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不少人都听过它的名字,但他们对于维生素D的作用不一定全都了解。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不仅参与人体生理代谢和免疫调节,还能够在多个系统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起到正向作用。长话短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维生素D和人体骨骼健康的关系吧! 佝偻病,即营养性佝偻病,常见于婴幼儿及青少年。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进而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早期佝偻病以患儿爱哭闹、睡觉易惊醒、多汗、头后部及两侧头发脱落(枕秃)、易激动、出牙晚等症状作为表现。而中重度佝偻病患儿的头、胸、四肢都可能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骼变形,重度佝偻病患儿甚至会出现全身骨骼变形的情况。 对于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以户外运动和维生素D补充相结合的方式为主。预防营养性佝偻病时,婴幼儿需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D约400~800IU,早产儿/低初生儿体重婴儿每日口服800~1000IU,三个月后改为每日400IU。如果用于治疗用途,则应保持每日口服2000-4000IU,1个月后改为400IU。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维生素D3可以帮助儿童提高肠钙吸收率、骨钙沉积率和尿钙回收率,同时增加骨密度、增强肌力,进而保护关节,防治佝偻病。 骨质疏松症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健康威胁之一,多发于绝经期女性和老年群体。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大类。 骨质疏松的病因相对复杂,年龄、性别、女性绝经、吸烟、多饮酒与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钙/维生素D缺乏、甚至使用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药物等均可能造成骨质疏松。因此,在骨质疏松的干预或治疗当中,补充钙及维生素D、使用骨代谢调节剂和改善生活方式是三个重要的部分。 其中,维生素D3可以帮助人们促进钙吸收、维护正常骨量、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在防治骨质疏松之余,还能减少一定的骨折风险。想要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每日应补充维生素D3约800~1200IU,并适当搭配钙补充剂同时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