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最优美一首诗,作者用40字写出一幅画,美到心醉!

 江山携手 2019-06-29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句话用来形容王维最为合适,一个普通的场景,在别人看来总是平淡无奇,到了王维笔下,便能用文字组合出一幅幅醉人的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每一句都让人心醉其中,欲罢不能。

王维被誉为唐朝诗坛上最擅长写景的一位大师,读他的诗,需要用心去感受,不然是读不出其中的那种意境美的。在王维所有作品中,有一首《使至塞上》堪称名篇,被誉为《唐诗三百首》最优美一首诗,作者用40字写出一幅画,美到心醉!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写这首《使至塞上》的时间是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当时的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率军大破吐蕃军。唐玄宗表面上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其实是将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走在远赴边塞的途中,王维似乎要比其他人乐观一些,他一路观赏着大漠风景,一面又用手中的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让自己的精神重新出发,让生活重新开始。

诗中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奇丽壮美。

“单车欲问边”,一驾轻车,意欲何往呢?“属国过居延”,原来是去往遥远的边塞属国——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以“蓬”和“雁”来比喻自己,就如同蓬草一样随风来到“汉塞”,如同“归雁”一样飞进了“胡天”。

接着,诗人抓住大漠中的独特景物进行刻画,彰显出诗人擅长写景的特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荒凉沙漠,一望无边,所以诗人一个“大”字。千里黄沙,渺无人烟,也没什么奇景,此时烽火台上冒起那一缕直烟就格外醒目,所以称作“孤烟”。只一个“孤”字,便写出单调,一个“直”字,却又写出“孤烟”的挺拔。

沙漠上一望无垠,那横穿而过的黄河,就必须用一个“长”字来表达。落日,本是令人伤感的意象,诗人用一“圆”字,却立刻让人倍感温暖。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的车驾到达了目的地,却没有遇到戍边的守将,其间遇到一位侦察兵告诉王维:守将此时正在燕然的前线。

《使至塞上》这首诗意境雄浑,画面开阔,诗人王维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把塞外风光,写成一幅画,美到心醉,被近代大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首40字的诗也被誉为《唐诗三百首》中最优美的一首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