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5 16:23:44 来自: 蓝调共和 (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
《食品真相大揭秘》的评论 我庆幸,看到这书的时候不算太晚;我庆幸,自己平时几乎不喝饮料,不吃零食,不喜欢方便面:我庆幸,家里一般都自己做饭菜,很少买半加工的或冷冻食品…… 昨晚看完《食品真相大揭秘》这本书后,如临大敌。我迅速回顾了一下家人的饮食习惯,认为基本还算健康;又迅速跑到厨房,按照书中的提示——厨房里没有的东西=食品添加剂——检查了一下瓶瓶罐罐,基本合格,只有名牌李锦记的酱油,添加剂过多,包括:谷氨酸钠、焦糖色、山梨酸钾、天然食品香料、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按照书中说法这应该算是仿酱油调味料。白天一起来就叮嘱老妈,以后别买这个牌子了,应该买真正的酿造酱油。然后把书中的重点提示整理打印一份,给老妈参考。 《食品真相大揭秘》这本书,我是无意中看到“不许联想”的博客推荐的。作者是日本人安部司,“从事食品添加剂工作20多年,人称添加剂活辞典。他不仅熟知各种添加剂的作用的用法,并亲眼见证了食品加工生产的幕后。安部司曾受食品加工厂委托,用二三十种添加剂把黏糊糊的废肉制成好吃的肉丸。该产品上市后,大受孩子和妈妈的欢迎,销售很好。他一度为此骄傲,而当他亲眼见到女儿也在吃这种肉丸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家人也是自己开发的食品的消费者。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于是从食品添加剂公司辞职”,写了这本小书,揭露食品加工的真相。我认为所有负责采购的主妇们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虽然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难以避免,但起码你能知道那些更有害,而且完全可以通过仔细阅读背面的原料表来选择更健康的食品。 这本书言简意赅,一共只有大概3万字,但国内出版商非常厉害,能够用各种花招折腾到165页,因此我推荐直接看电子版好了,下载地址是:http://www./s 安部司的主要观点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学会选择,购买食物前不能仅仅只看价格和保质期,一定要仔细看一下产品背面的配料表,尽量选择添加剂少的、健康的食品;二是尽量自己做饭菜,同时让孩子尽可能了解并参与烹饪过程,让他们了解一顿饭菜的来之不易,学会尊重父母的劳动和珍惜食物。这一方面,作者的一些做法很让人感动。 下面就是我摘抄、整理的书中要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怎样买到健康的酱油 传统酿造酱油的原料是大豆、小麦、盐和曲子。曲子产生的酶把大豆、小麦的蛋白质转变为氨基酸,把淀粉转变为糖分。这就是酱油鲜美味道的根本。另外,酱油的颜色是氨基酸和糖的一部分相结合产生的。这种天然酿造的纯正酱油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发酵才能做好。 如果不经过长时间发酵,用盐酸分解大豆蛋白质的方法也可以轻松获取氨基酸。使用被榨过油的脱脂加工大豆就可以了。甚至有的制造商根据由蛋白质制成氨基酸这一原理,从鸟的羽毛里提取氨基酸。这样得到的氨基酸是制造特价酱油的基础,但根本就丧失了酱油原本的味道、香味、颜色。将其做得和真的酱油一样,全是添加剂的功劳。 首先,用谷氨酸钠(化学调味料)做出味道,用甜味剂做出甜味,用酸味剂做出酸味。还要加入多种增稠多糖类做出浓稠的黏糊状,并通过焦糖色素来着色。另外,为了增加香味,也会添加少许纯正酱油。因为不能长期保存,所以还要加进防腐剂。这样,仿酱油调味料就做成了。它看上去和真的酱油一模一样,但制作方法大相径庭。 商家把以前的酱油称作纯大豆酱油,而把仿酱油调味料称作新式酿造酱油。纯大豆酱油和新式酿造酱油的区别,只要看了配料表马上就会明白。纯大豆酱油的原料只有大豆、小麦、盐和曲子,没有添加剂,而新式酿造酱油列出了一串添加剂的名字。 方便面汤料是用白色粉末调和的 方便面的汤料是怎么制作的呢?很多人认为肯定是先做好酱油汤、味噌汤或猪骨汤,然后再把汤浓缩加工成粉末。但事实并非如此,否则根本不可能以低价出售。汤料就是用白色粉末(添加剂)调和而成的。 我以前开发过很多方便面的汤料,比如猪骨汤就是这样制作的:首先准备2.5~3.5克便宜的焙制盐,然后加进化学调味料、猪骨提取物、鸡肉粉等蛋白水解物,再适量地加进白胡椒等香辣料、芝麻和干葱。另外,为了做出余味十足的清爽口味,还要加酸味剂;为了增添黏稠的感觉,还要加进增稠多糖类。这样,猪骨汤就做好了。没有使用一滴骨头汤。 警惕含果葡糖浆的饮料 果葡糖浆是用便宜的淀粉做成的,饮料制造商全都在使用果葡糖浆。但是,果葡糖浆也存在着让人恐惧的地方。那就是热量过量摄取的问题。果葡糖浆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是人体最基本的能量源,身体弱的时候最需要,我们生病时打的点滴里就有葡萄糖等营养成分。 但是,点滴里的葡萄糖浓度不足0.5%。而刚才介绍的粉末制成的饮料,500毫升里含有的果葡糖浆就超过60毫升。也就是说,大家平常喝的500毫升的饮料里,10%以上都是糖汁(糖分)。若转换成固体粉末,含有的葡萄糖超过25克,果糖超过20克,盛在盘子里会满满的。如果把满满一盘子的固体粉末给妈妈们看的话,她们一定会大吃一惊。光一瓶饮料,就含有这么多的糖分?! 而且,喝了富含果葡糖浆的饮料之后,大脑得不到饱的信息,仍然和没喝饮料之前一样想吃东西。一瓶(500毫升)饮料里,含有相当于50克砂糖所含的热量,也就是200千卡(半袋薯片所含的量)。可是,人喝了之后却觉得跟没喝一样!显然就会引发热量的过量摄取。 光吃这些大量含有果葡糖浆的饮料和零食,就已经摄取了一天所需热量的一大半现在,这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 多伦多大学进行的实验证明,高果糖膳食可能引起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经常饮用清凉饮料,可能促进糖尿病的发生。最近,美国的一项追踪研究报告表明,如果每个孩子平均每天喝一罐碳酸饮料,体重超重的可能性就会增加60%。近年来,肥胖以及患有糖尿病的中小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作为甜味剂使用的糖精被怀疑具有致癌性,据说阿斯巴甜也有引起苯丙酮尿症等问题。从毒性的角度来说,此类添加剂也许毒性更强一些,但果葡糖浆在缓慢而切实地侵蚀着孩子们的身体。 除了氨基酸饮料、罐装咖啡等之外,还有柠檬汽水、冰激凌、糖果孩子们喜欢的食品里面,可以说基本上都大量使用了果葡糖浆。甜的东西吃多了,会长蛀牙,不能多吃。现在问题已经不是这么简单了。 作者呼吁妈妈们: 买零食和速食食品的时候,请仔细看好产品背面的配料表再买。还有,从现在开始,请至少记住蛋白水解物和果葡糖浆这两种添加剂。之所以提及这两种,是因为在加工食品中添加的成分里,我最不想让孩子们吃到它们。 与食品添加剂和平相处的五个要点 添加剂都必须经过国家质检部门的检验,满足一定标准才被许可使用。国家标准认为,只要是正常的饮食,即便摄取了添加剂也不会有问题。但是,这些检验结果只是基于单种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得出的,一次摄取若干种添加剂会怎么样,这种检验还没有很好地做过。也就是说,当只摄取添加剂A的时候,其对于人体的副作用我们做过了检验。但是如果同时摄取A、B、C等几种添加剂会怎么样呢?关于复合摄取的研究还没进行过。 有些书里经常提到的特别危险的添加剂有山梨酸钾、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合成着色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等数十种。这些都是化学合成的、天然不存在的物质,由国家进行严格管理。国家严格规定了可以使用添加剂的食品及添加剂的使用量。这也正说明了添加剂毒性、危险性较高,不可以随便乱用。虽说经国家许可,但并不能断言使用的添加剂就是绝对安全的,这就是现状。 在添加剂蔓延的世界,我们的饮食生活要做到无添加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如辩证地来看待添加剂问题。与食品添加剂和平相处的五个要点: {1}仔细看好背面再买,先从手腕开始练起 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多少人会看背面?大家是不是只看价钱和外表,顶多再看看保质期,就轻易地把食品放进了篮子里?不管怎样,还是先翻过来看看吧。 首先从手腕开始练起。希望大家买东西的时候,务必养成翻过来看背面的习惯。然后,依据厨房里没有的东西=食品添加剂这一公式,尽量买含厨房里没有的东西少的食品。 当然,要找到一点不含厨房里没有的东西的食品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找到所含数量少的食品,还是可能的。以袋装蔬菜为例。有的在配料表里只写有蔬菜的名字,还有的写有漂白剂、pH调整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的名称。看了背面再买和不看就买,区别还是很大的。这样,就算没有关于添加剂毒性的相关知识,也能够挑选到安全性高的食品。 {2}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 你选哪一个买食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米饭为例。自己买来米,用家里的电饭煲煮的话,添加剂为0。蔬菜也是一样。新鲜蔬菜是没有添加剂的,但是切好了的蔬菜和袋装沙拉当中,会用到次亚氯酸钠来杀菌。袋装盖浇饭加工度更高,它里面含有化学调味料、蛋白水解物、增稠多糖类、着色剂、酸味剂等更多的添加剂。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 {3}知道了以后再吃,反省了才能决心自己动手做饭 “根本不可能全部亲手做”,“没有时间,完全不可能”。每当我说到添加剂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些声音。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完全不依赖添加剂,全部亲手做确实有些困难,偶尔使用这些东西也是没办法的事。 但是,如果知道了自己正在吃些什么的话,就一定会对家里人及自己产生歉疚的心情。即便不是很清楚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及危害,但只要知道自己今天给家里人吃的、自己吃进嘴里的加工食品里含有添加剂,就一定会产生一种要亲手制作的冲动。这周有三天都依赖加工食品了,剩下的几天要亲手做。大家是不是会这样想呢? {4}不要直奔便宜货,便宜是有原因的 如果有厂商对我们说,香肠以前都卖398日元,明天起想卖298日元,那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不改变利润的前提下,做出298日元的东西。也就是降低对原材料的要求,使用添加剂做出 相应的产品。但是,对于这种相应的产品,消费者只会看价钱,觉得这么便宜,真走运,就买走了。 {5}具有简单的怀疑精神 第一步。为什么这种明太鱼子的颜色这么漂亮?为什么这种汉堡会这么便宜?为什么这种袋装沙拉一直不会蔫?具有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是一切的开始。具备了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之后,在挑选加工食品的时候,务必翻过来看看背面,真相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要有感恩之心 食物是经过复杂的过程才最终到我们嘴里的。不管什么食物,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到手的。就连洋葱,也是农民早上很早起来,花费时间和工夫培育出来的。食物的珍贵、培育制作的难度,现在就必须告诉孩子们。为了教给孩子们懂得珍惜食物,我觉得有必要让他们看看父母做饭的情景。 我希望大家能够告诉孩子,蔬菜、肉等被做好上到餐桌之前要经过什么样的加工过程,要让他们知道这一过程不是很简单的。想教给孩子们某个道理,比起用嘴告诉他们,让他们用眼看、亲身接触更为有效。因此,展示做饭这一过程便显得十分重要。做饭也是孩子们学习食物重要性的绝好机会。 如果不依赖加工食品而亲手做饭的话,足足要花上一两个小时。但吃饭只要用5~10分钟就够了。孩子们看到了做饭的情景,就知道今天的菜是妈妈花了1个小时为自己做的,寿司是从前一晚就开始准备的。我认为这很重要。 等孩子再大一点,让他们帮忙做饭也是很有必要的。给土豆、牛蒡削皮,切黄瓜帮忙做做这些事,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到食物的重要性。仅仅是给牛蒡削皮,孩子们也会有小小的发现和惊喜。 为什么只能用刀背,皮才掉呢? 为什么牛蒡一旦切开,马上就会变黑呢? 孩子们会不断地产生疑问。把变黑的牛蒡放在加了醋的水里浸泡,就又会变白。这种传统的方法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在往汤里放豆腐的时候,我们会用手掌托着豆腐,用刀轻轻把它切成骰子大小,孩子们就会很吃惊:这样手不会被切到吗?这种小惊喜、小发现,也能培育他们对饮食的兴趣。 另外,收拾饭桌也很重要。我认为真正的饮食教育,应该做到在我们讲解的同时,让孩子们动手参与,打下手、收拾饭桌都是有效的方法。 现在的父母是不是让孩子们做的太少了呢? 过来帮忙。妈妈一这样说,孩子就会说: 我还要写作业呢。很多妈妈就再也不说什么了。这个时候,你可以试着说: 作业等会儿妈妈会辅导你一起做,先来帮妈妈做饭。 做作业是大事,让孩子与食物接触难道不是重要的大事吗? …… 在超市买东西以及确定当天菜单的时候,请大家为了自己,为了孩子的未来,做出有价值的选择。 —————————————————————————————— 补充: 晚上去超市扫了下货,国内绝大部分酱油都加了大量添加剂,比如李锦记和味事达的全线系列,包括辣酱。广州的致美斋生抽和佛山的海天草菇老抽添加剂比较少,台湾的统一牌酱油没有添加剂,应该就是传统的酿造酱油了,当然价格偏贵些。 豆腐乳有几种都不含添加剂,比如开平的广合豆腐乳。 辣酱含添加剂的比较多,少数没有,需要仔细甄别,特别注意不要买含苯甲酸钾的。 袋装的海蜇全军覆没,没有一款不含添加剂。 http://uban.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