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没人一起玩怎么办'',家长如何应对,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娟子的猫 2019-07-01

德裔美籍人类学家劳弗说过,人是群居动物,如果离开族群,将难以生存。社交,是高智慧动物特有的技能,所以如果孩子不合群,交不到朋友,家长无疑会非常的担心。

有一天跟邻居许妈妈聊天,她讲了这样一个经理。那天去接娃放学,她发现儿子愁眉苦脸,眼圈红红的,一看就是哭过的样子,见到妈妈,孩子更委屈了,情绪一下子爆发,抱着妈妈就哭。

''宝贝,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许妈妈很是心疼,轻拍孩子后背安慰。

小家伙好不容易止住了哽咽,说:''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许妈妈眉头一皱,也没说什么,带着孩子就走了。晚饭期间说起这个事情,孩子的父亲头也没抬,''是不是他在学校做了什么?人家不跟他玩,总得有个理由吧?''

父亲认为,孩子在家脾气就大,又喜欢调皮捣蛋,家里的狗和猫都怕他,在学校不合群,肯定是他做了别人厌恶的事情,让其它孩子不喜欢他。

听着父亲的话,孩子又开始哭,''哭什么哭,你烦死了,不跟你玩,你就找跟你玩的不就好了!''

类似于这样的现象,在每一所学校都存在,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不受大家欢迎,显得很不合群,说到底,这就是孩子社交能力方面出现了问题。

''社交''不分年龄,根植于人类基因中

''小孩子还分社交,他们那么点大,懂什么?''这是很多大人对于孩子能力的认知,他们觉得,小孩子年纪小,思维简单,哪里用得到''社交''这么成人化的词汇。

然而,就算是智商仅限于5岁孩子的黑猩猩,通族群也分关系好坏,他们会跟关系好的同伴一起玩,帮助对方抓跳蚤,清理毛发。

''社交能力''完全不需要家长教,等孩子长到一定年龄,他们会自觉开始尝试融入集体,这是本性,根植于基因中。

“社交能力”的 基因本性决定了孩子的社交需求,这种需求应该被满足,而不是被忽视。

人缘不好看似小问题,其实关乎孩子一生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无法忽视“朋友圈”的重要性。《世界名人的共性》一书中对此有这么一段描述“凡是能成大事情的人,朋友都很多,反之,能力再强,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却也英雄无用武之地。”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孩子要是人际关系不好,社交能力差,影响将非常大。

1、性格容易极端

孩子如果一直被人孤立,交不到朋友,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被针对''的愤怒,而这种愤怒追源到底,其实是一种自卑。为了摆脱这种情况,获得他人的认同,孩子会选择一些极端的做法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电影中,那些精神状态异常、连环杀人的负面主角,都存在一个特征:他们喜欢远离人群,没有朋友。

要是有效还好,最怕种种努力之后,还是无法交到朋友,此时孩子就很容易''黑化'',''既然我交不到朋友,我只能走我自己的路'',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们成为了其他孩子眼里的''怪胎''。

2、变得敏感而多疑

曾经见过这一个孩子,他经常无缘无故打人,问他什么原因,每次都是:''他们骂我!''其实别人根本没骂他。这孩子天生白头发多,上小学就很多白头发,年纪小又不能染,所以只要有人说话的时候看他,他就觉得是在议论他。一开始情况还没这么严重,可他越是表现得怪异,越是没人跟他做朋友,而越不合群,他就越敏感。

其实这很正常,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欲望,而不合群的孩子,他们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敏感而多疑'',在某些场合,这种理念确实有用。

孩子''朋友圈''太小,如何正确引导他们

孩子交不到朋友,社交能力差,不能指望他们自己变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家长一定要及时参与进去,下面这些办法,可以帮助孩子挽回劣势。

1、让孩子习惯''分享''

成年人喜欢大方的人,孩子也是如此,将美好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进而建立起友谊。孩子的世界观其实很简单,你把好吃、好玩的东西给我,那你就是我的朋友,他们只在乎眼前,不考虑过去与未来。建立在物质上的友谊虽然脆弱,可对''健忘''的孩子而言,短时间的友好就已经足够了。

2、为孩子创造社交的机会

性格内向、胆子小的孩子,他们往往喜欢一个人在家玩,不太愿意迈出第一步,这时候家长可以将其带到孩子多的场合,拉着孩子的手,将其介绍给其他小朋友。还可以拜托别人的妈妈,让他们的孩子带着一起玩,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局能做好,问题起码少一半。

3、锻炼孩子的口才

《孩子社交能力的核心》一书中说,凡是社交能力不行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喜欢说话,口才不行,尤其是在外人面前,甚至无法完整地说一句完整的话,都是几个字几个字往外蹦。

对于这样的孩子,强行让其跟陌生人交流,无疑非常困难,家长可以从自身做起,平日里多跟孩子谈心,问问他们的想法,比如想吃什么、对事情的看法、什么感觉等等,等孩子在家表现自如时,再想办法让他们面对其他孩子,要注意循序渐进。

4、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选择,哪怕一开始就知道是错的,也要让孩子做一遍,吃了亏之后再去教育,尤其是交友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唯有锻炼出他们的自主能力,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更好的结交新朋友。如果家长不断否决孩子,只能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胆小,也越来越不喜欢社交。

5、给孩子''交友手册''

孩子自身应变能力不行,那家长可以给孩子''交友手册''。

著名教育家卢芳女士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她家的孩子,就不怎么擅长交朋友,为此,孩子爸爸专门培训孩子,''有好东西先让别人''、''别人说话的时候,盯着别人的眼睛''、''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讲话''等等。半年之后,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有了极大的改善。

对于孩子来说很难的问题,以成年的情商去看,其实很简单,孩子只需要照着做就行,等他们习惯之后,自然会知道如何去社交。

孩子不喜欢社交怎么办

万事万物都有因果,一饮一啄都是定数,孩子不喜欢社交,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责任,正如文中许妈妈家的孩子,如果一切按照孩子父亲那样的态度,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也许一开始别人不跟孩子玩,只是巧合,可在父亲的训斥下,孩子开始怀疑自我,认为自己天生低人一等,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肯定是自己哪里没做好才导致的。

''别人不跟你玩,肯定是你的原因'',这种''一巴掌拍不响''的思维模式,是最''恶毒''的,孩子遇到问题找父母,是希望得到帮助,获得安慰。心灵最受伤的时候,家长还来踩一踩,伤上加伤。

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自卑而懦弱,遇到别人的示好,也不敢轻易接受,因为害怕伤害到别人,也不希望自己受伤害,他们往往会选择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交朋友,也就不会被朋友伤害。然而,这种''鸵鸟心态'',只会让问题越变越糟,最终有可能发展成''自闭症''。

当孩子哪怕交不到朋友,也不问''别人为什么不跟自己玩''的时候,说明他们开始习惯孤独,甚至喜欢一个人生活,这时候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如果发现孩子不喜欢社交,家长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悉心引导。

发展社交能力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受罪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能更好的生活,部分家长总是弄错这一点''基本方针''。他们在培养孩子社交能力时,会犯下面这些错误:

1、忽视孩子的感受

孩子跟其他孩子闹翻,第一反应不是安慰孩子,而是''是不是你哪做错了?''、''别人为什么不针对别人,光针对你?''也许家长的心是好的,说这样的话只是平时习惯了打压别人,可在孩子看来,父母如此言行,很明显是不关心自己,给他们一种''其他孩子比他重要''的感觉。这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态,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家长让''交朋友'',自己就是不做,以此来激怒父母,挑战父母的权威。

2、''老好人''不能做

虽然分享、大方、谦让是美德,可这并不意味着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分享,有些事情,一是一,二是二,孩子该享受的,不应该吃亏。社交只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若分享带来的损失超过交朋友带来的好处,那还不如不去社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孩子才是最宝贵的。

上面这些,就是孩子''社交能力''方面的知识点,大家参照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去解决问题,不要死板照抄,此外,如果孩子实在无法融入集体,父母也不用着急。有些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自然消散,也许等孩子长大,他们就会恢复''社交能力'',操之过急,有时候反而会出现问题。',家长如何应对,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原创 · 06/28 05:09 J妈学堂

德裔美籍人类学家劳弗说过,人是群居动物,如果离开族群,将难以生存。社交,是高智慧动物特有的技能,所以如果孩子不合群,交不到朋友,家长无疑会非常的担心。

有一天跟邻居许妈妈聊天,她讲了这样一个经理。那天去接娃放学,她发现儿子愁眉苦脸,眼圈红红的,一看就是哭过的样子,见到妈妈,孩子更委屈了,情绪一下子爆发,抱着妈妈就哭。

''宝贝,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许妈妈很是心疼,轻拍孩子后背安慰。

小家伙好不容易止住了哽咽,说:''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许妈妈眉头一皱,也没说什么,带着孩子就走了。晚饭期间说起这个事情,孩子的父亲头也没抬,''是不是他在学校做了什么?人家不跟他玩,总得有个理由吧?''

父亲认为,孩子在家脾气就大,又喜欢调皮捣蛋,家里的狗和猫都怕他,在学校不合群,肯定是他做了别人厌恶的事情,让其它孩子不喜欢他。

听着父亲的话,孩子又开始哭,''哭什么哭,你烦死了,不跟你玩,你就找跟你玩的不就好了!''

类似于这样的现象,在每一所学校都存在,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不受大家欢迎,显得很不合群,说到底,这就是孩子社交能力方面出现了问题。

''社交''不分年龄,根植于人类基因中

''小孩子还分社交,他们那么点大,懂什么?''这是很多大人对于孩子能力的认知,他们觉得,小孩子年纪小,思维简单,哪里用得到''社交''这么成人化的词汇。

然而,就算是智商仅限于5岁孩子的黑猩猩,通族群也分关系好坏,他们会跟关系好的同伴一起玩,帮助对方抓跳蚤,清理毛发。

''社交能力''完全不需要家长教,等孩子长到一定年龄,他们会自觉开始尝试融入集体,这是本性,根植于基因中。

“社交能力”的 基因本性决定了孩子的社交需求,这种需求应该被满足,而不是被忽视。

人缘不好看似小问题,其实关乎孩子一生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无法忽视“朋友圈”的重要性。《世界名人的共性》一书中对此有这么一段描述“凡是能成大事情的人,朋友都很多,反之,能力再强,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却也英雄无用武之地。”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孩子要是人际关系不好,社交能力差,影响将非常大。

1、性格容易极端

孩子如果一直被人孤立,交不到朋友,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被针对''的愤怒,而这种愤怒追源到底,其实是一种自卑。为了摆脱这种情况,获得他人的认同,孩子会选择一些极端的做法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电影中,那些精神状态异常、连环杀人的负面主角,都存在一个特征:他们喜欢远离人群,没有朋友。

要是有效还好,最怕种种努力之后,还是无法交到朋友,此时孩子就很容易''黑化'',''既然我交不到朋友,我只能走我自己的路'',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们成为了其他孩子眼里的''怪胎''。

2、变得敏感而多疑

曾经见过这一个孩子,他经常无缘无故打人,问他什么原因,每次都是:''他们骂我!''其实别人根本没骂他。这孩子天生白头发多,上小学就很多白头发,年纪小又不能染,所以只要有人说话的时候看他,他就觉得是在议论他。一开始情况还没这么严重,可他越是表现得怪异,越是没人跟他做朋友,而越不合群,他就越敏感。

其实这很正常,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欲望,而不合群的孩子,他们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敏感而多疑'',在某些场合,这种理念确实有用。

孩子''朋友圈''太小,如何正确引导他们

孩子交不到朋友,社交能力差,不能指望他们自己变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家长一定要及时参与进去,下面这些办法,可以帮助孩子挽回劣势。

1、让孩子习惯''分享''

成年人喜欢大方的人,孩子也是如此,将美好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进而建立起友谊。孩子的世界观其实很简单,你把好吃、好玩的东西给我,那你就是我的朋友,他们只在乎眼前,不考虑过去与未来。建立在物质上的友谊虽然脆弱,可对''健忘''的孩子而言,短时间的友好就已经足够了。

2、为孩子创造社交的机会

性格内向、胆子小的孩子,他们往往喜欢一个人在家玩,不太愿意迈出第一步,这时候家长可以将其带到孩子多的场合,拉着孩子的手,将其介绍给其他小朋友。还可以拜托别人的妈妈,让他们的孩子带着一起玩,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局能做好,问题起码少一半。

3、锻炼孩子的口才

《孩子社交能力的核心》一书中说,凡是社交能力不行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喜欢说话,口才不行,尤其是在外人面前,甚至无法完整地说一句完整的话,都是几个字几个字往外蹦。

对于这样的孩子,强行让其跟陌生人交流,无疑非常困难,家长可以从自身做起,平日里多跟孩子谈心,问问他们的想法,比如想吃什么、对事情的看法、什么感觉等等,等孩子在家表现自如时,再想办法让他们面对其他孩子,要注意循序渐进。

4、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选择,哪怕一开始就知道是错的,也要让孩子做一遍,吃了亏之后再去教育,尤其是交友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唯有锻炼出他们的自主能力,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更好的结交新朋友。如果家长不断否决孩子,只能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胆小,也越来越不喜欢社交。

5、给孩子''交友手册''

孩子自身应变能力不行,那家长可以给孩子''交友手册''。

著名教育家卢芳女士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她家的孩子,就不怎么擅长交朋友,为此,孩子爸爸专门培训孩子,''有好东西先让别人''、''别人说话的时候,盯着别人的眼睛''、''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讲话''等等。半年之后,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有了极大的改善。

对于孩子来说很难的问题,以成年的情商去看,其实很简单,孩子只需要照着做就行,等他们习惯之后,自然会知道如何去社交。

孩子不喜欢社交怎么办

万事万物都有因果,一饮一啄都是定数,孩子不喜欢社交,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责任,正如文中许妈妈家的孩子,如果一切按照孩子父亲那样的态度,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也许一开始别人不跟孩子玩,只是巧合,可在父亲的训斥下,孩子开始怀疑自我,认为自己天生低人一等,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肯定是自己哪里没做好才导致的。

''别人不跟你玩,肯定是你的原因'',这种''一巴掌拍不响''的思维模式,是最''恶毒''的,孩子遇到问题找父母,是希望得到帮助,获得安慰。心灵最受伤的时候,家长还来踩一踩,伤上加伤。

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自卑而懦弱,遇到别人的示好,也不敢轻易接受,因为害怕伤害到别人,也不希望自己受伤害,他们往往会选择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交朋友,也就不会被朋友伤害。然而,这种''鸵鸟心态'',只会让问题越变越糟,最终有可能发展成''自闭症''。

当孩子哪怕交不到朋友,也不问''别人为什么不跟自己玩''的时候,说明他们开始习惯孤独,甚至喜欢一个人生活,这时候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如果发现孩子不喜欢社交,家长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悉心引导。

发展社交能力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受罪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能更好的生活,部分家长总是弄错这一点''基本方针''。他们在培养孩子社交能力时,会犯下面这些错误:

1、忽视孩子的感受

孩子跟其他孩子闹翻,第一反应不是安慰孩子,而是''是不是你哪做错了?''、''别人为什么不针对别人,光针对你?''也许家长的心是好的,说这样的话只是平时习惯了打压别人,可在孩子看来,父母如此言行,很明显是不关心自己,给他们一种''其他孩子比他重要''的感觉。这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态,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家长让''交朋友'',自己就是不做,以此来激怒父母,挑战父母的权威。

2、''老好人''不能做

虽然分享、大方、谦让是美德,可这并不意味着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分享,有些事情,一是一,二是二,孩子该享受的,不应该吃亏。社交只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若分享带来的损失超过交朋友带来的好处,那还不如不去社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孩子才是最宝贵的。

上面这些,就是孩子''社交能力''方面的知识点,大家参照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去解决问题,不要死板照抄,此外,如果孩子实在无法融入集体,父母也不用着急。有些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自然消散,也许等孩子长大,他们就会恢复''社交能力'',操之过急,有时候反而会出现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