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933年10月,上海华商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公交车辆行驶在江湾新市区上海市政府门口。1928年11月,华商公共汽车公司开辟的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为1路甲线,从北火车站至江湾,全程10.20公里;其后又开辟1路乙线,起讫站点与甲线相同,只是线路走向不尽相同,全程6.60公里。 22:1937年,日机轰炸麦根路车站时,炸弹击中16路无轨电车。1920年1月英电第二条无轨电车线路16路开辟,线路从泥城桥(今西藏中路北京东路口)至天后宫桥(河南路桥),线长1公里。1926年,英电16路无轨电车改向,由曹家渡至民国路(人民路)。英电的无轨电车走向,大多数随客流变化而不断改向。如16路在1920年至1926年间,变更过4次线路。1950年代16路线路:人民路江西南路-延安东路-汉口路-江西中路北京东路-福建中路-西藏中路-黄河路-成都路-石门二路北京西路-武定路石门二路-泰兴路康定路-康定路江宁路-淮安路-江宁路安远路-长寿路江宁路-西康路-英华里-胶州路-叶家宅-长寿路安远路-和丰里-曹家渡)。 23:1920年代初,上海到闵行的交通,仅靠班轮、小船维持。1920年8月上海人士李显谟、黄申锡等人集资修筑沪闵南柘汽车路,次年8月成立筹备处,11月召开创立会,成立沪闵南柘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沪闵南柘公司),经营上海国货路至闵行地区的长途客运。1922年2月,沪闵路段通车营业,全长29.13公里,配车13辆,每日对开11个班次。沪闵南柘长途汽车公司是上海最早的郊区公交线路之一,经营上海到闵行、奉贤、金山及浙江等多条汽车客运线路(图23-1为公司上海汽车站)。 24:1929年,上海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与沪闵南柘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订约租办沪闵南柘线长途客运业务,租赁期10年,公司定名租办沪闵南柘长途汽车线交通公司,资本20万银元,公司及上海站均设在南市国货路379号。1938年两家签约联营,勉强维持经营。1949年沪闵线与另一沪闵长途汽车公司发生行车路权纠纷,经蓬莱公安分局调解决定:在法院尚未裁决之前,只由沪闵南柘公司独家经营。1954年3月,公司因经营亏损而停业。 25:1922年,沪太公司从上海闸北(共和新路)至江苏太仓浏河镇开辟沪太线(图25-2为沪太线上海车站),首先通车上海至大场,继而延至罗店,最后通至浏河镇,实现全线通车。线长37.25公里,配车4辆。该线成为上海市郊开辟最早、组织机构较为齐全、管理较完备的长途汽车线。 26:1924年夏,上海发生齐(燮元)卢(永祥)军阀战争,沪太线中断。翌年春复业。1929年增辟嘉定至罗店的嘉罗线,1933年辟吴淞至杨行的吴杨线,1936年辟月浦至罗店的月罗线。这些线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而停业。 27: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沪太长途汽车公司因支前抗日有功,受到十九路军嘉奖,除颁发奖状外,还捐赠卡车10辆作补偿,再次复业。1947年增辟浏河至浮桥的浏浮线和浏河至沙溪的浏沙线两条。该公司后因多种因素以致严重亏损;1952年7月歇业,其线路由江苏省苏南汽车运输公司上海分公司接办。 28:1928年8月,上海华商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因无力兼顾沪南地区公共交通业务,向上海市公用局提出自愿放弃沪南地区专营权。同年9月,上海市公用局与沪南公共汽车公司(简称沪南公司)正式签订合同,同意该公司在沪南地区行驶公共汽车专营权。公司总经理倪丕焕。资金10万元,公司设在老西门。10月,沪南公司通车营业,所辟的第一条1路线路,以老西门为起终点站的半城圆路,线长7.54公里。次年6月以后又陆续开辟由老西门至龙华的2路、以老西门为起终点的3路环城圆路,线长5.26公里,以及徐家汇至虹桥飞机厂的4路等线路。于1932年8月停业。1953年7月1日,1路公共汽车被21路无轨电车代替(图28-2,21路无轨电车正驶过中华路,那时老西门陈英士纪念塔尚在);1955年现21路开线,环城内外圈分别由14路和24路代替;1962年9月1日,环城电车恢复,11路开通。 29:1927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闸北地区内尚无公共交通,同年12月雷兆鹏委托律师请求市公用局批准兴办公共汽车事业,达成协议,1928年2月集股10万银元,取得全国注册局执照,3月公司成立上海华商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汽公司),设于闸北交通路,董事会主席、总经理由雷兆鹏担任。1928年11月通车营业,并逐年发展,至1935年已陆续开辟线路6条,拥有汽车45辆。1937年抗战爆发后,华汽公司被迫停业。 30:1936年,南汇夏履之等人筹建浦东长途汽车公司。1946年7月,浦东长途汽车公司归并于浦东地方公司,设于周浦镇。浦东长途汽车公司以往与南汇县、上海市政府签订的专营合约,由浦东地方公司继承。同年8月,周浦至南汇30公里、南汇至奉城24公里通车营业。 (待续) |
|
来自: 清风明月tbm5q1 > 《中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