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宏启观察 ]㊷:为教育信息化找到精神家园

 田彦龙 2019-06-28

全文共3231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如果说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那么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则是现代化的第二个阶段。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改变了教育领域中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在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无疑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2010年以来,国家发布了若干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文件,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2019年5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提出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上述文件与会议等,都凸显出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

在此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教育领域如火如荼推进,教育行政部门和诸多学校对于教育信息化津津乐道、孜孜以求,教育信息化热度不断升温。智慧校园建设迅速开展,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信息化领域,相关教育类科技公司纷纷成立、多如牛毛。一时间,似乎教育信息化成为了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教育信息化似乎就等同于教育现代化了。对此,我喜忧参半。喜的是,政府、学校和民间都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忧的是,在某些区域或学校,教育信息化可能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教育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既不充分也不平衡。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很有必要。教育信息化可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教育发展,能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可以有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使教与学更加个性化、更有针对性,提升教育质量;可以高效快捷提供泛在学习情境,提高教育效率。可谓好处多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工具,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利器。不积极、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不科学、不明智的。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直观教学技术阶段、媒体技术阶段、信息技术阶段即教育信息化阶段。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处理各种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图像等),且具有交互特性,为教学方式的变革、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是当前最高级的技术手段,没有信息技术(工具合理性)的加持,教育技术还停留在“刀耕火种”时代,当然谈不上教育现代化。

然而,有了教育信息化,不一定就意味着有了教育现代化,还要看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是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对于我国教育发展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价值问题。工具合理性不能超越价值合理性,价值合理性更重要,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从本质上讲,现代化就是一场“合理化”运动,合理性是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包括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两个方面。

过犹不及。我们发现,在某些地区和学校存在“过度”使用信息技术的现象,在使用方式上和使用方向上存在价值偏差。例如:有些课堂过度使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工具,影响学生的视力;有些学校使用技术手段严密监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举一动,使用大数据技术评价教师,增加了师生的时间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得师生的安全感和自由度锐减;有些社会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促使甚至诱使学校和师生过度使用信息技术。我们不禁要问: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到底应该是解放人发展人的手段,还是束缚人压制人的手段?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手段,还是为追逐盈利性而损害教育公益性的手段?

因此,如同必须追问人类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一样,也必须追问信息化背后的技术伦理问题。教育信息化本身并不能回答其合理性与否问题,只有在教育价值和教育目标层面才能做出回答。

信息化只是一个工具,它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教育信息化”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是为教育服务的。教育信息化的合理性与否不取决于技术自身多么高超,而取决于它如何为教育服务。如果教育信息化是为人的现代化、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那么教育信息化就是正当的。21世纪的现代人是指具有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独立自主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的人。如果教育信息化能增进这些现代精神,那么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就达到了。现在个别学校运用信息技术,为应试服务、为控制师生服务、为谋取商业利益服务,甚至不惜侵犯师生的隐私权和财产利益,这样的教育信息化就走偏了方向。

技术不论怎么发达,都不能凌驾于价值之上。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教育中的应用要设立边界,不能僭越。否则,不良后果将随之而至。即便一所学校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把自己武装到牙齿,如果他们追求的不是正当的目的,不是为建设具有现代精神的学校服务,不是为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现代人服务,不是为建设现代国家服务,不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那么,这里的教育信息化也根本谈不上是教育现代化,而是与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精神背道而驰。

当今世界,技术凶猛,资本也很凶猛,二者联手之后就更为凶猛。当资本与技术联手走进教育领域时,我们要谨防资本的逐利性对于技术的滥用与偏用,要谨防对于教育公益性与学生健康发展的戕害。要提高警惕,睁大眼睛。教育不是唐僧肉,教育信息化不是资本牟利的工具。

技术与教育二者之间应该建立良性的关系。除了从教育的视角评判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之外,我们还需要从一个更为广阔和深刻的视角去思考技术进步对于人的影响,尤其是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很热闹,很烧钱,也很伤眼,问题不少。但这些可能还不是最根本的问题,这些都是现象层面、物质层面、生理层面的问题,最根本的是精神层面的问题。近视是大事,灵魂更是大事,学生的精神家园和人生意义尤其是大事。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无疑使学习更为便捷,但与此同时,是不是使得娱乐也更为便捷?在网络环境下,当学习与娱乐在时间上存在竞争时,学生会选择哪个?很有可能会选择后者。互联网带来的不只是学习型社会,消费性消遣型娱乐型社会也是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对于一些学生甚至很多成人而言,现实是如此无趣甚至无奈,于是逃避现实,从网络中寻求刺激与乐趣,甚至形成网瘾而不能自拔,被互联网一网打尽。人在虚拟世界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幻觉,替代了对于现实世界的真实的征服,真正的攻坚克难退到后面去了,真正需要的自我实现被掩盖了。学生个体陷于“伪主体性”而不自知,实为双重的悲哀。

人生在世要处理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在信息时代,又增加了一个关系,即人与网络的关系。当学生沉溺于网络的时候,他就没有时间也不情愿去亲近自然、去接触社会、去面对自己。于是宅在虚拟空间、宅在家里,不和自然接触,不和社会接触,不与家人交心,甚至也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沉溺于各种网络娱乐当中,迷失了自己,成为失魂落魄的“网游人”。技术手段应该让人回归本我而不是相反。人与互联网近了,与其他则远了。不少人依赖虚拟空间,而回避真实世界。

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上,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上,我们必须问几个问题。(1)信息技术使得学生更自由了吗?部分事实是,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得对于学生的监控更加方便快捷了。(2)信息技术使得学生更有智慧、更有思想了吗?部分事实是,学生过分依赖、沉溺于互联网,会成为“电脑孩子”,学生与大自然的“最后一点联系”将被割断,会使他们缺乏高尚的志趣,缺乏对复杂事物的思维能力,会导致思想水平的下降。而且,不知不觉中,大段的时间被不见血地“杀”掉了,学生的生命无声无息地流失了,最后把自己丢失了。(3)信息技术使得人与人之间更亲密了吗?互联网可以使学习更有趣更有效率,但是会导致人们沉溺于此,不爱面对面交往,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等,会变得更加冷漠与疏离,学生可能会成为内心空虚、自我中心的网络“游荡者”与“流浪汉”。

因此,只从技术层面、从工具理性层面,去谈论去推进教育信息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价值层面,从现代精神、人的发展、人的存在意义等角度,去思考教育信息化的合理性;必须为技术找到价值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找到精神家园。

(作者系本刊编委、北京开放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