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大覺子 2019-06-27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诗经》有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老牛吃嫩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苏轼在《戏张先》一诗中有言: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故事讲的是,当时80岁的张先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苏轼知道后在宴会上写下此诗调侃。

在中国当代,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杨振宁和翁帆,刘强东和奶茶妹,王石和田朴珺,财经圈很多,娱乐圈更是数不过来。

美国版陌陌网站OKcupid创始人Christian Rudder公布一组数据,通过用户偏好信息整理分析,他们发现,女人更喜欢跟自己年龄相仿或稍大的男性,而男性则“很专一”,无论是50岁还是20岁,都喜欢20岁、漂亮、有好身材的女性。当然,Rudder补充说,这仅仅列举了人们的观点,不是所有人的实际行为。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网上有一个严肃的笑话:20岁的男孩凯凯买不起房,同龄的女友可可嫁给40岁的男人;等到凯凯终于有钱了,已经40岁,找一个20岁女友甜甜;第一次去甜甜家,开门的是当年初恋女友可可,小女友喊声“妈”,她妈看到男孩就把女儿拉进屋,说:你们不能在一起,他是你亲爹!女儿:我有了他的骨肉!女孩60岁的爹看见男友,小声说:儿子你咋来了?好乱的关系,好纠结的爱情!

这里说的都是,男人什么年龄都喜欢20岁的姑娘。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相比之下,男性的择偶策略可就开放得多了。上一篇说过,男性传播基因的代价与女性相比极小,不需要十月怀胎,理论上也完全可以不付抚养责任,所以男性择偶时的原则是“求量多过求质”。

美国有一项实验:研究者派出一个帅哥助手和一个美女助手在大学校园里搭讪,开门见山地问陌生的异性愿不愿意与自己ONS?结果大部分被问的女性都拒绝,而大部分被问的男性都欣然应允。

一句话,十个男人九个好色,还有一个好男色。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男人如此钟情于与潜在的异性发生关系,以至于男人总是对那些本来有可能却最终没能成功发生关系的女性念念不忘、耿耿于怀,有的就成了烦扰一辈子的遗憾。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的最后,周芷若对张无忌说:“你只管和她(赵敏)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不舍得我了。”好狠!金庸自己心中大概也有这样的耿耿于怀吧?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尽管男性总是会表现出一副来者不拒的贱样,当两个女性摆在面前比较时,他还是很容易对其中的美女产生更强的偏好的。这是因为,男人眼中女人的“美”,其实也是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进化出来的、对女性较优秀的基因或较强生殖能力的线索的偏好。事实就是这样的,美女通常都有更健康的基因或更强的生殖能力。

男人爱美女的潜台词其实是:“这个女人能给我生更多、更好的孩子。”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1、白

尽管男人如此强烈地求量不求质,但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会利用一些线索去判断女性的基因是否优秀的。

例如由于真菌感染、寄生虫等导致的皮肤病会在皮肤上留下印记,这样较浅的肤色就利于男方在求偶时看清楚女方的皮肤健康状况,乃至推测其整体健康状况。因此浅色光洁的皮肤很可能是基因良好而不容易受病菌和寄生虫侵袭的重要线索。

所以皮肤白成为美女的标准之一,背后的心理机制很可能与此有关。

同理,与贝克汉姆那张对称脸相似的是,一般来说,对称脸的女性也通常会被认为是比较美丽的。这当然也是女性基因优秀的线索之一。比如曾经的台湾国民美女林青霞,左右脸也是比较对称的。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2、少

在男性的择偶标准中,很大程度上“富”这个字是不成立的,男选女时选择女性的财富背景完全是一个经济选择,而非出自男性的择偶冲动。所以“富”字这里被“少”字代替。

“少”就是青春少女。

前面说过,男性对美女的偏好,其实本质上是对女性生殖能力的偏好。而由于女性一生的生殖能力在青春期之后是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的(男性的生殖能力相对来说随年龄保持得较好),因此年轻几乎就是生殖能力的代名词。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男人永远只爱20岁了。

台湾狂人李敖就(声称)为了写一本叫《虚拟的十七岁》的书,找了一个17岁的小情人当书里角色的模特。他还很大方地带着那位情人参加综艺节目,还声称自己本质上是只喜欢幼齿的。这种心理在男人中远远不是孤例。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甚至非人类都不能幸免。金刚为什么会迷上金发美女?这是因为金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随着年龄增长,颜色会逐渐加深,因此金发就意味着低年龄。当其他线索不明确时,金发就成为判断女性年龄的好线索。所以金刚爱金发美女的本质是爱青春少女。

男性的恋幼与女性择偶倾向中对较年长的“资源提供者”的偏好结合在一起,在影视作品中贡献出无数的“老男少女配”。

我们可以看到在几乎所有古装片里,老爷通常都一脸褶子,但那个号称是原配夫人的角色却起码看上去比他小上十五岁。这显然不够合理,却很好地迎合了观众的心理。

在大多数时候,不论是男女观众,看“老男少女配”时心里不会有什么不和谐的感觉。而如果是“少男老女配”,那就基本都是畸恋题材了。《神雕侠侣》里,本来杨过和小龙女是典型的“老男少女配”,可到了最后杨过小龙女重逢时,金庸写到:“婚后别离一十六年,杨过风尘飘泊,闯荡江湖,忧心忡忡,两鬓星星;小龙女却幽居深谷,虽终不免相思之苦,……渐渐的少思少念,少欲少事,独居谷底,却也不觉寂寞难遣,因之两人久别重逢,反显得杨过年纪比她为大了。”难得一见的“少男老女配”就这样生生给逆转了。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3、美

除了上面提到的相貌美,身材美也很被男性看重。有不少理论说,对人的审美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那样是种文化取向,比如唐朝以肥为美,当代以瘦为美,标准的变化是因为文化在变。但很多跨文化研究却表明在某些最基本的层面上,人对异性的审美表现出惊人的跨文化一致性。

比如有一项研究找了全世界各种文化、各种文明中的男性观看一系列女性身体的剪影,这一系列身体剪影只在腰围/臀围比例上发生变化。这些男性需要挑出他们认为身材最好的一张剪影。结果,几乎所有文化中的男性都认为腰臀比是0.7的女性身材最好。

而更加神奇的是,其他研究表明腰臀比是0.7的女性恰好拥有最强的生育能力。显然,这又是一项男性进化出来的、用来推测女性繁殖能力的线索。

《乱世佳人》里有这样一幕:在某次阿希里来访前,斯嘉丽让女佣帮自己束腰,女佣说生过孩子的女人不可能把腰收得那么细了,但斯嘉丽为了给心上人留下好印象倔强地坚持要束腰。看来斯嘉丽心里很清楚细腰与性魅力之间的联系。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在女性服饰中,大部分腰带的功能其实都是在视觉上突出腰臀比,以提升女性的性魅力。

那么,唐朝的以肥为美其实是以丰满为美,腰臀比估计还是要看的。杨贵妃真是水桶腰?应该不大可能。

4、贞

光有“白少美”还不够,在配偶数量有限的前提下,他们的关切就了,他们会焦虑,这有限的几个孩子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

人类女性排卵完全隐蔽,迫使男性在所有时间必须跟随在女性身边。这本来是女性进化出来对抗倒霉蛋命运的对策,但对男性来说就相应地出现了一个重大焦虑:由于无法确定女性的排卵期,因此也就无法确定她的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这就是男性的“非亲生子焦虑”。女性可以百分之百确定肚子里的孩子是自己的,男性却永远无法百分之百确定。

相应的,男性又演化出了一系列策略来帮助自己确认娃是自己亲生的,以免戴完绿帽又继续当冤大头。

这些策略一方面是直接针对配偶的。在有机会选择短期性伴侣时,男人完全倾向于“白少美”,而当选择长期配偶时,表现出忠贞品质的女性就会更占优势。不过这还不够,男性发明了很多文化和制度上的策略来制约女性以减轻自己的“非亲生子焦虑”,例如贞节牌坊、例如裹小脚。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另一部分策略则是针对孩子的。男性演化出对与自己长相相似的子女的偏爱。孩子与自己长得越像,就越喜爱,因此也更愿意为其提供资源,这显然也是因为越跟自己像的孩子非亲生的可能性越低。

与此相关的一个现象是刚出生的婴儿通常更像父亲(以后长成啥样就不一定了),这背后可能的原因是:在远古时期,很多刚出生时不像父亲的孩子都被父亲直接遗弃或者杀死了!而我们都是那些刚出生时长得更像父亲因而免遭毒手的孩子的后代。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女选“高富帅忠”,男选“白少美贞”。还是那句话,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无关道德,只关乎存续。

男女择偶,是相互审美之后的相互选择。而这样的“审美”是进化而来的。如今是一个科学空前昌明的时代,过去这几个世纪里自然科学侵入了自然、人文、哲学的各个领域,但“美”似乎一直还是自然科学的禁地。

但这样的日子可能不会维持很久了。

如果男女之间的审美是进化而来的产物,那我们其他的审美为什么就不是呢?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感官愉悦能力,可以由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而被激活。“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不同性质的光线、色彩、质地、形状、味道的偏好和厌恶,成为审美体验和艺术体验的基础与内容。”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巴斯在《进化心理学》里提到:“一种被自然选择设计来寻找成熟果实的色觉机制,可以被那些具有类似色调模式的油画所激活,并且产生愉悦的体验。”

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很可能就是因为它正好迎合了我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某些偏好。

例如人有风景偏好。工作环境中如果有绿色植物就可以帮助我们增进创造力。这可能是因为某些绿色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往往意味着安全的环境,因此它能给我们带来安定感,而人在放松的状态下往往更有创造力。这就是所谓的“江山如此多娇”了。

如果在设计中利用了这样的风景偏好,那就容易创造出更让人们喜爱的作品。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20岁的姑娘,也是进化惹的祸?

有人会说,科学再厉害,总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神秘吧?

有人说,科学再厉害,总也没法让人工智能画出梵高的画吧?

也许有一天,人类审美的心理机制被完全破解,那么人工智能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些数据创造出与人类艺术家比肩的艺术作品。

江山如此多娇,美人如此多娇,那是因为江山助生存,美人助繁育。江山美人只是幻象而已,幻象的背后是永恒的生存与繁育。

唯有生生不息,才可繁荣昌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