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起庄子

 人也昔兮 2019-06-30

       庄子有书留下来,证明了庄子的存在,庄子写的书,还有别的什么意义,庄子是不知道的,也是他料不到的,他也未必为有所料去写书。

我知道庄子,有两个路径,一是听人说,二是见过他的书。至于其二,也还有听人说的成分,那书也是人之为,但我有相信之信。人之信,实在是不得不信,言证,物证,既闻于耳,又见于目,耳闻目见,信他最终变成了自信。

我也不过如此。

但我略有同,对于庄子,不管是他的书的本言,还是后人之论,我只记得有关他的一个故事,在那故事里,庄子死了妻子,他不痛哭,却击缶而歌。

除了听人说庄子,我与试过读庄子,但读不下去,读不下去,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我自己读不下去,二是庄子的书让我读不下去。还有一个方面,与那些庄子学家或者庄子崇拜者有关系,和这些人站不到一起,自己也读不下去。

庄子击缶歌亡妻,真也不真,是无以考证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写在书里,书里有记载,未必就真。

还有一点也是可以肯定的:庄子击完缶之后,不会自己再无聊到把这件事写下来。因为在他击缶时,竟有人责问过他何以如此。他人在庄子一书里记下这件事,真与假自然就不可肯定。并且,拿这件事表明庄子与众不同,属于一个极端唯物主义者,似乎不但没有证明,相反,把庄子糟蹋了。

这一联想,虽然不远,但也不近。

庄子虽然著书,但一生极度贫寒,这也是庄子说之说。亡妻定然比庄子还要吃苦,庄子庆妻子先解脱贫苦,其实也有自嘲之意,笑自己何以不能早死。从庄子击缶可见庄子的庆幸和自嘲。

这也算不得庄子坦然和唯物,所有的贫苦之人,都有这样的庆幸心。面对受不尽的苦,哪个不如此想:还是早些死掉的好。

死掉的好,从有人类至今,这才是传统文化。想当时,那个编织庄子击缶悼亡妻故事的人,不过是把自己的这点心情寄种在庄子身上而已。而后来的人把它无限的扩大,以增进传统两个字的份量,这便是糟蹋。

传统文化如果不发展,就算不得文化,就像孔子,如果一死便一了百了,那就不是孔子,孔子死了,孔子还在,并且比死了的孔更孔子,这才叫传统文化。

文化的起码意义是可以拿来发展的。但是真文化,还是假文化,有一个见证,那就是可以朝什么方向发展,那些只能朝着沟里发展的东西,就不是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