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天八卦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

 文化学者 2019-06-26

【中国人是这样想的】系列问答 005——为什么说先天八卦图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

关于八卦的起源,易学家们至今未有定论。

一种说法是伏曦氏作八卦,说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于身,始作八卦。

但伏曦氏是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难说实有其人,说他作八卦只能说明八卦的起源很早,难以证明这个图腾式的人物真的创作了八卦。

另一种说法是古人作八卦源于生殖器的崇拜。

此种说法未免有小看了八卦之嫌。要知道八卦是要以八个图形象征万事万物,或者说是把万事万物归为八种类别符号,是一个概念性的集合,用来指导人们的生活。

八卦可象之于人之身体,人之身体却难以象之于诸事物。此说有哗众取宠、卖弄炒作之嫌。

再一种说法是文字说。上古变文为字,这里的‘文’是指事物的纹理,我们可以理解为某一事物的图画。如乾卦的图形是古时候的天字,坤是地字,艮是风字等。

与文字说相近的说法是,认为古人结绳纪事,阳爻、阴爻分别代表有结和无结之绳。这种说法恐怕是有关联无必然的联系。

还有人把筮法和数字与八卦的起源联系起来,认为阳爻、阴爻是一和二,是二进制的先声,二进制起源于八卦,这恐怕又太抬举了我们的古人。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未能形成定论。

不过,通过前人对八卦起源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八卦早于文字的出现,这就麻烦了:没有文字的记载,后人就更难以考究其出身来历了。

好在有孔圣人做易传的时候说八卦是伏羲发明的,伏羲画八卦也就成为了传统的说法;

有了这个传统的说法还是难办,伏羲的年代早去了,是比黄帝还早的人物,甚至传说是中国人的老祖宗,因为做了八卦也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人文始祖,就是中国人类文化发明的老祖宗的意思,如此说来,中国有了文化现象就可能有了八卦,是不是这样,如今我们也只能是猜测了。

所谓文化,一个基本的要素应该是,应该有体现这个文化的载体,或者说有这个“文化”的内容。中国文化,要有自己的“字”,这些“字”要能够表述一定的内容或意义,并且形成系统,把人的口头语言转化为文字符号固体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文字。

中国人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中国人有了“甲骨文”,才算有了“文化”。

当然,这是从“纯文字”的角度而言。

因为,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化现象,其实是图腾文化。

原古的先祖们,不管是出于闲情逸致,还是出于对自然的崇拜,亦或是相互交流的需要,人类最早的“纹化”是把事物的形象刻画于岩石之上。之所以说是在岩石之上,是因为不论当时的人们是在地上还是在树上画,都已经不可能为今天的我们所能见了。

今天的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人类“纹化”大多是刻于岩石之上的图腾

图腾者,象形也。

把看到的、意想到的事物形象画出来,就是图腾。

图腾的内容,大多就是古人们所看到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自然界中的各种动植物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农作物、饲养的禽畜等。

不同的图腾画组合起来,可能就代表了一句话。

各种图腾的“纹理画”,以及“纹理”组合起来的“纹理话”就形成了我们中国人的象形文字。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尤其是在对象形字的组合运用上,具体的情形就只能是臆想和猜测了。

问 答

遥想在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早期,中国古人刚刚从原始蒙昧中走来,伴随着原始农业经济的开始,人类社会已经有了私有制利益的出现,一部分人开始有条件得以更专注于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这种观察和思考的成果就成为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萌芽。

在原始社会早期,能够、有条件进行思想文化活动的这一部分人只能是统领人物和巫蓍之人,是统领阶层;

统领阶层人物对自然观察和思考的成果必然会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表现在原始的宗教活动中来;

原始宗教活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虽然是低级的甚至是愚昧的,但有可能成为共同的群体意识,进而形成原始的宗教意识。

人类早期对自然的认识是有神论的,因为原始社会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自身能力的弱小,人们可能会把自然界各种事物都奉为神明来恭敬,认为万物都是有神灵来主宰的。

为了求得神灵的庇佑和指引,古人就会进行一些原始的宗教活动,原始的宗教活动,更多的是一种自然崇拜。

这种人神之间的对话或者说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总要有所指向,总要有一个诉求的对象,于是,神明就会人为地得以产生,顺便说一句,

神是人造出来的。

人类时刻离不开对自然的需求,自然界的事物又是如此的庞大与复杂,原始古人既敬畏于自然的强大又要生活生存于原始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面对自然带来的冲击与伤害,古人要膜拜的神明对象各种各样,日月山川,草木禽兽,风霜雨雪,那一路神仙都不能得罪,得罪了哪一路神仙都要受罪。

怎么办?远古先民可能的选择之一就是进行一些祭祀活动,祭祀的对象就成为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图腾。

如果人们有求于神明就在代表哪一方面神明的图腾符号下进行祭祀等活动,以求得神明的庇护和保佑。

人类初期崇拜的图腾形象可能很多,甚至是杂乱无章的,八卦符号做为代表天地等重要自然方面事物的图腾形象不一定已经成为系统,但一定必在其中。

图腾,既有可能是古人的信手涂鸦,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古人的图腾崇拜。几乎是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把自己神话为某个自然神或天神的后裔,并把太阳、月亮、大山、河流或各种动物形象,选择作为自己的族群图腾来加以崇拜。比如,我们中国人的图腾崇拜形象就是——龙。

不管是对自然神的崇拜,还是对动植物的崇拜,古人的想法其实是朴素的、直接的,那就是要得到神明的指引和庇护。

我们可以遥想猜测的是,在远古的中国氏族社会时期,有一个叫伏羲氏的氏族族群,不时地会进行一些原始的宗教活动,人们在代表天、地、水、火、风等的图腾岩画下,或载歌载舞,或奉上自己的牺牲;氏族的首领或巫筮者高声宣示着神灵的指示,并把这种神的旨意刻于石上,或是竹木、兽骨之上。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老病死,生产生活,族群内外等等方面的问题,不管是统领阶层的意思还是借助于神的名义,也会被人们记录下来,以便于统一族群的意向,促进氏族的统一行动。

不管是统领阶层的主观意志,还是假借了神灵的名义,以及对日常生活问题的解答,以图腾为代表的文化现象,,也就有可能分化、细化出口语化的文字——这应该就是我们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甲骨文的由来。

图腾形象,甲骨文,这些文化符号逐渐地丰富、发展开来,原来零散的、片段的图腾符号、象形、象声、会意的文字符号就能得以系统化。我们已知的中国最早的、系统化的文字就是甲骨文。

甲骨文之所以被称作——甲骨文,是因为我们的先民记载文字的主要材质就是当时可以较为容易获得的龟甲、兽骨。文字符号刻于龟甲、兽骨之上就叫甲骨文。刻于甲骨之上的文字,才可能保存之今为今天的我们所认知。

图腾形象、甲骨文,这些原始文字所记载的内容,积累、丰富起来,就构成了中国文化最早的内容,形成了最早的中国文化现象。

作为个人,我无法确定是伏羲氏,或伏羲氏这个氏族族群最先出现了图腾、或文字现象,更不能排除其他的众多的原始族群拥有文化现象。

我想说明的是,图腾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有了”文化现象',不等于你就有了“文化”。这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你总不能说他(她)会画画了,会唱歌了,会识字、算术了,你就说他有文化了,这似乎是不符合实际的。

你起码要等到他们小学毕业了,能看书、读报了,能把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内容大致地“看”明白了,才能说他(她)“有文化了”,小学文化,可是初级的有等级的文化哦。

甲骨文,就是中国文化的初级文化,“小学文化”。

之所以说,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初级文化,是因为甲骨文已经是系统化了文字系统,是可以完整地记载、表述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文字体系。有了甲骨文,中国人才算是有了“文化”。

之所以说,甲骨文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小学文化”,主要地是说甲骨文时期的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开端,是中国文化的初级的、初始阶段。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早期、初期的中国文化加以神化,因为,文化的最大功用就是教化后人。如果因为是自己的民族的, 就一味地奉为神灵一样地存在,神之又神,玄而又玄,这又如何利于作为后人的我们,真正地学习好、继承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比如八卦。八卦的产生,应该是和图腾形象、甲骨文字相伴相生的,尤其是伴随着甲骨文的丰富和发展,甲骨文字是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所记载的,虽然不是当时的社会全貌。

而要描述社会的各个方面,今天的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顺手拈来地把某个具体的、某一类的事物归类于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外交的等等的方面。

早期的中国古人们,面临问题的主要对象,大多的是自然现象。人们探寻、追问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类到天、地、山、水、风、火、雷、泽这八个方面。

可以说,八卦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古人们不断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过程。是对事物认识不断积累丰富的过程。是古人们的思想认识发明了八卦,而不是八卦生发了这个世界。

八卦是中国的古人们发明的,他的发生、发展过程,也一定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所以,在八卦形成的早期阶段,所谓的先天八卦,

绝不可能是我们今天认为的什么乾三连、坤六断。

更有可能的是图腾形象。

在这些图腾的形象下,人们不断地记载、累积各种各样的疑问和答案,反复地整理和归纳、总结,日积月累,八卦的雏形才可能得以生成,才可能形成今天的我们认为的那样,八卦是由阳爻、阴爻组成的。

所以说,八卦,是和图腾文化、文字的发明相伴相生的。

八卦,首先是一个图腾符号。

借力于甲骨文的发明,人们得以用文字不断地、较为详实、记载记录当时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认知,并形成了早期的中国文化。

八卦的划分,就相当于今天的我们对社会方面事务划分为政治的、经 济的、军事的、文化的、教育、卫生的等等社会事务方面的类别区分。

中国古代的早期的中国文化,基本上都可以归类到八卦符号的类别里面。

所以,我们说,先天八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