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辅周:屡用屡效十首方

 旷世奇药 2019-06-29

想系统的学习中医课程/中医针灸。头条评论+私信电话:学习中医/学习针灸,即可报名学习哦!

蒲辅周(1888—1975), 现代 中医学家,四川梓潼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辩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

蒲辅周,原名启宇,1888年1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梓潼县长溪乡一个世医之家。祖父蒲国桢,父亲蒲仲思,都是精通医道、名闻乡里的医生。蒲辅周在家居长,下有弟妹6人。全家靠父辈行医为生,家境甚清贫。蒲辅周7岁开始上私塾,11岁后在上小学同时,还由其祖父讲授医书。15岁起,在祖父潜心教授下,他掌握了不少医药知识。于是,白天随祖父临床侍诊,入晚苦读到深夜。他以《 内经 》、《 难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为基本研读之书,以《 外台秘要 》、《 千金方 》及历代诸家之书为参考之学。经3年的苦读与侍诊,蒲辅周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18岁便悬壶于乡里。他牢记前人“医乃仁术”之教诲,将名字改为辅周,取辅助贫弱、周济病人之意。

蒲辅周:屡用屡效十首方

当年,蒲辅周先生出川到北京的时候,他的老家四川梓潼县几乎整个县城的人来相送。名医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其经验来源于不间断的实践,以疗效让患者信服,蒲辅周先生将一生经验毫无保留传承下来,现刊登其常用的十个效方。为了保持原方的药效,剂量用当时原量。

外用寒湿积聚方

组成:乌头一两,干姜、良姜、白胡椒、北细辛、肉桂、丁香各五钱。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用一匙,加白面一匙,和匀;用生姜、葱白,煎取汁,调成膏状,摊于布上,贴患处,固定一夜,晨起去之。

主治:寒湿积聚皮色不变,喜暖怕凉。如果寒湿冷气凝于四肢关节,或足背或小腹部、腰部,自觉冷痛,或有块,照法用之,能消散而愈。热证慎之。

1972年5月,有一位姓孟的女同志,左脚长一硬块,形如李子,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已经数月,治疗无效。从气滞寒凝试治之。用胡椒、小茴香、荜茇、白芥子各五钱;肉桂二钱,共为末;入面二两,和匀,分成五包,睡前用黄酒调药一包如饼样,贴患处,用布包扎固定,用四包药,硬块就消散了。

回忆十多年前,在成都亦治愈过一类似病人,用乌头、细辛、肉桂、荜茇、良姜为末,诸法同前,经两夜即消失。由此可见,足背硬块多由寒湿引起。

三生祛痛方

组成:生乌头(草乌亦可)、生南星、生白附子。

用法:上药各等分,共为细末,每用一两,以葱白连须七茎,生姜五钱,切碎捣如泥,入药末和匀,用软布包好蒸热,包在痛处,其效颇速,痛可缓解。

主治:偏头痛。

头痛验方

组成: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土狗(蝼蛄)三个,五倍子五钱,生南星一两,生半夏一两,白附子一两,木香三钱。

用法:上药为细末,加二分之一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太阳穴,纱布包固定。

主治:偏正头风,三叉神经痛,痛不可忍者。

连参散

组成:苦参十两,黄连五两,甘草三两,木香二两。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痢疾白多者红糖水冲服,赤多者白糖水冲服。

主治:痢疾。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流行痢疾,蒲老祖父在香连丸的基础上立此方,治痢疾多效。

茺蔚老姜汤

组成:茺蔚子(益母草代亦可)一两,煨老生姜一两,红糖二两。

用法:上药煎取三碗,分三次热服。

主治:经行腹痛。每月行经时服之,多年痛经亦可随之而愈。

当归艾叶汤

组成:当归一两,生艾叶五钱,红糖二两。

用法:上药煎熬取三碗,分三次温服,每月经期服。

主治:经行腹痛,下腹凉,手足不温,属血寒者。

此方是蒲老在农村用之有效的经验方,多年痛经、月经不调,服之经痛消失。

艾附丸

组成:艾叶、四制香附各等分。

用法:共为细末,红糖熬膏为丸,每次三钱,开水送服。

主治:妇科痛经、月经不调,属胞宫有寒,肝气不舒者,用之有效。

痛风验方

组成:三角风、八角风、九节风、鸡血藤、白通草、黑马草、花椒根(或用花椒一钱)各二钱。

用法:好白酒半斤,浸七天可服,服完后加白酒半斤浸,每次服三至五钱,能饮酒者可服一两。

主治:关节痛。

此方为张东友老中医得之于本地一位中医的经验方,后口传于蒲老,蒲老屡用有效。

疟疾验方

组成:酒炒常山二至三钱,知母、贝母、草果仁各一钱。

用法:水煎,晨起空腹热服,服后若吐,勿恐慌,此为病去。

主治:疟疾。有表证或食滞者,先解表消食,后用此方。

休息痢验方

组成:当归五钱,薤白头五钱,甘草二钱,滑石五钱,白芍五钱,槟榔二钱,莱菔子(炒)二钱,枳壳一钱,广木香五分(磨汁冲)。

用法:水煎服。

主治:休息痢。

此方是蒲老给自己用的验方。蒲老曾经患慢性痢疾八年,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无效,用此方而愈。用于其他患者也见效。必须注意忌生冷。(蒲志兰整理)

学习中医/学习针灸,请私信回复:学习中医/学习针灸。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中医养生方法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