渣状堆积的是白腐苔,是胃气伤败,邪浊上泛的表现,结合到其人有恶液质,故诊断为胃癌。

72岁心脏瓣膜病人口干、食欲不振胃胀,广慈中医观舌知病识健康

广慈中医门诊曾遇到一位来自湖北荆州的葛先生,已经72岁的年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常年感到难受的他经过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左心增大、主动脉瓣二叶瓣、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伴硬化、右冠瓣叶脱垂致瓣中关闭不全。还常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平时有乏力、心悸、胸闷、憋气、劳力性呼吸困难、口干的现象严重,他自我感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胃胀,有时候拉肚子,身高1.76,体重65公斤,最近瘦了10公斤,因其年龄大不方便来门诊,所以发来照片舌诊,发现舌暗苔黄腻有裂纹。

广慈中医专家专属分析:首先,舌晦黯无光泽,这是无神的表现,表示脏腑精气耗损、功能衰竭,对心脏瓣膜病来说,说明病重,不易恢复。而舌体颜色的改变当然也跟舌体的动脉供血有密切的关系,供血不足会导致舌体颜色变浅,供血太过会导致舌体颜色加深,血液瘀滞则会使舌体颜色加深而且带有暗黑的色泽。其次,黄腻苔,黄是热的反映,腻是水湿的象征,所以黄腻苔所主的疾病,在中医上称为“湿热”。湿热的形成,往往和脾胃功能以及饮食成分有着很大的关系。第三,如果透过舌苔不能看到下面的舌体的,我们就称之为厚苔,厚苔根据其颗粒的粗细以及质地的细腻程度,又有腐、腻的区别。如果舌苔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并且上面附着有一层油腻状黏液的,称为“腻苔”,是体内水湿过多在舌面上的体现。第四,舌苔上有裂纹的,称为裂纹舌,往往属虚热证,多数是疾病耗伤体内气血津液、脏腑精气不能滋养舌体而导致裂纹的出现,关键还是要结合人体的整体情况来加以考虑。

由此舌诊判断葛大爷是血瘀加湿热,通过坚持服用中医古方增强心气、健脾助胃,改善心脏瓣膜病人胃肠不好、心绞痛、舌质暗淡、口干等症状;通过和解化饮散结,解决过劳、饮食不规律的中老年心脏瓣膜问题,对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有良效,以此解决气郁、阴虚等病症,改善舌象。一个疗程病情明显好转,两个疗程复查心脏彩超发现五项问题少了三个,三个疗程基本逆转,恢复到几年前正常生活的状态了,逢人就夸中医古方效果好。

现代科学为舌诊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舌色定量检测可反映舌质与舌苔综合状态的光学信息,紫外线荧光能辨别不同的舌色,舌印片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观察舌的厚、腻、光剥及舌象的动态变化。其它的现代化察舌方法还有舌血流量测定、活体显微镜检查、刮舌涂片检查、超声波扫描等。这些现代化的察舌方法,既肯定了传统中医的察舌经验,也丰富了舌诊内容,为舌诊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