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天!没有涨跌幅限制的打新如何玩? 作者:凯文 编辑:董指导 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终于要上市了。股民们热情高涨,618大促都没舍得花钱,就是为了参与科创板的打新。 打新这么值得吗?当然,从A股历史数据来看,中签后短期收益率远超100%。但是,科创板采用了新的发行制度,也带来新的玩法,打新将何去何从? 在文章《科创板无脑打新?新股不败,将成往事》中,我们通过分析逻辑,认为网下打新、绿鞋机制、券商跟投、战略配售、融券机制等五大制度带来的全新博弈,将会平滑股价波动,导致打新彩票式获利现象减弱。 但是,前五日不设涨跌幅,是否会导致股价像坐上喷射机一样被爆炒呢?中签之后哪天抛售呢?没有中签是否可以直接买新股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整理分析了部分美股、港股的新股发行状况,以“他山之石”作为借鉴。快来一起看看吧。 先看下港股打新规则 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参与新股申购,而且上市当日即可出售。但基石投资人认购新股时,通常会承诺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禁售期,以换取更多的新股额度。类似于科创板新设的战略配售。 同时,港股也采用了30天期的“绿鞋机制”、和流动性更强的T+0交易制度,这也使IPO初期交易量进一步放大。 那么港股的具体表现如何呢? 我们整理了近5年的港股新股收益率(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采集了上市当天、上市5天(科创板前五日不设涨跌幅)、上市30天(绿鞋保护期)、上市180天(基石投资人解禁可以出售)、上市360天的数据。 其中,由于港股经常出现妖股(上市当天便暴涨四五倍,随后一路狂跌),因此中位数可能更能反映真实的收益状况。 A:港股整体状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 (1)港股上市后收益率一路走低。长期持有将面临较大风险。 (2)收益率中位数很低,而且出现了负收益。考虑到申购成本,亏损概率接近一半。 B:主板状况 港股分为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创业板中妖股较多严重扭曲了回报率,因此,我们以主板为例来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 (1)剔除了创业板数据后,算数平均收益率绝对值下降,但逐步上涨,只在6个月左右(解禁日)出现明显的跌幅。 (2)收益率中位数依然不乐观,扣除申购成本以后,亏损概率仍为一半,而且亏损也会随着时间扩大。 C:科技股状况 考虑到科创板以科技公司为主,我们也统计了港股中科技股IPO后的走势。 可以看出: (1)平均收益率显著上涨,说明首日拉暴的妖股层出不穷,而一路走低的收益率则暗示着接盘者悲催的运气。 (2)收益率中位数依然较低,中签首日收益率勉强为正,即使有绿鞋保护,也没能避免收益率为负的惨况。 整体来看,港股的新股,并没有那么美好,中签首日就跑无疑是最保险的选择。 那个股表现如何呢?我们选取了五个小案例来看看。 (1)翰森制药(发行价14.26元港币) 翰森制药也是近年港股上市的医药明星,公司一大业务是生产格列卫(《我不是药神》中“格列宁”的仿制药)。翰森发行时的估值水平为37倍PE,估值约142亿美金。 作为港交所新人翰森制药,上市首日就有不错的涨势,以16.30元开盘,19.50元收盘。在之后的9个交易日里,虽出现明显涨跌,但总体呈上涨趋势。 上市首日k线走势 上市至今的k线走势 (2)小米集团(发行价17.0元港币) 小米集团是中国市场第四大手机品牌,上市时公司并未盈利,但估值高达478亿美金。 小米上市首日,似乎未赢得资本市场的喜爱,开盘价为16.6、而收盘价为16.80,毫无波澜。除了上市后几天的上涨外,小米股价呈持续的单边下跌,如今市值仅为发行时的一半。 上市首日k线走势 上市至今的k线走势 (3)美团点评(发行价69.0元港币) 作为外卖二巨头之一的美团,也是亏损上市,估值同样高达508亿美金。 上市当天,美团以72.90元港币的价格高开,并一度出现明显大涨,但最终以72.65的价格收盘。上市后,美团点评的市值先出现了一长段时间的下跌,随后逐步上扬,目前在72元的价格上下徘徊。 上市首日k线走势 上市至今的k线走势 (4)映客(发行价3.85元港币) 港股的直播概念股。由于上市会计年度的亏损和市场期望不高,估值仅为上一年盈利的6.8倍,市值也仅为10.9亿。 上市首日,映客以4.32的价格开盘,随后出现一波上涨,但最终以低于开盘价的价格结束交易。上市还不到一年,映客便跌破发行价,如今,价格更是不足发行价一半。 上市首日k线走势 上市至今的k线走势 (5)腾讯控股(发行价3.7元港币) 社交巨头腾讯在成立6年后登陆港交所,上市时估值仅为20倍PE,8.9亿美金。 上市首日,腾讯以4.40元的价格开盘,全天略有波动,并以4.20的价格收盘。即使是腾讯,开盘以后价格也曾一度低迷,后期则逐步上扬。 上市后一年的k线走势 整体来看,虽然不设涨跌幅,但是例子中港股的发行价,和首日的开盘价、收盘价相差并不多,可见市场化询价和初期的市场预期一致性还是较高的。 先看下美股打新规则 美股没有直接中签式的新股申购,而是依赖承销商经过考虑后分配给客户。 一般而言,资金越大、愿意持有时间越长的投资者,分到的股票越多,如大型的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而资金较小,分到新股就抛售的投资者将会分得更少,如快进快出的对冲基金,个人投资者等。 最终结果往往是分配到新股的投资者以机构为主,这点和A股市场拥有大量中签的散户状况则不同。 美国新股发行市场除了市场定价,也使用了绿鞋机制以及T+0交易。 那么美股新股的具体表现如何呢? A:股东背景对收益率的影响 根据中金的报告,有6成以上的美股IPO都有着PE和VC的背景,而这些股票通常出现了前涨后跌的特征,而且上市当日的涨幅通常高于其他普通股票。 VC 背景的新股平均涨幅最大,约为 27%, 这些公司中很多也是资本市场上的大热门。PE 背景的 IPO 表现相对次之,约为 17%, 而没有 VC/PE 支持的 IPO 首日平均涨幅仅为约 4% 这导致如果首日以市场价格买入VC背景的股票,则会产生亏损。 数据来源:中金证券 B:美股整体状况 可以看出: (1)收益率较为平稳,甚至在30日左右出现了最高的收益率。 (2)当6个月的解禁到来时,股价依然出现了一波下跌,但是会随着新的投资者介入而逐步修复,并没有出现如同港股一般的单边下跌。 (3)依然出现了显著分化,平均收益率远远高于中位数收益率。 C:明星股票状况 美股的一大特点是:大量的持续上涨的明星股票(以choice分类为准),这些股票的收益率无论是中位数还是平均数都相当可观。 但是也明显的出现了开盘爆炒的状况。如果首日买入,只能在高位等待股价的慢慢下跌,直到原有的投资机构在6个月后撤出,新的投资者接力,才会逐步迎来拉升。 个股表现如何呢?我们选取了五个小案例来看看。 (1)Beyond Meat(发行价25.0美元) 成立于 2009 年的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因生产100%全植物成分的肉类替代品而出名。自 2016 年以来,公司的代表性产品“Beyond Burgers” 已售出2500 万份,进入32000 多个零售渠道,甚至被预言为下一个风口,也是美股近期最吸引注意力的明星公司。 Beyond meat 上市时并未盈利,首日市值为38.3亿。 作为有比尔.盖茨背书的明星股,Beyond meat开盘价就达到46元,后即高开高走,当日涨幅超过40%,达到65.75元,之后又一路迅猛上涨,目前价格已经达到150元,是发行价的6倍。 上市首日k线走势 上市至今的k线走势 (2)蔚来(发行价6.26美元) 蔚来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新势力,上市时也未盈利,首日市值为67.7亿。 蔚来上市当日开盘价6.00,低于首发价6.26,午后价格攀升,最终以6.60元收盘。从上市到今天,蔚来k线总体来说走势平稳,并在今年3月有一波较好的上涨势头,但进入解禁期后,公司股价便出现显著的下跌,目前甚至不到发行价的一半。 上市首日k线走势 上市至今的k线走势 (3)拼多多(发行价19.0美元) 拼多多作为中国第三大电商交易平台,上市时未盈利,但首日市值高达295亿美金。 拼多多上市当日以26.50的价格开盘,高于19的发行价, 随后走势波动明显,最高值一度达到27.45。虽围绕首发价上下震荡,但临近收盘时涨势良好,以26.70的市值收盘。后期则开启了宽幅震荡,目前经过二、三月份的迅猛上涨后,拼多多股价勉强超过了发行价。 上市首日k线走势 上市至今的k线走势 (4)瑞幸咖啡(发行价17.0美元) 瑞幸咖啡是中国扩张最快的连锁咖啡店,上市虽亏损,但依然实现了47.97亿的首发市值。 以17.0为首发价格的瑞幸咖啡,上市当日以25元的价格高开,随后一路狂跌,以20.38元收盘。公司上市至今一个多月中,前期出现了自由落体式的下跌,惨遇13元的低点,相比首日开盘价基本腰斩,随后出现价格反弹,目前勉强运行于发行价上方。 上市首日k线走势 上市至今的k线走势 (5)脸书(发行价38.0美元) Facebook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站,上市时PE倍数高达81倍,市值也高达817亿美金,是当年最大的IPO,因此股价也遇到了较大的压力。 Facebook上市于2012年5月18日,也呈现了高开低走的趋势。在开盘大幅高开至45元以后开始急剧下跌,最终以38.23的价格收盘,勉强保住了发行价,随后几天持续下跌,并快速将绿鞋带来的买盘消耗殆尽,之后继续下跌至17.5元,相比发行价已经跌去了55%。 后期虽然有所上涨,但是依然较为乏力,并未超过发行价。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Facebook股价已经达到188元,是发行价的4.9倍,可以看出,即使有强劲基本面支撑的潜力大牛股票,也很容易在早期的存量搏杀中走成熊股。 上市后一年的k线走势 整体来看,美股的明星股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首日超涨的问题,对于配售到新股到投资者较为有利,但是对于首日买入的投资者,则有较为明显的风险。 通过美股、港股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到几个结论: (1)在注册制下,收益率的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相差显著,体现了良好的优劣个股差异。而且收益率中位数几乎为零,即一半赚钱,一半亏损。因此,个人投资者打新面临的风险显著加大,认购机构管理基金更为稳妥。 (2)机构投资者越多,上市定价越接近市场一致预期,即上市当天出现暴涨的概率降低,后续稳健上涨的概率加大。即提供了更平稳的上车机会。 (3)中签后当天卖掉,为最优选择。在上市几天内,从市场买入新股亏损的概率较大。 (4)牛股也会面临绿鞋机制保护消失、解禁期抛售压力加大等造成的下跌窗口。 回归到科创板,由于科创板采用了T+1的机制,流动性减弱,因此,以上结论也会出现相应的表现延迟。 但新规为发行人、保荐券商、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博弈机制、更自由的生态。我们期待出现更理性、更平稳、更能实现资源配置、优胜劣汰的资本市场环境。 最后,预祝大家打新成功!获利匪浅! 实习生徐泽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