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五行学说最早的代表人物是邹衍,他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阴阳家。当时,他所提出的是'五德终始说”,五德即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行。“始终”指的“五德”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转。邹衍把此学说应用在历史的王朝选上,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士、夏木、殷金、周火'。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邹衍认为,五行以相克的关系传递。到了西汉未年,刘歆继承和发展了五行学说,提出'五行相生'的说法, 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此循环。刘歆有力地补充了五德终始说的相克理论,使五行之说成为一个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