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蛋白酶原(PGⅠ/Ⅱ)的临床应用

 昵称32226502 2019-06-29

一、概念

胃蛋白酶原(PG)是由胃部分泌的参与消化的胃蛋白酶的前体,通常约1%的PG可通过胃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可分为PGI和 PGII两种亚型。PGI由胃底腺的主细胞所分泌,PGII由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Brunner腺所分泌。PGⅡ的分泌区域很大,但是其浓度相对较低。血清胃蛋白酶原可以较为准确地体现胃黏膜的状态和功能。

二、临床意义

随着胃病的发展,血清中的PGⅠ与PGⅡ都呈现上升趋势,但PGⅠ随后会逐渐下降,然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PGⅡ升高到一定水平后,将维持这一水平直至癌变,这样就会使PGⅠ/PGⅡ的比值出现异常。

1.用于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测

浅表性胃炎的早期,浅表性胃粘膜炎症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胃酸和胃泌素,而胃酸和胃泌素又刺激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持续的炎症和粘膜反应可造成主细胞损伤、分泌减少。糜烂的胃粘膜增生和炎性浸润使得胃粘膜通透性增加,PGⅡ渗入血循环的量增加。因此,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增加,但PGI升高幅度不如PGⅡ,故PGI/PGⅡ比值下降。

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血清PGⅠ急剧下降,而PGⅡ维持在较高浓度水平,导致PGⅠ/PGⅡ的比值大幅度下降。“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新生物”是常见的肠型胃癌发生的四个阶段,因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早期诊治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措施。

2.用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查和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胃窦分泌胃泌素增多,进而导致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增加,PGⅡ升高幅度较PGI明显,PGI/PGⅡ比值降低。感染HP的程度、受损伤的部位及病变的程度不同,PGI、PGⅡ和PGI/PGⅡ检测结果有差异。感染早期PGI、PGⅡ均升高,PG I/PGⅡ下降;如进一步发展,胃粘膜发生严重病变时,PGI降低、PGⅡ正常或升高、PG I/PGⅡ比值降低。由此可见,检测PG对HP感染早期的意义优于晚期。在药物治疗有效时,PGⅡ含量会随着幽门螺杆菌的减少而降低,据此可进行疗效观察。

3.用于胃癌的初筛

在临床上,测定血清PG I和PGII的水平及其比值有助于胃溃疡及胃癌的鉴别诊断。过低的PG I和PG I/PG II比值可以进一步做胃镜检查来进行确诊。这样可以通过非侵入无痛苦的方法对胃癌进行筛查,更适用于广泛人群的体检需要。

三、常见认识误区

1.PG阳性就是“胃癌说”:PG阳性是代表胃癌高风险人群。检测PG主要意义不在于诊断,而在于早发现、早预防。正常体检也有一定比例的PG阳性,其中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的患者只占一小部分。所以PG阳性并不等于患胃癌。

2.忽略PG I/PGⅡ比值:当单独检测PGⅠ低于参考范围时,是否判断患者患有萎缩性胃炎?实际情况中,很多单独检测PGⅠ稍低的人群,复查PGⅡ和PG I/PGⅡ比值均正常,这是由于中国人群“十人九胃”,绝大多数人都具有慢浅表性胃炎,属正常生理性胃酸分泌不足。

(来源:明德生物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