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德故事】郑板桥管理潍县的故事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06-27

郑板桥管理潍县的故事 来自拜泉宣传 04:49

核心价值观   美德小故事

郑板桥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年间的举人,乾隆年间才考中了进士。中了进士,才有了做官的资格。但官额有限,郑板桥等了多年才补缺做了个七品县官。我们今天的故事,就从郑板桥当上山东潍县县令说起。

潍县是一个中等商业城市,当时有“小苏州”之称。因为潍县是个富县,许多知府、巡抚、钦差大臣不时地都会到这里来敲当地县官的竹杠。那些县官被敲了竹杠,就加倍地从老百姓身上刮回来,既巴结了上司,留个后路,又可以找出名目为自己捞钱财。

郑板桥在上任之前已经知道潍县的县令难当,一上任,他就向县衙的官吏宣布;“不准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违者严加查处,决不留情。”前任县令留下了不少的积案,大多是因为富商豪绅买通官吏而迟迟未作处置造成的。郑板桥只用个一个月的时间,就将积案一一判明,严惩了一些平日横行乡里的恶霸,罚款的罚款,坐牢的坐牢。老百姓都拍手称快,交口称颂郑板桥刚正清廉,明察秋毫。

可是,富商豪绅们又气又恼。以前,初来乍到的县官,从来都是先拜望县里的大财主、大富商。而这位郑大人偏偏不理会这些规矩,还将积案一一裁决,好像是有意折灭他们的威风。可是,他们一时还摸不清郑板桥的底细,又抓不到郑板桥的任何把柄,豪绅富商一合计,决定下帖子宴请郑板桥,在宴席上拉拢收买郑板桥。

郑板桥收到请帖,爽快地答应去赴宴。

赴宴那天,郑板桥迟迟才出县衙,他坐上大轿,带上全班衙吏捕快,鸣锣开道,慢慢悠悠地来到设宴的富商家。沿途围观的百姓,把富商家的门口堵了个水泄不通。

郑板桥慢吞吞地走下轿,刚一站定,只见全县的富商豪绅都在门前迎候,郑板桥一一寒暄之后,走上台阶,却没有进门,突然转过身来,大声说:“各位且等一下!今天我不是为赴宴而来,只是想借大家相聚的机会,向诸位约法三章:本官不赴私人宴会;不收受钱财之礼;若有谁贪赃枉法,假公徇私,气压乡民者,本官将严惩不贷……”

一席话,使富商豪绅们个个目瞪口呆,在场的百姓高兴得欢呼起来。

郑板桥说完这番话,从容地上了轿,打道回衙。

从这以后,有权有势的人不敢为非作歹,地痞无赖不敢无理取闹,县城监狱里都空了,没有犯人在押。

尽管郑板桥当了12年的县令,政绩显著,却始终未受重用。离开潍县那一天,几乎是倾城相送。郑板桥非常感动,眼前这盛大的欢送场面,不就是对他小小七品县官的最公平的评价吗?直到今天,郑板桥做过官的地方,还流传这许多关于他的美好传说。

责任编辑:沈莉昕

本期主播:张    欣

本期编辑:姜明月   高    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