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我叫陈梦雷

 尊德性道问学 2019-06-28

前几天,一则“女孩1年读600本书”的新闻引起了波叔注意。

山东大学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丁安琪因为热爱读书、读书量惊人走红,被同学和老师们称为“图书馆女孩”。

就知道菠菜们一定有争议,这种阅读效率,一般人做得到吗?

我们来算算这笔数,按她1年读600本来算,那么每天大约读1.64本,这个数字,是有可能完成的。不过也要看她读的什么书,怎么读。

每每谈到关于读书的问题,都会引起一个讨论:读书应该追求数量,还是质量?

针对丁安琪同学的读书量,不少网友各种酸。本来姑娘爱读书是件好事,硬给网友煞了风景。

波叔怎么看?

爱书之人,每个人对书的爱法不一样。有些人喜欢买书藏书,有些人喜欢褒剧式一本一本不停看,有的人喜欢像品红酒一样小口地呡。各得其乐,他人的评判其实没什么意义。

不过,既然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读书,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记住、吸收点什么,如果在大量吸入知识之后,能够有所输出,再好不过了。

下面,波叔给大家介绍一位被称为“中国读书最多的古人”——

陈梦雷

据他自己说,他是“读书五十载”,“涉猎万余卷”,他不光是读书多,还编了一部非常牛的巨著——《古今图书集成》。

中国有三部字数上亿的,规模宏大的书籍,排名第一的是《四库全书》,第二是《永乐大典》,第三便是《古今图书集成》。

陈梦雷的厉害之处在于,《古今图书集成》的初稿是由他一人完成的,而前本部都是历时多代,由大量的文人学者同共编成。

讲到这里,菠菜们想必已开始兴奋了,陈梦雷是何方神圣?

清顺治七年(1650年),陈梦雷出生在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广东人爱吃的福建人。

毫无疑问,他又是个学霸。12岁就考中了秀才(未成年人中秀才,当时有个专门的叫法,叫“人泮”),19岁中举,20岁中进士,被选入翰林院任编修。他年纪轻轻就离开家乡,到北京当了公务员。

陈梦雷是个典型的读书人,在翰林院每天就是读书修书,为人年少老成,仕途平顺。然而好景不长,三年后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康熙十二年(1673年),陈梦雷回乡探亲,在家乡待了一年,就遇上了“三藩之乱”,靖南王耿精忠据闽叛清。

耿精忠听闻陈梦雷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把他软禁起来,还想授他官职,让他为自己效命。陈梦雷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也是个有气节的人,他一直推托自己生病,没有接耿精忠的橄榄枝。

当时,他有一个叫李光地的同事兼同乡,正在福建安溪。此人竟然到福州投见耿精忠,还受耿精忠之托想去“策反”陈梦雷。

李光地

结果陈梦雷以三寸不烂之舌,劝得他回心转意。

两人联名起草了一份密疏,献上破敌之计,以向清廷表忠。这份密疏被装进一个蜡丸封好,由李光地带入京城呈给皇上,而陈梦雷则继续留在福州与耿精忠周旋。

临行之前,李光地信誓旦旦:

他日幸我之成功,则能白尔之节;尔之节显,则能白我之功。

他日幸我之成功,则能白尔之节;尔之节显,则能白我之功。

李光地是个生过判变之心的人,终究是靠不住,他担心哪天耿精忠若是真把大清王朝给拿下了咋怎?于是他折回安溪老家,静观其变。

康熙十四年,耿精忠节节败退,李光地这才把密疏呈给康熙,并且很狡滑地把陈梦雷的名字给去掉了,自己独揽功劳。

一年后,耿精忠被击败,李光地得到康熙的赏识,被提升为内阁学士,而陈梦雷还被囚在福州苦苦等着李光地的消息。

李光地确实亲自到福州见了陈梦雷,而且还承诺“尔报国之事非一,吾当一一人告”。结果这小子不但又食言,还见死不救。

“三藩之乱”中,福州有个叫陈防的人投降了耿精忠,并出任过伪学士。因为陈梦雷和陈防二人同姓,京城便误传陈梦雷“叛变”,有人上书请求严惩陈梦雷。最后陈梦雷以从逆罪被逮捕入狱,于康熙二十年定为死罪论斩。

当初那个承诺要分一半功劳给他的李光地却视而不见,此等欺君负义,连同朝的众多官员都看不下去了。在几个大臣的帮助下,陈梦雷“免死为奴”,被流放到奉天(今沈阳)。

李梦雷看清李光地的真面目,对他失望至极。出狱后,陈梦雷给李光地怒扔了一封《绝交书》(后被收入陈梦雷《松鹤山房文集》),然后绝然踏上了流放之路。

知人实难,择交匪易……读书论世,谓其名利相轧,苟一能甘心,逊让何至……向使与年史非同年、同里、同官,议化不相投,性情不相信未必决裂至此。

知人实难,择交匪易……读书论世,谓其名利相轧,苟一能甘心,逊让何至……向使与年史非同年、同里、同官,议化不相投,性情不相信未必决裂至此。

这一流放,就是17年。陈梦雷过得苦不堪言,妻子亡故,父母也去世,他孤零零地熬着凄苦的岁月。他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写作,先后写了《周易浅述》、《盛京通志》、《海城县志》、《盖平县志》、《承德县志》等,可谓逆境中也硕果累累。

康熙三十七年,皇帝东巡沈阳,见陈梦雷一身的才华,被把他召回北京,赐他住所和衣物,让他教儿子读书。

陈梦雷的学生,就是康熙第三子允祉(原名胤祉,雍正帝胤禛继位后,为避名讳,将“胤”改为“允”)。

皇三子胤祉

此时的陈梦雷年近50,博学多才,康熙颇为赏识他,学生允祉也非常崇拜他。与皇家的关系走得近了,他便有了更多的便利和条件读书。

康熙时不时给他赐书、赐诗、赐对联,学生允祉更是让他住在自己的熙春园里,还为他购建“水村别墅”。入住后,陈梦雷根据皇帝所赐的对联“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给自己的小楼取名“松鹤山房”,并自称“松鹤老人”,一听就很长寿,很吉利。

没错,陈梦雷确实很长寿,活了91岁。那么,后面还那么多年他怎么活?

他做了三件事:教书、读书、写书。

给皇子当了两年老师后,康熙给陈梦雷分配了一个大工程一一主编《古今图书集成》。陈梦雷欣然接爱,承诺“五载之内,目营手检,无间晨夕”。

当然,他的学生允祉给了他最大的支持。

允祉为陈梦雷准备了上好的物质条件:在陈梦雷藏书的基础上又“颁发协一堂所藏鸿编”,还提供了补充文献、皇帝谕文、地方志书等,大大丰富了编书内容;组建“集成馆”,召集编辑、缮写、校对、印刷人员,分工做好各项工作,并筹措所需的经费。

有了学生的全力支持,陈梦雷不负众望,独自完成了初稿。

自揣五十年来无他嗜好,惟有日抱遗编,今何幸大慰所怀,不揣蚊力负山,遂以一人独肩斯任……

自揣五十年来无他嗜好,惟有日抱遗编,今何幸大慰所怀,不揣蚊力负山,遂以一人独肩斯任……

之后,“集成馆”工作人员用也十年整理修订,在康熙五十五年,即陈梦雷66岁之时,将该书呈送给皇帝。

康熙五十九年左右,《古今图书集成》定稿,用铜活字版正式开印。

《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百科全书,全面收录我国从上古时代到明末清初的文献,天文地理、人文规范、文史哲学、自然艺术、经济政治、教育科举、农桑渔牧、医药偏方……无所不包,图文并茂。

要编成一部这样罗包万象的书,陈梦雷所做的阅读储备具体有多大,我们已经无法考究,但是像他这样读遍古今,还要涉及各种题材的,恐怕今天没几人能做到。

这是一部将流芳百世的书,而陈梦雷的名字,也会随着它流芳百世。但是当时,陈梦雷并没有因为自己编了一部巨著而获得一个舒适的晚年。

1722年,康熙驾崩,皇四子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

这位四阿哥的手段,小菠菜们在电视剧里看得太多了,他对自己的兄弟或政敌,那叫一个狠。

陈梦雷是诚亲王允祉的老师,两人又师徒情深,自然是没好果子吃的。

允祉被雍正发配去守陵,最后死在景山;而陈梦雷则以“交结邪党,扰乱国政”的罪名,73岁之高龄还被流放到黑龙江。

可即便是在最苦寒之地,陈梦雷还是顽强地活了十几年。1741年,陈梦雷逝于荒寒孤寂的流放之地。

主编被流放了,《古今图书集成》的命运如何?

雍正元年正月初五即降谕,改组集成馆,清洗编辑人员中陈梦雷的亲属、门生和同乡,将书校改,然后将陈梦雷等人的署名抹去,重新印刷出版。

陈梦雷和允祉的功劳完全被抹杀了。

陈梦雷一生求学治学,并无意于政治,但却似浮萍般飘泊于政治涡旋中,起起落落,尝遍人世冷暖,饱受流离之苦。

可以说,他是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却在滔滔历史长河中留下一道不可磨消的光芒。

最后,波叔讲那么多,其实想提醒一下小菠菜:你有多久没读书了?

今日心情 认真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今日心情 认真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bookface热门文章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