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完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历史探奇 2019-06-28
读完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06/9/28)


作者:檀作文 提交日期:2007-2-2 21:54:00
  这是我近来读过的最为佩服的一本书。徐旭生太过敏锐,材料的运用和切入问题的方法,都无可挑剔。其对古史材料的可信等级区分,很有启发作用。至于具体论述,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的划分,以及洪水考,最为经典。徐旭生将祝融化为东夷集团,蒙文通等人则将祝融化为苗蛮集团,从具体论证来说,显然徐旭生的论证更有说服力。徐旭生认为太颢、少颢为东夷首领,伏羲为苗蛮首领,黄帝、炎帝、尧、舜、禹为华夏首领。三大集团在不同时期争斗与融合,各文化区域的学者在春秋战国时代整理文化谱系,三大集团的首领命运各不相同。此亦有启发意义。徐旭生做考古出身,对于古国、邦国、帝国的发展三阶段认识深刻,主张尧、舜、禹出自华夏系不同氏族,皆以特殊贡献而成为一时共主。此解释,庶几为“禅让”真相。徐旭生尤重治水一事,认为此为阳城成为天下政治中心之关键。
   《洪水解》一文尤为创见。浅薄之人,皆作世界范围内无意义之比附,云世界范围内曾有一个“洪水期”,并将其时代无限前推。徐旭生单刀直入,直接扣住禹的时代约在公元前21世纪,抛开俗见,而以初期的农业生活为根据,考虑到那时代的人们尚未发明打井技术,多缘水而居,故对“洪水”记忆深刻。徐旭生还对禹所治“洪水”的发生地域做了严格考订。并根据“伯益作井”的传说,考订正是在治水过程中发明“打井”技术,从此人们可以不必缘水而居,“洪水”时代遂成为过去。(我所阅读过的材料,仰韶早期似无“打井”遗迹,河姆渡则早在6千年前已有“打井”技术,何以此项技术限于江河之隔,不得传播北方呢?)
   徐旭生对颛顼的认识也有启发意义,认为“绝地天通”是伟大的宗教改革。颛顼是为大宗教主,所以虽无大武功,地位却在黄帝之上。
   对于夏、商文化,徐旭生以为夏专事农业,文化程度稍低;商则宗教发达,文化程度高。(我的直觉,《商颂》文化程度高过《周颂》,恐非宋人所能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