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声音的耳朵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06-28

一部儿童音乐剧让我看得几次泪流满面,台上的小演员们也同样泪眼婆娑,剧情高潮处小演员们到观众席里与大家互动,我与来到我身边的小姑娘都眼含泪水,因为我们都为失聪的怪晓聃(主人公)感到深深的难过与心痛!

这是一部改编自同名电影的舞台剧,电影《寻找声音的耳朵》曾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被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十部优秀儿童影片之一。

我没看过这部电影,这次来到上海大剧院观看舞台音乐剧要非常感谢制作人张博宇和舞台监督高云枭。平时,我看到的他们俩就是两个孩子,在我眼前的他们吃喝玩乐,嘻嘻哈哈,当把他们与这场震撼人心的大型音乐剧联系到一起时,我始终有种不真实感。但是,当博宇作为制作人在演出结束表达谢意时,我知道,这是他们的舞台,他们的世界,内心瞬间升腾起了对孩子们满满的敬意、骄傲与自豪,为孩子们叫好,点赞!

这部音乐剧真的好棒!

巧妙的舞美设计。一个舞台,狭小的空间里,钢筋水泥的城市压抑与自然童趣的乡村元素既对比清晰又彼此融合,自由切换。

最打动我的还是音乐与配器,当瓶子“碎了”,耳朵“飞了”的那一刻,我相信观众们的心也跟着“碎了”,我们的耳朵也“飞了”!

小演员们更棒,极具歌唱、表演天赋,据说他们还曾在《狮子王》、《伊丽莎白》、《音乐之声》、《极致百老汇》等知名音乐剧中都有过精彩演出。其中,主演的小演员驻场演出就超过300场!今天晚上,忙碌过后的舞监回到家中还念念不忘这些小演员们,给我讲孩子们的故事,真棒!

因为研究家庭教育,所以我在看这部音乐剧的时候更关注家庭、社会是如何一步步让孩子的耳朵飞了?焦虑的妈妈、顺从的爸爸、高冷的班主任、被强拆的乡村,《寻找声音的耳朵》很好地表达了这个时代的教育困境以及孩子身上的纯真自然与社会碰撞过程的互相冲突、撕扯与挣扎。就像歌词里唱到:

乖乖

我很乖很乖很乖

我一点儿也不怪

我听话听话听话

听所有大人的话

你很乖很乖很乖

你一点儿也不怪

你听话听话听话

听所有大人的话

起床了!听话!上学了!听话!

考试了!听话!下课了!听话!

放学了!听话!吃饭了!听话!

看书了!听话!睡觉了!听话!

你很乖很乖很乖

你一点儿也不怪

你听话听话听话

听所有大人的话

听话!听话!听话!听话!

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

怪怪

我们是一群怪怪

和乖乖说拜拜

乖乖是父母的宠物

怪怪是天生的无赖

无赖有什么不好

自己演自己的舞台

乖乖是父母的木偶

任由大人摇摆

今天我就想撒点野

活得自由自在

今天我就想懂点粗

明天又要重新再来

我不要

我不要什么都说为了我好的妈妈

我不要安慰我顺从我的爸爸

爸爸妈妈,怎么啦

我还是你们的儿子 家还是那个家

你们变得让我害怕

爸爸妈妈 怎么啦怎么啦

我一天天长大

你们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

我不要听

我不要听

可怕的声音

不停不息

关上耳朵

离开

一段段富含诗意哲理的对白,节奏紧凑的戏剧冲突与转折,流畅诗一般的唯美音乐……,一个孩子听不到了声音,是他的耳朵出现了问题吗?没有,他的耳朵还是挂在两边,只是他的心躲在了里面。当赶不走,甩不掉又离不开的“沉重的爱”让孩子窒息时,他能做的只有选择离开,只有关上耳朵。一部音乐剧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你说的话孩子不听?为什么你的孩子总是拖拉、磨蹭?

一个孩子注定没有忧伤,

一个孩子注定走在路上

一个孩子纵然没有周围的世界

一个孩子依然拥有天真的力量

不自欺 做自己

别人是别人

自己是自己

自己就是世界

世界就是自己

动听的音乐,优美的旋律,诗一样的语言,一部舞台剧把我们带进了家庭教育的课堂里。如果我们的家长都认识到“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该多好,如果我们都能专注地去做好自己,那么,“别人家的孩子”也就没有了这么大的杀伤力,虎妈们的焦虑症状就会减轻,家庭和谐了,才能还孩子一个天真的童年。

建议家长们都去看看这部儿童音乐剧《寻找声音的耳朵》。感谢博宇和云枭,在2017年首轮演出一票难求的情况,给我这样一个从艺术角度来思索家庭教育的机会,期待2018年的第二轮、第三轮演出,让家长听到更多的声音,让孩子的童年更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