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我来写作文】有奖征文活动
征文主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 中华民族历尽沧桑,百折不回,坚韧刚强,缘于对英雄的崇拜,缘于对英雄的珍视和敬畏,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中的韧性。 一个不崇拜英雄的民族,一个没有精神世界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在精神世界里崇拜英雄,敬畏英雄的韧性有过徘徊,有过彷徨,但是从来没有缺失、缺位过。 ![]() 韧性是尊严,是镜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它不能被抛弃,也不应该被抛弃,永远也不会被抛弃。 是的,在中华民族危机的时刻总会有英雄站出来,总会有英雄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东晋的祖狄,南宋的岳飞…… 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解放战争中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抗美援朝战场上用身体堵敌人枪眼的黄继光…… 他们个个都是民族英雄用身上的血性和亮剑精神冲锋在前,如猛虎,如雄狮冲向敌阵,让人敬畏,让人赞叹,让人点赞。 青山有幸埋忠骨,文字倾心唱英雄。这英雄精神一代代的延续、传播,一棒接一棒的接力和赛跑,是一个民族用他们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韧性书写出来的。 在韧性面前我们应该高举信仰;在韧性面前我们要有情怀,要有境界。韧性原本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永远也不能缺失,永远也不应该缺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