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

 stingray928 2019-06-29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根据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思想特征,将柏拉图的作品分类如下:

苏格拉底时期:《申辩篇》、《克力同篇》

过渡期:《曼诺篇》、《高尔吉亚篇》、《克拉底鲁》

成熟期:《会饮篇》、《理想国》

晚期:《巴门尼德篇》、《智者篇》、《法律篇》

1 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因此被称为“理念论”。

1.1 理念论的渊源

“理念“这个概念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其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1.2 理念论的核心

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本义指“看见的东西”,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

理念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分离性

1.普遍性。理念是普遍的、永恒的、绝对和必然的存在。

2.分离性。指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不同的事物组成了可感世界,理念的总体则是可知世界。由此柏拉图提出了分有说摹仿说解释理念如何派生事物。

a.分有说: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

b.摹仿说:造物主是根据理念为原型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1.3 理念的本体论意义

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1.4 理念论的意义

柏拉图通过对理念论的阐发,明确区分了事物与理念的区别,认识到普遍性的共相对于知识的重要性。而理念论的局限则在于将理念与事物分离,并视之为绝对独立的存在。

2 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是柏拉图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他对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哲学思想进行了某种综合,认为可感世界中的现象既存在又不存在,可知世界中的理念永恒不变。

柏拉图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反复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日喻、线喻和洞喻。

2.1 日喻

柏拉图把可知世界中的“善”理念比作可感世界中的太阳。如同太阳使万物有可见性,使眼睛有视力,善理念使理念有可知性,使心灵有认识能力。

2.2 线喻

柏拉图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先将其分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为可感世界,另一部分为可知世界。再按同一比例划分各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清晰的,一个部分是模糊的。

柏拉图对四线段代表的意义做了进一步解释,从低到高分别是影像、自然物、数理理念、伦理理念,分别对应人的灵魂中的猜想、相信、推论、理智。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

2.3 洞喻

设想在一个洞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世代被困在那里,手脚捆绑,不能转头,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的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这些影像是惟一真实的事物。但如果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回头看到了火光,适应眩目之后便会明白雕像以及太阳下的真实事物比影像更真实。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像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将囚徒居住的洞穴比做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囚徒挣脱枷锁回头看见火光就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主张摒弃感觉经验,以思想把握真理。柏拉图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终于完成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他的目的是让人们去关注绝对永恒的理念,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

3 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

既然通过可感世界中的感觉经验无法认识理念,那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理念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

3.1 回忆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具备一切知识。但附着于躯体之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而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回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由看、摸或其他感觉来引起,尤其是看。

在《曼诺篇》中,苏格拉底做了一个实验,通过适当的提问,便使从未学过数学的童奴知道如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柏拉图通过这个事例说明,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也不是灵魂中自发产生的,而是先天地存在于灵魂中的。学习的作用就在于触动、提示或唤醒知识。

3.2 灵魂转向说

柏拉图认为猜想、相信、推论、理智这四个认识发展的阶段不是从低到高的发展,而是灵魂的转向。正如“洞喻”所示,除非转过身来,我们不可能认识身后的事物。我们对理念的认识正是灵魂四种功能依次转向的结果。

3.3 灵魂问题

3.3.1 灵魂的本性及其与物体的关系

灵魂是所有已经存在、现在存在、将要存在的事物以及与它们相反的事物的第一源泉和运动因;一方面灵魂先于物体,统治、支配物体;另一方面,物体在有益和有害的双重意义上反作用于灵魂。

3.3.2 灵魂的构成和等级

人的灵魂区分为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对应的位置是头脑、胸部、腹部;等级依次为世界灵魂、人的灵魂、动物灵魂、植物灵魂。

3.3.3 灵魂的回忆和灵魂不朽

1.回忆说论证:既然学习的是灵魂中先天具有的知识,那么可以肯定灵魂在进入人体之前就已存在;

2.运动说论证:灵魂就是自我运动,凡是自我运动都是不朽的。

4 对理念论的反思和修正

随着思考的深入和问题的发展,柏拉图发现理念论存在不少问题,他对自己早期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反思省察以及重大修正。

4.1 对理念论的反思

柏拉图对理念论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以分有说为批判对象反思了自己早期和中期的一些基本论点。

4.1.1 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

按理念论所说,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理念作为存在的根据,但是对于树、火、人等自然物的理念,柏拉图犹豫不决;对头发、污泥、秽物等低下事物,他绝口否认有同名的理念存在。这样就跟任何事物都因理念而存在的前提相违背了。

4.1.2 关于理念的被分有问题

事物对同名理念的分有只能有两种方式,要么是整体分有理念,要么是部分分有理念,但这两种方式都难以成立。一方面,一类事物不可能分有了理念的整体,就像一块帆布不可能同时全部地盖在所有人身上。另一方面,事物也不可能部分分有理念。比如,“大”的理念被分割成许多部分,分有这些部分的事物仍然被称作大的东西,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具有比“大”小的理念的东西仍然具有“大”的性质。

4.1.3 关于理念被摹仿的问题

所谓万物摹仿理念,无非是说它们被造得类似理念。如果理念与分有它的事物类似,这个类似还得靠分有“第三者”理念,这样就会不断引出新的理念并且是永无止境的。

4.1.4 关于理念、神和我们的关系问题

如果分有说和摹仿说都不成立,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的联系就会隔断,由此又推出两个结论:1.美本身、善本身的理念无法为我们所得知,它们的意义何在?2.神作为最完美的主人,他的知识不涉及我们的世界,我们也无法认识神,那么神就不是我们的主人,不知道人类的事情。

柏拉图看来,产生矛盾的根源不在于理念自身的分离,而在于对理念特性的认识不足,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加强思维训练。

4.2 对理念论的修正

4.2.1 《智者篇》中的通种论

柏拉图在《智者篇》中选择了存在、不存在、运动、静止、相同、相异六个最普遍的理念来讨论理念的关系,被称为“通种论”。

通过考察,柏拉图得出结论:存在、不存在、相同、相异可以互相结合,这四个理念与运动、静止也可以相互结合,但是运动和静止不能相互结合。按照这个观点,理念之间得以相通。

4.2.2 划分法

柏拉图对理念论的另一修正是划分法,指由高到低的下降。实质上是二分法,对一个总的东西一分为二,不断划分,直到所需的定义。

4.2.3 四类存在

柏拉图对理念论的第三个重要修正是把存在分为四类,分别是无定、有定、和谐(前两者的混合)、原因(即“心灵”或“理智”)。

5 摹仿创世论

摹仿创世论是柏拉图宇宙生成学说的核心内容。

柏拉图首先提出了两个原则:第一,整个宇宙不是永恒的;第二,创造者在创造宇宙时,必以某个东西为范型。

他认为宇宙的创造者即神所依照的范型是永恒不变的理念,除此之外还需材料和场所:材料指水、火、土、气,场所指空间。

神(柏拉图称之为“得穆革“)先创造世界灵魂,其次创造出一个天体,接着创造各种动物,最后创造出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神的“得穆革“并不是全能的,他需要理念、材料、场所才能创造世界。

6 政治学说

柏拉图政治学说的出发点是寻求正义。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而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由统治者、武士、生产者三个阶层构成,各自的德性应该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社会正义就要求每一个人都只做适合他本性的事情。

柏拉图把私有制认做一切灾难的主要祸根,主张实行平均主义式的共产主义原则。至于如何实现这个方案,柏拉图回答:“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力,或者城邦中拥有权力的人,由于某种奇迹,变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的罪恶将永远不会停止。”简言之,就是实现哲学和政治的联姻,产生“哲学王”。

显然这一理想国的方案由于不切实际不可能实现,于是他在晚年的《法律篇》中退而求其次,主张法制,主张家庭的存在和一定的私有财产等。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