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抢占心智共识,比抢占市场更重要 心智共识,就是一座座藏在消费者大脑中的金矿、钻石矿。 谁先看到这座金矿,谁懂得挖掘和占据这座金矿,谁就赢得更广阔、长远的市场。 地方名小吃无需推广、无需教育,对于本地人而言,这是祖祖辈辈从小吃到大的美食;对于外地人来说,到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尝到地方最正宗、最具代表的地方名小吃,就等于没有来过这座城市。 一座城市被别人惦记,无非就是知名景点加知名小吃、知名美食。 以笔者家乡南京为例,到南京,你没有去玄武湖、中山陵、夫子庙,这三大旅游景区留个自拍照,没有尝过鸭血粉丝、盐水鸭、鸭油烧饼,怎么能算来过南京呢? 2 打造地方名小吃,就是打造地方名片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名小吃,例如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天津狗不理包子、四川担担面。 这些地方名小吃,不仅仅是地方小吃的代表作,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地方名小吃是属于整个城市的心智共识,生活方式,共同财富,更可以是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吃货)心智中的的共识。 以成都这个吃货天堂为例,老字号的赖汤圆、龙抄手都是春熙路上最受欢迎的名小吃,外地的食客都慕名而来。七层楼的龙抄手,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南京大牌档,集合了南京所有的名小吃于一店,成为外地人到南京必吃的餐厅,也成为南京美食的名片。 那么对于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什么名小吃能代表这座城市呢?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于东升先生的脑海里。 作为南京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在南京感受到这座旅游城市、美食城市的清晰的城市名片,对城市名片的魅力深有感触。 同时作为多年研究定位理论的高手,15年前就开始做出顶层设计:我要为大连开创一个名小吃,要为家乡创造一张城市名片。 3 开创新品类,主导新品类 开创品类品牌有两条路径:1.要么占据一个;2.要么开创一个。 占据一个就是,原本就有这个品类,例如鸭血粉丝,但是在南京有一位创始人慧眼识珠,注册了“回味”商标。取自回味无穷之寓意,用现代化连锁企业的模式经营,成为了南京鸭血粉丝的代名词。 “回味”等于鸭血粉丝,鸭血粉丝等于“回味”。回味享受了南京第一名小吃的品类资产,无需为南京人民交一分钱资产税,这是打造名小吃品牌最美妙的捷径。(加助理微信:13121862750,可以免费获取门头战略精华版电子书) 开创一个就是原本地方上没有这个品类,但是当地人心智中有一种爱吃的食物,如何嫁接这种食物,开创出既陌生又熟悉的新品类。 对于爱创新,敢为人先的于东升先生,他选择了第二条路。 走老路是到不了新地方,必须创新才能创造新品类,而创新本质是两种以上旧事物的重新组合。 笔者曾经去过两次大连,印象最深刻就是大连海鲜。大连人以大连海鲜的品质出众而骄傲,外地人也以到大连海鲜一饱口福而向往。 我们在大连海产品市场买了最新鲜的海鲜,立刻在附近的小酒馆加工,大快朵颐,大呼过瘾。 于东升在15年前就意识到了这是一座金矿,如何更方便,更简单,更便宜、更高频地让大连人,乃至到大连的游客尝到大连海鲜,于是创造“海鲜米线”的思路就诞生了。 他将云南过桥米线的吃法加上日本料理的场景和器皿、与大连特产海鲜、生蚝(海蛎子)重新组合,开创性地创造了“灵芝妹子海鲜米线”,其中的代表作就是“生蚝米线”。 云南过桥米线原本就是大家熟悉的一种地方名小吃,吃法独特,新鲜的食材、熬制的鲜汤,两者在消费者面前呈现,并由消费者自己简单地动手加工,就成了类似小火锅这样的一道美食,广受欢迎。 而日式料理和器皿的精致、体验的场景感和仪式感与过桥米线的场景感和仪式感,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化,海鲜也是日料的常用食材,因此把这三种完全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杂交就诞生了“海鲜米线”。 杂交出良品、跨界有奇葩。 这样的创新有根可寻,但又打破常规,消费者对此既有好奇心,又有熟悉感。 在灵芝妹子生蚝米线诞生的那一刹那,大连的一个地方小吃就呱呱落地。 4 如何快速启动消费者认知 从产品到商品,才是实现资本的惊天一跃。 如何让更多大连人快速接受、喜欢、并形成消费习惯,口口相传,这才是一个新品类面世最大的挑战。 启动消费者认知,依然难不倒精通定位的于东升先生,甚至他把这次商业创新作为多年精研定位理论的一次商业实验。(加助理微信:13121862750,可以免费获取门头战略精华版电子书) 很快他就找到了一句启动大连人民心智共识的金句:“大连味就是海蛎子味,海蛎子味就是大连味”。 这句话对于每一个大连人都是耳熟能详,并深深认同。 这句话无需教育、无需引导、直指人心。 用这句话与灵芝妹子生蚝米线相连接,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完美无暇。 找到这句打开消费者心智的开关,用各种方式传播这句话,心智一旦被打开激活,市场的打开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5 门头战略,让灵芝妹子一炮而红 威力无穷的品牌核弹头,是笔者根据二十年广告经验,结合定位理论提出的一个品牌传播信息组合模型,它包括:
灵芝妹子生蚝米线的品牌信息无一不应证了这个模型。 灵芝妹子,一个具有人格化、有独特记忆的品牌名,一说就懂,一听就记,任何人听和传,都不会有歧义,没有信息损失。 生蚝米线,生蚝大连人熟悉,米线大连人也熟悉,唯有生蚝米线却是第一次从灵芝妹子这听到、看到、尝到,属于既陌生又熟悉,也很容易理解。 品类名最忌讳完全陌生,在消费者大脑记忆库里完全没有这个东西,大脑会自动忽视和屏蔽这个信息。 “大连味就是海蛎子味,海蛎子味就是大连味”,这是所有大连人心智中约定俗成的一句话,拿来做灵芝妹子的战斗口号,正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灵芝妹子生蚝米线,是海鲜米线的开创者,而开创者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就是“意料之中,但又出乎意料”,完全不顾消费者感受和认知的创新很难成功,这要是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创新,其实不过是创始人的自嗨。 只有顺应消费者心智认知的创新,才能被当作开创者而存在。 一旦一个新的品类开创成功,开创品牌就成为了消费者心智中的原创第一,第一无需定位,第一就是最好的定位。 在准确的定位和扎实的产品品质、贴心的体验下,灵芝妹子大获成功,加上威力无穷的品牌信息核弹头,快速地打开大连吃货的心智,热卖就顺理成章了,而热卖又正向地推动了品类的成长。 这一组品牌核弹头在每一家门店的门头、菜单以及任何一个消费者接触点上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传播,让品牌快速地深入人心,而得人心,得天下。这也是我提出门头战略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 笔者经常跟餐饮创业者说:会做,更要会卖。会做是懂食材,会卖是懂人心。 毫无疑问,于东升先生就是一位既会做,又会卖的品类品牌创始人。 ▲大连大学店,劳动公园店,桃源街店,埃森哲店,联合路店,金州体育场店,六店齐开! 6 地方名片,进可攻,退可守 地方名片:就是区域品类霸主。 15年的专注聚焦,让生蚝米线在大连扎了根,并开花结果,如今灵芝妹子成为海鲜米线的代名词,而生蚝米线也成了大连的名小吃,一张城市名片。 四十多家直营店,让灵芝妹子成为区域名小吃的霸主,一旦成为品类霸主,既承担了品类开创和品类推升的责任,也享受品类成长和成功的最大红利。 开创难,发展和推升更难,但是有正确的路径,这一切不过是日拱一卒、日新又新的复利效应罢了。 很多品牌不能成长,壮大,不是因为不懂管理运营,而是一开始缺乏品牌的顶层设计,又没有品牌心智占据的复利效应。 当一个品牌成为区域的品类霸主,进可攻,退可守。 当你成为地方名片,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就等于有了进攻全国市场的大本营。 在这个大本营里,可以训练自己的团队,可以培养忠实的用户,可以累积丰厚的资本,而这一切才是进攻全国市场的兵马和粮草。 灵芝妹子生蚝米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因为他的开创者在十五年前,凭借对定位理论的热爱和研究,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品牌战略的顶层设计,这在上一代的餐饮品牌里并不多见。 这也是为什么灵芝妹子生蚝米线能够品牌长青的核心密码。 |
|
来自: 扫地僧一一 > 《1272、打造心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