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全文及译文(261

 藍天追雲 2019-06-28

原作:洪应明[明朝]

翻译:李洪泽[今人]

 

261动静合宜,出入无碍 

水流而境无声,得处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译文】:河水不停流,发现闹中静的真趣;山高白云不妨阻碍,悟出有的玄机。 

262、心有系恋便无仙乡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变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译文】:山林是名胜,一旦变成市朝;琴棋书画,一念痴迷就变成市侩。所以心不为外物感染,人欲横流的世界也仙境;内心有挂念,快乐仙境也会变成苦海。 

263躁极则昏,静极则明 

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译文】:当喧闹嘈杂时,那么平日所记忆的,都悄悄;环境安宁时,那么早晚遗忘的事物忽然浮现眼前。可见安静嘈杂稍有区分,糊涂明白立即不同。 

264卧云弄月,绝俗超尘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译文】:以芦花被,卧在雪地,睡在浮云上,但能保全得到被窝宁静气息;用竹叶作酒杯,吟风咏月,避开万丈红尘。 

265俗不风雅,淡泊胜厚 

衮冕行中,著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风;渔樵路上,著一衮衣的朝士,转添许多俗气。故知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译文】:冠盖云集的高官中,出现手持藜杖身穿粗布的山人,就增加无限清高风采;在渔夫樵夫场合中,出现一个朝服华丽的达官,反而增加很多俗气。由此明白华贵不如淡泊,世俗不如高雅。 

266出世涉世,了心尽心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译文】:出世的方法就在人世生活中,不必隔绝交往来避世;明白智慧的功用,就在尽心力上,不必断绝欲望心情如死灰。 

267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眯我。 

【译文】:身心放在安闲中,荣华富贵与成败得失无法左右我;身心放在安宁中,是非利害怎能欺蒙我。 

268云中世界,静里乾坤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译文】:在竹篱,忽然听到鸡鸣狗叫,好像到了神仙世界;在书房里,听到蝉鸣鸦啼,才知道宁静中天地。 

269不希荣达,不畏权势 

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 

【译文】:我不希望荣华,怎么担忧那名利诱饵?我不争高下,怎么恐惧士危机

270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调心。 

【译文】:漫步在山林泉石之间,俗念逐渐消失;从容自得在诗词书画之内,俗气暗中消失。所以君子虽然不玩物丧志,也常常借助自然调心。  

271繁华之春,不若秋 

春日气象繁华,令人心神骀荡;不若秋日云白风清,兰芳桂馥,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也。 

【译文】:春天景象繁华,让人心情舒缓;不如秋天云白风清,兰桂飘香,水天一色,上下明朗,让神清气爽。 

272得诗真趣,悟禅玄机 

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译文】:一个不识的人诗意,得到诗人真正情趣;一偈也不参悟的人领悟了禅宗的玄机。 

273、象由心生,随心灭 

机动的,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机;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译文】:用心机杯中弓影误蛇蝎,把侧卧的石头当作伏虎,这里内心全是杀气;心平气和时,把老虎当作温顺海鸥,把蛙声当作悦耳的音乐,接触的地方体现了真性情。

274来去自如,融通自在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译文】:身体像没有缆绳的孤舟,全让它在水中行在坎前停;内心像已经成灰的树木,怎么怕刀子割和香料涂。 

275忧喜取舍,形气用事 

人情听莺啼则喜,闻蛙鸣则厌,见花则思培之,遇草则欲去之,但以形气用事;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其天机,非自畅其生意也。 

【译文】:按常情,听到黄莺叫就高兴,听青蛙声就讨厌;看到花卉就想栽培,看到野草就想铲除,根据外形和喜爱判断。假如按照天性看它们哪种鸣叫不是抒发天性,哪种生长不是舒展生机

276梦幻空华,真如之月 

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 

【译文】:头发掉了牙齿落让身体自然衰老;小鸟歌唱鲜花盛开,认识本性的诚实顺从。

277欲心邪念,虚心正念 

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如其喧。 

【译文】:欲望在心的人,波涛起于寒潭山林没有发现平寂;内心无欲的人,清凉产生在盛夏,市朝不像喧嚣。 

278富者多忧,贵者多险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译文】:财富多的人失得多所以知道富有不如贫穷无虑;跨大步的人倒得快所以知道富贵不如贫贱的平安。 

279读易松间,谈经竹下 

读易晓窗,丹砂研松间之露;谈经午案,宝宣竹下之风。 

【译文】:清晨窗前《易经》,用松树滴下来的露水研朱砂圈点精义;中午在书桌上谈论《佛经》,竹林间的清风把玉磐之声传播。 

280人为乏生趣,天机在自然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落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会心。 

【译文】:花卉植在盆里就显得缺乏自然生机,飞鸟落入笼中就会减少天然情趣;不如山间花鸟缤纷漂亮自由翱翔悠然赏心悦目。

281烦恼由我,嗜好自心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浸?”真破的之言也。 

【译文】:世人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才会产生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古人说:“不再知道有我,怎么知道物的可贵?”又说:“知道身体不是我的,烦恼怎么能侵害我呢?”真是击中要害的名言。 

282以失意思,制得意念 

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 

【译文】:从老年再回头看少年,可以消除争强斗胜的心理;从没落回头看荣华,可以断绝奢侈豪华的念头。 

283世态变化,万事达观 

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如是观,便可解却胸中矣。 

【译文】:情态,瞬息万变,不应考虑得太认真。宋儒邵雍说:“以前所说的我如今却变成了他;不知今天的我又成后来的谁?”能常抱这种看法,就可解除心中的烦恼。 

284闹日取静,冷处热心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译文】:在烦嚣中保持冷静观察,就可以减少许多苦恼的想法在炎凉处保持一份热情,就获得很多生活乐趣。 

285安乐寻常,事无绝对

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的窝巢。 

【译文】:有一个快乐的境界,就会有一个不快乐的事物相对应;有一个美好的光景,就会有一个不美好的光景抵消。只要是平常生活,平常景色,才是快乐的境界。 

286、乾坤自在,物我两忘 

帘栊高,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之两忘。 

【译文】:窗帘高挂,看到青山绿水烟雾迷濛,明白大自然自在;竹树摇曳,任凭燕雀斑鸠送春,知道物我两。 

287生死成败,一任自然 

知成之必败,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译文】:知道成功必败,那么在追求成功时就不必太执着知道命的必死,那么行养生之道时就不必太过辛苦。

288流水落花,身心常静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译文】:古代高僧说:“竹影掠过台阶尘土不飞动;月影穿池水水面没有痕迹。”儒家说:“任凭水流急湍,心境常宁静,花瓣纷纷飘落,心意自然悠闲。”人抱这种态度,对待事物,心多么自在 

289乾坤妙趣,天地文章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译文】:松涛;石上泉水声静静倾听,知道大自然美妙乐章;草边景色,水中倒影,静心看,发现是大自然最好的图画。 

290猛兽易服,人心难制 

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谷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译文】:眼看西杂草丛生,还炫耀武力;尸体已经属于北邙山狐鼠食物,还在爱惜财富俗谚说:“野兽易制伏,人心难降服;沟壑容易填平,人心难满足。”真的! 

291心地平静,青山绿水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译文】:心湖没有风涛,到处都是青山绿水;本性中有爱心,随处看见鱼跃鸢飞

292自适其性,若平民 

峨冠大带之士,一旦睹轻蓑小笠飘飘然逸也,未必不动其咨嗟;长筵广席之豪,一旦遇疏帘净几悠悠静也,未必不增其恋。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 

【译文】:戴高帽系宽带的人一旦看到身穿蓑衣斗笠飘然安逸的人难免不发出感叹;奢侈饮宴的富豪,一旦碰到窗明几净、恬淡自适的人家,难免产生留恋情怀。世人为什么要受诱惑驱使,却不思自己顺从天性呢?

293处世忘世,超物乐天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景可以乐天机。 

【译文】:中游却忘了在水中,鸟借风力飞却不知道有风,知道这道理用来置身物外可以享受天然快乐。 

294人生无常,盛衰何恃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译文】:狐狸睡的残壁,野兔跑的荒台,都是当年歌舞的地霜露冻菊花的地方,烟雾笼枯草的地方,都是以前英雄争霸的战场。怎么能保持?强弱怎么能常在?想到这些心灰意懒。 

295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屈辱不惊,安静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官职的迁谪不在意,冷眼看天上云卷云开。 

296苦海茫茫,回头是岸 

晴空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果,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鸮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鸮者,几何人哉? 

【译文】:晴空皓月,哪里不可自由翔呢?可是飞蛾偏偏扑向灯火;清泉绿果,什么不可以饮食果腹?可是鸱鸮却偏偏喜欢腐烂的死鼠。唉!人间不作飞蛾鸱鸮傻事的人几多少? 

297求心内佛,却心外法 

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译文】:刚踏上竹筏,就想舍弃竹筏,才是不为外物而悟人;假如骑着驴还在找驴,最终成为不觉悟的和尚。 

298眼视事,如汤消雪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译文】:权贵威武,英雄勇猛,冷眼看他们,如同蚂蚁被膻腥引诱,也像苍蝇争食血腥是非蜂飞一样纷乱,得失如刺猬毛刺一样密集,用冷静头脑对待,如熔炉熔化金属,又如热融化积雪。 

299彻见真性,自达圣境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译文】:困扰物欲,觉得自己生命悲哀;从容于纯真本性,发觉自己生命的可爱。明白受物欲困扰的悲哀,那么世俗情怀可以消除;明白留恋本性的欢乐,圣贤的境界自然到达。 

300心月开朗,水月无碍 

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 

【译文】:心中没有丝毫物欲,就像炉火化被太阳消融;眼一片开旷景象,宛如皓月在青天,月影在水中。 

301野趣丰处,诗兴自涌 

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 

【译文】:诗的灵感在灞陵桥上出现刚吟成,山林感染了诗意;野趣在镜湖边产生,独自漫步时,山川自然互陶醉。 

302见微知著,守正待时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译文】:隐伏很久的鸟飞得高开得很早的花凋谢得快;知道这个,可以免除失意的忧虑,可以消急躁的念头。 

303森罗万象,梦幻泡影 

树木至归根,而后知华萼枝叶之徒荣;人事至盖棺,而后知子女玉帛之无益。 

【译文】:树木落叶归根,而后明白花团锦簇枝繁叶茂是一时的荣华;人到老死,才知道子女钱财毫无用处。 

304、若无若虚,不矜不伐

鹤立鸡群,可谓超然无侣矣。然进而观于大海之鹏,则渺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于九霄之凤,则巍乎莫及。所以至人常若无若虚,而盛得多不矜不伐也。

【译文】:鹤立鸡群,可算卓越没有同伴了。然而进而看大海上的鹏鸟,却显得渺小;再进而比较九霄上的凤,则高远比不上。所以贤明的人常虚怀若谷,而高尚品德的人不自我夸耀。 

305欲望尊卑,贪争无二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显渊业,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飧,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译文】:重视道义的人能把大国让人贪得无厌的人连一分钱也要争,品德显现天渊之别喜欢名誉和贪图利益没什么不同。皇帝统治国家,乞丐乞讨食物,地位天渊之别,但焦思又有什么不同? 

306毁誉褒贬,一任世情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 

【译文】:饱经风霜,任凭世态反复,都懒睁开眼睛;看透人情世故,随便当牛马吆喝,只是点头而已。 

307凡事随缘 ,渐渐入无

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译文】:现在的人一心想没有杂念,可是始终做不到。只要旧念不停留不迎取新想法只将现在的好,自然慢慢消除杂念。 

308自然得真,造作减趣 

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矣。白氏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有味哉!其言之也。 

【译文】:就是最佳境界,东西出天然才能看出趣味,假如加上一修饰,趣味就减白居易说“意念听任无为才舒畅,风要自然才凉爽。”有味道,这话!

309彻见自性,不必谈禅 

性天澄澈,即饥食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魂。 

【译文】:本性纯真,吃,全都是增进身心健康;心地沉迷,纵然谈禅演偈,总是玩弄精神和灵魂。

310心境恬淡,绝虑忘忧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译文】:人心一种真实的境界,不是音乐而是自然舒适,不焚香烹茶而自然清香。只想净境空灵,超脱身体,才能得以逍遥其中。 

311真不离幻,雅不离俗 

金自矿出,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译文】:黄金从矿山中挖出,美玉从石头中产生,不是虚幻境界不能得到真悟;道理从酒中悟出来,神仙在花丛中邂逅即使是高雅也摆脱不了世俗。 

312凡俗差别,无须取舍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译文】:天地间万物,人伦中复杂感情,世界上种种事体,用世俗眼光去观察,纷乱不同,用超俗的眼光去观察,各种都是一样,为什么要分别?为什么要取舍?

313布茅蔬淡,颐养天和 

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译文】:酣睡,在粗布被窝里,得到大自然的和之气;味美,在粗茶淡饭,领悟人生淡泊的真谛。 

314、了心悟性,俗即是僧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廛,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末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译文】:摆脱烦恼内心,内心清净屠宰场或饮食店是静土。不然即使手持一琴一鹤,摆放一花一草,嗜好虽然高洁而困扰终在。佛家说:“能摆脱尘世的困扰就等于到达真实境界,否则僧人还是俗人。”真理呀! 

315断绝思虑,一真自得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唯知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译文】:斗室中,一切忧愁全抛弃,还奢望什么雕梁画栋、飞檐入云呢?三杯后,纯真自然涌现,只知道月下弹琴和风吹笛。 

316机神触事,应物而发 

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宜触发。 

【译文】:万籁寂静时,忽然听到鸟叫,会唤起很多幽然雅趣;花凋谢枯黄之后,忽然看到一棵挺拔独秀,就引发无限生机。可见本性不枯萎,生机随时会激发。 

317操持身心,收放自如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唯善操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译文】:白居易说:“不如放纵身心默默听凭天意。” 晁朴之说:“不如收束身心,安然达到寂定。” 放纵的人成为狂妄自大,收束身心的人流于枯寂。只有善于操纵身心的人,掌握关键点,收放自如。 

318自然人心,融和一体 

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冲融;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译文】:雪花飘落夜,心情便清朗明澈;遇到春风和煦,心情也自然冲淡;大自然和人心浑然一体。 

319不弄技巧,以拙为进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鸣,何等淳庞。至于寒潭之月,古木之鸦,工巧中便觉有衰飒气象矣。 

【译文】:用最笨的方法才有进步,修道要用实用方法才能提高。一个”字含有无穷奥妙。恰如桃花源中犬吠鸡鸣,多么淳朴。至于潭中月影,枯树上的乌鸦,诗情画意显示出萧瑟的景象。 

320以我转物,逍遥自在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僧,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 

【译文】:能以我支配事物的人,成功固然不觉高兴,失败也不忧愁,大地都可优游自在;以物役自己的人,逆境固然产生怨恨,顺境时产生眷恋,鸡毛蒜皮便会生困扰。 

321形影皆去,心境皆空 

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 

【译文】:真理静止事物也静止,排除事物而执拗于道理的人像排除影子而留下形体;空寂环境也空寂,排除环境的干扰保内心宁静的人,像聚集膻味想排除蚁蝇

322任其自然,万事安乐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 

【译文】:隐居的人,清雅的事,总是顺其本性。因此喝酒在不劝时最高兴,下棋不争胜败时最高雅,吹笛不讲求旋律时最舒适,弹琴在没有最高妙,约会在不期而遇时最真挚客人来访没有接送最自然。如果一有约束拘泥,就落入尘世苦海了 

323贪眼前利,忽潜在危

失血于杯中,堪笑猩猩之嗜酒;为巢于幕上,可怜燕燕之偷安。

【译文】:血流在杯中,可笑猩猩的好酒;做巢在幕帘上,可怜燕子的窃取平安。

324卓智之人,洞烛机先 

遇病而后思强之为宝,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非蚤智也;幸福而先知其为祸之本,贪生而先知其为死之困,其卓见乎。 

【译文】:生过病之后体会出健康可贵,遭遇变乱才会思念太平幸福,不是早聪明;幸福时先知道它是灾祸的根源,爱惜生命却能明白死之理,这是真知卓见。 

325雌雄妍丑,俄而何在 

优人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奕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著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译文】:艺人搽涂红,表现美丑笔尖,转眼歌舞完毕,美丑哪里存在?下棋的竞争激烈,胜负决定在棋子上,转眼棋局完了,胜败又到哪里去了? 

326、自然真趣,闲静可得 

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枯荣,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 

【译文】:清风下花朵的潇洒,雪夜中月光的空灵,只有宁静的人才能享受。树木的枯荣,竹石的消失与生长,只有闲的人才能把握它。 

327天全欲淡,虽凡亦仙 

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食则不知;语以袍短褐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译文】:农夫谈到白斩鸡和老米酒时兴高采烈,山珍海味问他就不知道了;谈起穿粗布短袄油然高兴用穿黄袍紫蟒问他就不知道了。保全淳朴,所以欲望淡泊,这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 

328本真即佛,何待观心 

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于齐,庄生曰“齐物”者,自剖其同。 

【译文】:心中没有杂念,何必要内观?佛教说“反观内省”,增加了自己的障碍;万物本来一体,何必期望平等?庄子说“消除物我界限”,自然分割事物的相同。 

329勿待兴尽,适可而止 

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译文】:歌舞达到高潮时,就自行拂袖长久离开,羡慕旷达的人能在此时撒手悬崖;夜阑人静时,仍然忙着应酬,可笑俗人坠入苦海。 

330修行绝尘, 悟道涉俗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译文】:意志坚定,就应远离诱惑,让不见物欲而不迷乱,用来纯净自己的本性;意志坚定,又应当接触各种环境,使看到诱惑也不迷乱,用来培养自己圆熟的灵性。 

331人我一视,动静两忘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译文】:喜欢清静讨厌喧嚣的人,往往离群索居求取安宁不知想在无从处,便是为了自我,一心求静是烦躁的根源,怎么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332山居清丽,人都俗气 

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见孤云野鹤而起超绝之想,遇石涧流泉而动澡雪之思;抚老桧寒梅而劲节挺立,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若一走入尘寰,无论物不相关,即此身亦属赘旒矣! 

【译文】:隐居山间胸怀自然开朗洒脱,接触的事物都引起高雅的思绪:看见孤云野鹤就引起超尘脱俗的观念;遇到山谷流泉就引起洗杂念的思想;抚摸老桧腊梅就想威武不屈;沙鸥和麋鹿当朋友勾心斗角的邪念全消。假如再走回红尘,就觉得自己就像旗帜的飘带那样毫无用处。 

333人我合一,留鸟伴 

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 

【译文】:兴致随时来草丛中光脚散步,飞鸟也忘危险来和我作伴;景色和思想融,花下披着衣裳静坐,白云无言随意留恋。 

334祸福苦乐,一念之差 

人生福境祸凶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译文】:人生的幸福与苦恼全是自己观念造成,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名利欲望强烈就是火坑,贪婪溺爱就是苦海;一丝纯洁观念火坑变成水池,一点警觉船就脱离苦海登岸。”观念略有不同,境界顿时改变,人能不慎重

335功夫若深,铁杆成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译文】:绳索可锯断木头,水滴可贯石,作学问的人需要努力探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修道的人要听任自然。 

336机息心清,月到风来 

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心远处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丘山。 

【译文】:阴谋停止便有明月清风来不必把人世当苦海;当思想超脱自然听到车马喧嚣,必眷恋山野。 

337落叶蕴芽,生机杀 

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于根底;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气于飞灰。肃杀之中,生生之意常为之主。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 

【译文】:花草树木刚刚凋谢,便露新芽节气变为寒冬,时节终回温暖。枯萎之中,蓬勃生机是主流这可看出大自然的孕育。 

338雨后色鲜,静夜声清 

雨余观山色,景象便觉新妍;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越。 

【译文】:雨后观赏山川景色,景色更加清新;静听钟声,音质更加清脆悠扬。 

339雪夜读书,登心旷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阜之巅,使人兴迈。 

【译文】:登高让人心旷神怡,面对流水让人悠远。在雨雪之夜读书,让人神清气爽丘陵之巅长啸,使人兴奋豪迈。 

340万钟一发,存乎一心 

心旷则万钟如瓦罐,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译文】:心胸阔达万钟奉禄像瓦罐;心胸狭隘一缕头发像像车轮。 

341以我转物,物勿役我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嗜欲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欲嗜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译文】:没有风月花柳不成大自然,没有感情欲望嗜好不成真人。只让我操纵万物,不物奴役那么嗜好欲望没有不是天赐,俗情欲就是理想境界。 

342,毋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 

【译文】:别人缺点,要婉转地为他补救,假如让它暴露并宣扬,这是用短处攻击短处。有顽劣固执,要善于做教化使其诲悟,假如生气厌恶他,这是用玩劣补救玩劣。 

343不可徒劳,不能太闲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译文】:太闲那么杂念就暗中出现;太忙真性情就不见了。所以君子不可不担心身心疲劳,也不可不沉迷于风花雪月的享乐。 

344、处处真境物物真机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具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译文】:人心大从浮动处失去纯真本性假如一种杂念都不生,只静坐凝思,看到云起,身体就会随白云飘逝见到雨点心灵会有被清澈洗涤,听到鸟叫,欣然有体会,看到花落,萧瑟中有收获什么地方没有境界什么东西没有真玄机。 

345顺逆一视,欣戚两忘 

子生而母危,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译文】:孩子出身母亲危险,金钱积盗匪觊觎,什么喜不是忧;贫穷可以知道节俭,生知道保养身体,什么忧不是喜。所以心胸开阔的人当把顺境和逆境一样看待就悲喜两忘。 

346风迹月影,过而不留 

耳根似飙谷投音,过而不留,则是非具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 

【译文】:像山谷吹过大风,呼啸后什么也不留,那么是非都不起作用;心如水中的月色,空灵而不显露,那么物我的境界。 

347世间皆乐,苦自心生 

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笑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译文】:世人被虚荣和利禄困扰,开口就说人间是一个苦海不知道云白山青,河水流动岩高耸,花回音,夫歌唱。人间不是尘嚣万丈,苦海也不是无边那些喧嚣痛出自其心。 

348月盈则亏,履满者戒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 

【译文】:赏花含苞,可微里面有极高妙意趣。若到了盛开烂醉,便成了糟糕处在颠峰,应该想想它。 

349体任自然,不染世法 

山肴不受世间灌溉,野禽不受世间豢养,其味皆香而且冽,吾人能不为世法所点染,其臭味不迥然别乎! 

【译文】:野菜不受人们灌溉,野禽不受人们饲养,他们的味道甘美可口,我们不受世俗污染,其气味不迥然有别吗?

350观物有得,勿徒留连 

栽花种竹,玩鹤观鱼,亦要有段自得处,若徒留连光景,玩弄物华,亦吾儒之口耳,释代之顽空而已,有何佳趣? 

【译文】:栽花种竹,玩鹤观鱼,也要有自得其乐的地方,假如只留连光景,玩弄物华,那也不过儒家说小人之学耳入口出”的表面文章,和佛家说的“只知诵经,不明佛理”。有什么好情趣?

351陷于不义,生不若死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饶,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若一失身市井驵侩,不若转死沟壑神骨犹清。 

【译文】:隐居山林的人,生活清贫情趣自然丰富种田的人,学问浅陋,但是具有朴实天性。假如一旦置身市变成井交易,倒不如死在郊野外还能保持清白的名声。 

352非分收获,陷溺根源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著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译文】:不应的幸福,无缘无故的收获,不是上天诱饵,是人间的陷阱。这里用眼不高远,少有不陷入那圈套中的。 

353把握本质,卷舒自在 

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于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 

【译文】:人生本木偶戏,只要控制在手拉线不乱,伸缩自在动停在我,丝毫不受他人操纵,出这个场面。 

354、猛气化冰,无事为福 

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云:“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千年死。”虽有雄心猛气,不觉化为冰霰矣。 

【译文】:有利就有一弊,所以天下人把无事当作福,曹松诗说:“我奉劝不要谈封侯的事,因为名将的战功是万人的枯骨堆成。”古人又说:“天下人常让万事太平,兵器不可惜千年关在仓库中。”即使有雄心壮志,不知不觉中化成冰雪的冷寂。 

355茫茫世间,矛盾之窟 

淫奔之妇娇而为尼,热中之人激而入道,清净之门,常为淫邪之渊薮也如此。 

【译文】:淫荡而私奔的妇女尼姑,沉迷功名的人一时的激进进门,寺庙本是清净的地方,常常成了淫荡邪恶聚集。 

356身居局中,心在局外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身虽在事上,心要超事外也。 

【译文】:波浪涛天,坐在船中的人并不知道害怕,船外的人心惊胆寒;放肆,同席的人并不知道警惕,席外的人吓得咋舌。所以君子即使在事件中,也要有超然物外的心智。 

357减繁增静,安乐之基 

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了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愆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译文】:人生减少一些麻烦就超脱一分,如交际应酬减少就免除很多困扰,言语减少就能避免很多错误和懊悔,思考忧虑减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聪明睿智减少就可保持纯真本性。 如寻求天天减少,而寻求天天增加,等于束缚自己手脚。 

358满腔和气,随地春风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译文】:大自然的寒冬和炎夏都容易躲避,人世间的炎凉难以消除;人世间的炎凉即使消除,我们内心的怨恨不易排除。排除心的恩仇怨恨,那么中全是和气,自然到处都充满春风。 

359口耳嗜欲,但求真趣 

茶不求精而壶也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也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译文】:喝茶不必要名茶只要壶底不干,喝酒不必甘冽只要酒壶不空;琴无弦却能常弹,横笛没有曲自我满足。纵然难以超越伏羲,也可嵇康和阮籍媲美。 

360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不得矣。 

【译文】:佛家主张顺其自然,儒家主张按照本分。随缘”“素位四个字是为渡海的囊。人生路茫,一心想求全,那么万念纷扰,随遇而安,那么没有人不自得其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