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典故】汤、散、丸药

 皆有心源 2019-06-28
【原文】

湯、散、丸各有所宜。  古方用湯最多,用丸、散者殊少。煮散古方無用者,唯近世人爲之。大體欲達五臟四肢者莫如湯,欲留膈胃中者莫如散,久而後散者莫如丸。又無毒者宜湯,小毒者宜散,大毒者须用丸。又欲速者用湯,稍缓者用散,甚缓者用丸。此其大概也。近世用湯者全少,應湯者皆用煮散。大率湯劑氣勢完壯,力與丸、散倍蓰。煮散者一啜不過三五錢極矣,比功较力,豈敵湯勢?然湯既力大,则不宜有失消息。用之全在良工,難可以定論拘也。

(選自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六《藥議》)

【释义】

汤、散、丸药各有适当的用处。古代用汤剂的最多,用丸、散药的人很少。古代药方里没有用煮散的,只有近来才有人这样做。一般说来,要使药效达到五脏四肢的,汤剂最好;要使药留在胃中的,散剂最好;要药效长、后劲大的,就不如用丸药了。另外,无毒的药适宜用汤剂,小毒的药适宜做成散剂,大毒的药必须做成丸。再一方面,想收效快的用汤剂,稍慢的用散剂,很慢的用丸剂。这就是汤、散、丸大概的使用方法。近代用汤药的人很少,应该用汤药的都用煮散了。一般说来,汤药的效力大而且充足,效力是丸、散的好几倍。煮散一次最多只能服三五钱,它们的效能和药力,怎能比得上汤药的劲头?既然汤药的药力大,那么剂量就一定要得当。 用药全在于高明的医术,很难拘泥于死板的定论。

【按语】

沈括辨析了中药汤、散、丸剂各自的特点、用途及具体用法,并强调“汤剂气势完壮”,用药时剂量一定要得当。简明准确,切实可行。后世多有遵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