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邢台第一人,号乌头宰相,是魏征后裔

 思明居士 2019-06-26

清代邢台第一人、号乌头宰相——魏裔介

河北省邢台市在清初时期出了一位大人物,他就是顺治和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年间有“乌头宰相”之称的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其生平成就,堪称清代邢台第一人。

魏裔介(1616-1686年) 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今邢台市柏乡县)人,清初大臣。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四年,授工科给事中。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曾任《清世宗实录》的总裁,著述有《兼济堂文集》传世。雍正间,祀贤良祠。乾隆即位后对魏裔介特别推崇,亲赐碑文,并追谥文毅。

魏裔介入阁办理国家大事时年仅40余岁,须发皆黑,历史上称之为“乌头宰相”。魏裔介作为清初朝廷重臣,先后上疏二百余道,内赞政典,外筹军务,皆中机要。其奏议在国计、民生、吏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清初相业,无出其右者” 。时人曾说,自宋朝欧阳修以后,他是唯一的先为谏臣、后升宰相、历职长久并“展其嘉漠”之人。后人评价他条陈时事、“敢言第一”,清初“诸大典”多依其“奏议所定”。嘉庆、道光年间,还有人将他同并称“二魏”的另一名臣魏象枢作了比较,认为“其相业胜蔚州多矣”。魏象枢,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人。

魏裔介“家居十六年,躬课稼穑,循行阡陌,人不知其为故相也”(《清史稿》)。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元旦这天,魏裔介撰书一副楹联,并贴在自家阁老府门楼上,联曰:“乌头宰相归林下,十有六年,常思乾乾翼翼;白发书生庆青春,七十一载,宁忘战战兢兢。”随后,他即罹患牙疾,于当年农历四月初九丑时,正襟危坐而逝。这位两朝帝师在邢襄大地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清代邢台第一人,号乌头宰相,是魏征后裔

魏裔介诗歌:

古鄗遗址

世变扬尘沧海中,浮云依旧塞寒空。五城陌照萧王月,汤沐邑余公子风。

救赵应推监者策,摧薪独羡邓侯功。乡园咫尺堪凭吊,蓦见青山思不穷。

光武遗踪

当年跃马几英雄,转首驱除霸业空。白水重生赤帝子,鄗南暂作未央宫。

翠华尚忆熊罴守,侍从惟余翁仲讧。汉室园陵多灭没,千秋佳气此葱葱。

魏裔介书法

清代邢台第一人,号乌头宰相,是魏征后裔

魏裔介家教

根据魏氏墓志铭的记载,柏乡魏氏本巨鹿魏征之后,始祖寒腊始居柏乡。

魏氏在柏乡家有世德,积累甚厚,读书教子,科第联翩,为海内推重。贞庵先生林下著述,启诱后学,士君子奉为典型,厥功不小,兹观其训诫子侄诸帖,真与颜氏家法千载同心。魏裔介高祖魏谦光之胞弟魏谦吉,进士,嘉靖年间任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事。仅在清代,柏乡魏氏就出了9个进士,家教之风昭然。

魏裔介与邢台的几件轶事

1、与巨鹿杨思圣为三十年至交

与巨鹿杨思圣、内丘乔文衣经常唱和饮酒。杨思圣与魏裔介是同科进士,官至布政使,与魏裔介交往三十年,“以文章道义相切、负海内重名,天下称之者必曰杨魏”。两人以性命相期许,同籍同朝、风雨如晦,是过命的交情,《兼济堂文集》中以与巨鹿杨思圣的诗文唱和最为密切。

2、为柏乡、隆平(今隆尧)、宁晋的水灾上奏

3、撰修康熙《柏乡县志》、《柏乡魏氏传家录》、《南和十二景诗》

4、魏裔介21岁时,入临城县桃源洞避暑读书,“桃源听泉”,临城古八景之一。六十岁时又曾重游。

5、为南和诗人做序

周鐈,字茗柯,南和葭里村(今南北葭)人,清顺治中诸生,曾任直隶交河县训导。屡试不第,遂弃举业,专力为诗,著有《葭里集》十七卷传世,清大学士魏裔介作序,称其诗“稳润清脱”

6、为南和县令撰写碑文

南和县令吴百朋病逝于职,百姓捐建吴公祠,魏裔介亲自撰碑文,写到:“侯之爱民至矣,民之爱侯亦至矣。爱之不得见则思,思之不已则为庙以崇之,若侯之日临于邑也,岂非出于至诚而不可解哉!以此见人心不灭,循吏不可为而可为也。邑人欲葬侯于和邑而不遂,庙之犹葬之矣。”

7、为沙河宋璟碑做跋

清大学士魏裔介亲自为位于沙河县的宋璟碑做《宋广平碑跋》,说:“其神道碑文乃颜鲁公撰并书,文则景星庆云,字则龙翔凤翥。盖文贞公为有唐一代奇绝人物,而鲁公气节皎皎,与日月争光,精神相耀,故不肯轻着一笔,真世之鸿宝也”。现被列入中国一百通名碑。

8、与内丘乔钵立诗社

清代内丘文人乔钵,曾与魏裔介(邢台柏乡)、杨思圣等立诗社,相酬唱,著有《越吟》《苦吟》《剑周草》《匡蠡草》《燕齐咏》《石钟集》清代诗人

9、内丘的女婿,为岳父亲自撰写墓志铭

魏裔介有5房妻子,但内丘韩梦愈之女为魏裔介原配,韩梦愈官至北城掌印兵马指挥,魏裔介24岁时,娶韩梦愈次女为妻。后魏裔介亲自为岳父撰写墓志铭,见墓志铭题:婿魏裔介顿首拜题。

10、魏裔介20岁时与唐山县(今隆尧县)赵渔一起同学于朴园,看《四书大全》。

11、为宁晋县教育家蔡瑗《语录》删定批评,刊行于世。为宁晋张来凤做墓志铭。

从这些轶事可以看出,魏裔介很活跃,热心地方事情,交往广泛。

作为康熙帝师,为何去世后康熙不肯给谥号?

柏乡清代设槐水驿,是御路必经之地,康熙出巡时曾专程来柏乡看望自己的老师魏裔介。

魏裔介死后,康熙皇帝派官员奉白银千两代御祭葬。家人为其申请谥号,可康熙皇帝以其“为人强悍,居乡多事”为由,迟迟不给魏裔介赐封谥号。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冬,康熙大帝玄烨巡幸陕西归途中,驻跸柏乡阁老府,“圣祖幸陕,驻跸太傅第,眷念旧臣”,此时魏裔介已离世十七载。 清雍正年间,魏裔介获准入贤良祠。清乾隆元年(1736年)遣官祭祀,直至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皇帝念及他为大清立下的功绩,追谥“文毅”,并“御制碑文表其墓”。

魏裔介作为清初重臣、著名学者和理学家,是清初很有影响的人物,他撰修了《清世宗实录》,并为顺治亲自选定了清东陵墓地,康熙作为一代英明的雄主,竟然评论魏裔介为“生平实好生事“,“魏裔介为人强悍,居乡多事”,并因此不肯给魏裔介谥号。其实魏裔介的“居乡多事”很多是替老百姓出头伸张正义,干预地方官施政之处也多是地方官渎职而引起,例如康熙17年,柏乡,隆平,宁晋遭大水灾,已辞朝还家闲居的魏裔介,为了解救人民困苦,他联合地方官把灾情详报户部,得旨准免除一切差捐,并免除三县农税十分之三。还有一次,隆平发洪水,隆平县令隐瞒不上报,魏裔介就耐心的开导县令,终于说服县令上报灾情,并积极去救灾。虽然退休了不应该干政,但是这样为民着想、监督渎职的官员的行为,不也是康熙大帝所追求的吗?如果真是因此不肯给魏裔介谥号,则难免显得康熙大帝的度量有些狭隘了。

清代邢台第一人,号乌头宰相,是魏征后裔

魏裔介墓志铭局部

清代邢台第一人,号乌头宰相,是魏征后裔

魏裔介墓志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