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会主席方丕华教授:心律失常与心电学新进展节节攀高,房颤介入治疗个体化策略十分重要 | 医心专访

 meihb 2019-06-27
01

医心:6⽉27⽇-30⽇“第⼗四届全国心律失常与心电学新进展研讨会暨2019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华夏医学心律失常与心电学论坛”将在北京隆重召开,数以千名国内外心律失常和心电学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将参加此次大会。本研讨会已成功举办13届,全国学员总计上万人,是心律与心电领域隆重而专业的学术盛会。作为本届大会主席,您可否回顾一下大会既往取得了哪些成绩?

方丕华教授:每年一届的“华夏医学心律失常与心电学论坛”可追溯到2006年,旨在组织全国心律失常或心电学专家汇聚一堂探讨这一年心律失常和心电学的新进展。该会已成功举办13届,每年正式注册学员有300-500人,累计参会代表近万人,实际听课人数已逾万人。在全国各种各样的研讨会中,“华夏医学心律失常与心电学论坛”起步较早,涵盖全国众多医药院校专家、教授,学术影响力逐渐扩大,目前该会已成为业内具有品牌的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首先,通过举办“华夏医学心律失常与心电学论坛”,帮助全国心律失常和心电学从业者对这两个领域的新进展产生新的认识,实现心律失常和心电学领域内学术水平的提高、推广和发展。

其次,大会促使心律失常和心电学融合更紧密。以前领域内有侧重心律失常的学会,如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心律学会等;也有侧重于心电学的学会,如中国心电学学会等。然而高精尖专家、人才主要集中于心律失常领域,而心电学领域内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偏少,科研能力偏低。实际上,心电学工作者在全国有上百万人,基本每个医院会配备十几甚至几十名心电图医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因此,我们在多年举办心律失常与心电学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于2015年专门成立了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把心律失常和心电学的专家有机地联合团结起来,使两个专业领域融合更紧密。通过举办研讨会和论坛,不仅帮助心电学领域工作者获悉两个领域的新进展、新知识,也可以促进两个领域共同发展。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具有强大的专家队伍,第二届全体委员会包括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任委员、全国委员等近200人。

02

医心:2019年正值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律与⼼电分会成⽴4周年,本届研讨会又有哪些创新活动?本届大会在组织形式、论坛设置以及日程安排方面有哪些亮点?请您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方丕华教授:今年大会最大的创新和亮点是改变以往固定一地现场召开会议的传统模式,采取北京、上海和长沙三个分会场同步转播的视频会议模式,便于南方和东边等地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就近参会。此次是研讨会第一年尝试以这种形式举办,难度可见一斑。组织、协调、会场布置等工作量比往年有所增加,参会的专家、主持人数也有所增加。但在各个分会场执行主席的努力下,大家工作热情高涨,总体进展顺利。

此外,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大会期间的传统项目——“华夏医学心电图大赛”。以往大赛都是由各个地方的专家组织省市或单位参赛,每个团队至少包括三名参赛者和一名领队。然而,这种在学术交流上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参赛者的挑选范围有限,主要依赖于组织者的主观偏好,因此来参赛的不一定是当地水平最高的医生。二是评奖主要看团队总体水平,而参赛的三个医生可能在水平上有差距,导致不公平的情况。鉴于以上不足,大会从2017年开始实行个人赛制,通过“网络海选”排名选取参赛者到大会现场进行决赛。

今年从5月份开始,通过大会官微、微信群等各个渠道反复宣传“华夏医学心电图大赛” 海选相关信息。6月10日-6月13日,给参赛者三天时间熟悉比赛答题形式,每天有2次答题机会。于6月14日21点-23点正式启动“网上海选”平台,最终报名参赛人数为1300-1500人,实际答题人数至少达2000人。答题完成后,网络比赛系统自动排序,选取前60名到大会现场参加决赛,其中不能参赛者取排名顺位。决赛将于6月29日13点至18点在大会现场举行,特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 16名,以及达人奖30名。作为华夏会一大亮点,“华夏医学心电图大赛”近两年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03

医心:您作为心律失常与心电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具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您认为房颤介入治疗技术如何做到个体化策略?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方丕华教授:近20多年来,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技术不断发展,经过世界各国专家的研究探索、改良术式,逐渐成熟。消融的设备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产品、新的方法涌现出来并推广使用,其中射频消融在早期可谓一枝独秀,但它也存在固有缺点,比如点对点消融可能出现漏点,引起房颤复发;操作技术复杂,要求术者高度精神集中,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鉴于此,世界范围内,从事这个领域的心血管专家、心电生理专家、导管消融的专家一直在不断探索尝试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包括微波消融、激光消融、超声消融和冷冻消融等,目前冷冻消融技术比较成熟、临床中也得到充分应用。

我本人从读研究生时期就开始开展冷冻消融技术研究,对冷冻消融技术有比较深的了解。2005年冷冻消融正式走上临床应用的舞台,我们完成了国内第一例冷冻消融病例。早期冷冻消融主要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013年冷冻球囊导管消融系统在国内正式上市,2018年底,我国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手术例数已突破20000例,我院完成约3000例,我本人及团队完成约1000例,冷冻消融技术在我院开展的很好,既安全、有效,手术时间也较短,手术操作便捷。现在冷冻消融治疗房颤在我国进展迅速。

当然无论是射频消融还是冷冻消融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复发。对于反复复发的患者,治疗目标可能是防止血栓形成。药物治疗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过去常用华法林,近些年来是新型口服抗凝药,但药物治疗也有很多不足。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左心耳封堵在预防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安全性、有效性都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得到证实。自2013年3月18日由我做了WATCHMAN 第一台手术后,左心耳封堵术成为了我院常规手术。目前,全国范围内WATCHMAN 例数约5000例,ACP约有1500例,国产的LAmbre 约有1800例。

目前,在有关房颤做介入治疗的技术中,射频消融、冷冻球囊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是应用较多的三种技术,单纯针对这三项技术来说,如何做到个体化策略主要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医院能开展什么样的手术,像阜外医院等设备齐全, 所有手术都能开展;第二,技术团队能做什么样的手术,哪种手术最熟练;第三,患者的自身条件,房颤类型以及患者身体素质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我而言,首选冷冻消融,其治疗效果相当好,如果是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可以高达86.7%,持续性房颤也能达到50%以上。而其他医院可能没有冷冻消融的设备,只能做射频消融。另外,患者在消融以后是否要终身服用抗凝药,要根据引起脑卒中的风险高低来决定,CHADS2评分或CHA2DS2-VASc评分超过2分,不管房颤消融是否成功都需要终身抗凝。左心耳封堵可以解决一部分不适合吃抗凝药患者的问题。总而言之,做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的时候,有很多卒中的危险因素。对于做射频消融以后,不管复发不复发都要吃抗凝药的患者,如果HAS-BLED评分≥3分,出血风险较高,在做消融的时候可同时植入左心耳封堵器。而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效果不好、出血风险又较高,不适合吃抗凝药的患者应行左心耳封堵术。

04

医心:经皮左心耳封堵治疗(LAAC)自2014年在国内开展以来,通过大量的病例积累显示出了其在房颤卒中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您在左心耳封堵治疗领域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LAAC治疗,该如何把握适应证?您对于LAAC的临床应用前景有何展望?

方丕华教授:LAAC治疗的适应证把握是很重要的问题,我想现在国内这个适应证把握的松紧度是不一样的。我个人本身就很谨慎,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尽管术者操作越来越熟练,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仍有2.7%-2.8%,因此我对手术适应证把握的比较严格。最基本的要求有三个:第一,患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口服抗凝药。第二,危险积分比较高,CHADS2或者CHA2DS2-VASc至少大于2分以上。第三,出血风险比较高,HAS-BLED评分大于3分。实际上,也有医院可能存在适应证放宽的现象,这与患者经济条件、地区报销制度等有关。总体而言,应用左心耳封堵的医生要经过严格训练,掌握技术,多观摩、多学习、多琢磨,把自己的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进行规范化的操作。还有,我刚谈到的三条最基本的适应证,只有达到适应证的患者可以做左心耳封堵。

左心耳封堵的应用前景非常好。我们现在的主要顾虑是手术本身的风险和术后围手术期可能会形成相关的血栓。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封堵器表面相关血栓的发生率为7.1%左右,围手术期进行充分抗凝后一般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规范化的抗凝,可能就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若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的围手术期抗凝也没有出现相关的并发症,整个愈合过程封堵器没有脱落或移位,三个月到半年以后,内膜化良好,患者受益会越来越好。药物治疗年龄越大服药时间越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可能越大,与药物治疗不同,患者接受左心耳封堵治疗后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

05

医心: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发展迅猛,AI与医学相结合也是一大热点。您认为AI是否可能应用于⼼律失常与⼼电学领域?您如何看待AI进入医疗领域?

方丕华教授:AI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5G时代,人工智能将会代替更多人脑的工作,应用于众多领域。实际上,AI 在医学领域中已有很多应用,例如起搏器,就是高人工智能化的产品,可以探测到人体的心律失常,判断什么时候发放和终止心电冲动,而且可以对人体心律失常进行记录,以便观察治疗。还有一些智能化的医疗设备如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S-ICD、三腔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一些穿戴设备等,可自动识别恶性心律失常,并及时正确地采取自动除颤治疗,预防心脏猝死并及时反馈到心脏中心,为救治患者提供很好的帮助。

专家简介

方丕华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前任病房主任。兼任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无创心电学组副组长、左心耳封堵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担任多种全国心血管病核心期刊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对冷冻消融和激光消融治疗心律失常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冷冻导管消融治疗室上速和房颤及左心耳封堵的临床研究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和主译专著10余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三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来源:医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