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增广贤文》 在正文之前,我想说声谢谢,感谢有这样一个平台能让我分享读书的感悟,促使我不断去思考,更感谢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读者,让我不感到孤独。 今天,继续分享点我读书的心得吧。 《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 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翻译】乐羊做魏国将军,前去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的国君把他儿子煮了,然后派人把煮熟的肉给乐羊送去。 乐羊坐在军帐里面吃儿子的肉,把一杯肉都吃干净了。 魏文侯听到这个消息,对堵师赞说:“你看乐羊为了我,居然把他儿子的肉都吃了。” 堵师赞说:“他连亲身儿子的肉都吃了,那谁的肉他不吃呢?” 乐羊结束了中山战事,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但从此对他的品性产生了疑虑。 【解读】敌人送来了儿子的肉,乐羊有必要吃掉吗? 也许他是为了向国君表忠心,也许是为了鼓舞士气,表示要与中山国势不两立,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乐羊的确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如果乐羊是你的下属或朋友,你敢与他共事吗?你能放心把后背交给他吗? 想想都觉得这种人可怕,为了利益,他随时可能会把你卖了。这样的下属,就算能力再强,又有谁敢用呢? 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 【翻译】孟孙打猎,捕到了一只幼鹿,让秦西巴放在车上带回去。没想到母鹿(幼鹿的母亲)跟在车后面一直悲啼,久久也不肯离去。秦西巴看了后不忍心,就把幼鹿还给了母鹿。 孟孙回到家中,向秦西巴要幼鹿,秦西巴回答说:“我于心不忍,所以把幼鹿还给了母鹿。” 孟孙非常生气,赶走了秦西巴。过了三个月,孟孙又把秦西巴叫回来,让他做自己儿子的师傅。 孟孙的车夫问:“以前您要处罚他,现在没过多久又让他做您儿子的师傅,这是为什么呢?” 孟孙说:“秦西巴都不忍心伤害一只幼鹿,他又怎么忍心伤害我的儿子?” 【解读】人品,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乐羊即使有能力,也得不到重用;秦西巴违背了命令,但仍然被委以重任。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沟通技巧、处世方法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就是人品。如果一个人的人品不好,即使他现在没做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情,我也很难跟他成为朋友。 比如,一个人在餐厅无端训斥服务员,你还能指望他对你善良吗?你觉得他会对你宽厚吗?当你处于弱势时,他也一定会用同样的态度对你。 再比如,一个人的人品很好,即使他销售的产品价格稍贵一点,我也愿意选择,因为我不想因为贪便宜而被坑。 企业也是一样,格力在空调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就相当于一个“好人品”。格力总说它的技术好,但有几个消费者真的懂空调的技术呢?只要价格差别不大,哪怕格力稍微贵点,我也愿意选择格力。这就是拥有一个“好人品”的优势。 当你的朋友、客户、生意伙伴等都认可你的好人品时,你身边的贵人自然就多了,做起事还能不顺风顺水吗? 当然,保持好人品并不容易,这不,秦西巴就因此被赶走了三个月。 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经常会有冲突,事到临头,当你面临选择时,希望你能记得上面这两个故事。 |
|
来自: 昵称44696133 > 《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