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外经》如何理解补泻?

 阅海书馆 2019-06-28

救其生不必制其克,则弱多为强。因其克反更培其生则衰转为盛。

想要某个脏腑从虚弱的状态转变,如果只是有点虚弱,补法是最合适的,因为脏腑能够直接转化资源利用。但如果脏腑过于虚弱,因为虚不受补的原则,越补越克,越克越虚。

比如以24体质的五行格局为例,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如果想要打破这个僵局,其实明面上看,理论上有很多的方案,但由于五行的相关性,资源的生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火旺而金不受力顺势悔水,土相而克水,水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金畏火克而不敢生水,水畏双克而不敢生木,木无克而无资源。由于火土两大旺相,导致整个五行的资源无法正常运转,唯一能够破局的就是木。

如果要补木,假设如果能补进去,木状态开始旺相,土转衰,水起势,火转衰,金起势,此时木又有因为金的状态变强而开始转衰。结果一个补的动作反变成克。

看似一个正常的动作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你想象不到的,有时候我们吃着某个补药,吃着看起来有效果,但是不管吃多久只要一停马上反弹。实际上就是这个补力根本无法扭转整个五行的格局,它的循环始终在恢复病态。

重症的补法是很讲究的,往往不是一处受力,很讲究配伍。像上面这个格局的破法其实可以提出两个,一个是顺生格局,这个我们不谈,因为它过于复杂,细节牵动着所有脏腑。还有一个逆生格局,《外经》里给出了一句话:“救其生不必制其克,则弱多为强。因其克反更培其生则衰转为盛。”

说的简单点就是,这个格局木是关键,并且它并不是最弱的(休),此时如果你泻了它,或者反让它去补火,反而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木开始转衰后,比如木生火,火转更盛,金被全面压制,木的约束被全面解开。木没有了对手,恢复巅峰状态只是时间问题。

或者干脆泻了木,木开始自转衰后,土更强,水被全面控制,火也因此更加强势,继承了上面这个结果。但是此法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你需要承受强烈的瞑眩反应,因为火与土的大旺相必定带来强烈的冲击,而木的转盛🆙与土的相争也会带来强烈的冲击。所以此法必定不可独用,且一定是需要顺生的配合化解压力。

比如木真正开始转盛后与土的相争,你需要配合木来把土化掉,让这场斗争木可以全面的控制局势。剩下其它的五行元素也是如此,不配合也可能逆转格局,但面临着痛苦,面临着未知。

中医其实是个很复杂的医学,复杂的不是理论,而是人体(五行)的相关性。有时候中医只考虑一个点,很难掌控整个五行的运转,无法预知结果,无法控制局势。内经与外经其实是理论互补的书,外经的想法更为宏观一点,这代表它的思维更难参透,所以没有宏观的思维来理解,它其实并不实用。但如果真的参透任何一个观点,其实真的受用无穷。

举个例子,我们中国文化其实并没有对错,只是每个思想站的高度不一样,这个高度越高就意味着它产生的思想就越简单,但也同时更加难以应用。就像佛法眼中不分男女,以人为单位。中医眼中细分阴阳,阴阳可盖男女,阴阳可盖人体,阴阳可盖脏腑,你在什么角度看阴阳,也就在这个角度产生理论并应用。

没事,也不知道写错字没,反正我写给自己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