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动脉CT高密度征:诊断、溶栓和取栓

 萃萃婆婆 2019-07-01
    颅脑CT非增强扫描属急性脑卒中常规检查,脑动脉高密度征是早期脑梗死CT常见征象之一,高度提示局部管腔血栓性闭塞;心源性(如:房颤)或动脉源性栓塞(如: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或颈动脉夹层)是主要血栓来源。此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原位血栓形成,或颅内夹层壁内血肿,CT也可能检测到动脉高密度征。但CT平扫难以准确判断动脉高密度征的具体来源或原因,需要结合临床、其他影像评估和动态复查等进行甄别。

缩略词

ACA:大脑前动脉

BA:基底动脉

ICA:颈内动脉

MCA:大脑中动脉

PCA:大脑后动脉

VA:椎动脉

01

正常脑动脉CT表现

    动脉密度主要取决于血红蛋白浓度,通常和脑皮质密度接近,CT表现为临近皮质蛛网膜下腔内的条索状或结节样等或稍高密度影(相对于皮质)。

△双侧MCA M1密度稍高于邻近皮质

02

CT薄层扫描或重建图像

颅内动脉相对细小,因部分容积效应,常规厚层CT扫描或重建图像不利于显示脑动脉;薄层扫描或重建图像,可以提升显示效果,利于检测到更远端的分支动脉。

△双侧MCA M1密度高于邻近皮质

03

脑动脉CT高密度征病理机制

富含红细胞的新鲜血栓,密度高于正常血液。当新鲜红色血栓闭塞动脉时,此段闭塞动脉密度显著高于临近未闭塞动脉和皮质,CT显示为条索状或小结节样的高密度,边界清晰锐利。大脑中动脉M1段高密度征最为常见,也最为临床医生所熟知;其他部位脑动脉血栓闭塞也可检测到高密度征。如同检测正常脑动脉,CT薄层扫描或重建,以及调窄窗宽,可以提高脑动脉高密度征的检测效率。

△左侧MCA M1高密度征

04

鉴别诊断

引起脑动脉CT密度增高的原因除新鲜红色血栓外,其他还包括:钙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夹层壁内血肿等,需要鉴别。

病例A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夹层壁内血肿

男,49岁;右侧基底节区急性梗死

△TOF-MRA:右侧MCA近端闭塞

△薄层CT断面扫描:右侧MCAM1段高密度征

△CT矢状位重建:右侧MCA M1段高密度

△高分辨MRI之T1WI:

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壁内血肿高信号

△高分辨MRI之T2WI:

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壁内血肿高信号

△高分辨MRI之质子加权成像:

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壁内血肿高信号

△FLAIR: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壁内血肿高信号

05

临床应用

1、指导治疗,尤其是血管再通治疗(溶栓和急诊介入)

脑动脉高密度强烈提示新鲜红色血栓,相较于白色血栓或其他性质栓子,新鲜红色血栓对溶栓药物可能更加敏感。因红色血栓相对疏松,其所致大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支架取栓或/和血栓抽吸)可能更易于获得再通。

2、辅助病因诊断

红色血栓大多由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所致,检测到脑动脉CT高密度征,高度提示脑卒中病因为心源性栓塞或大动脉疾病,需加强此方面的检查。

病例B

           颈内动脉末端栓塞               

男,74岁;房颤

醒后卒中,发病9小时

△薄层CT重建图像:左侧ICA远端和MCA近端高密度征(橙箭),左侧MCA主干呈条状等密度(白箭)

△取栓支架释放后DSA(正位):

左侧ICA远端和MCA近端血栓(橙箭)

△取栓支架释放后DSA(侧位):

左侧ICA远端和MCA近端血栓(橙箭)

病例C

    大脑中动脉栓塞

男,78岁;高血压,糖尿病,房颤

发病3小时

△薄层CT:右侧MCA近端高密度征(橙箭),

白箭所指为ACA A1

△CTA:右侧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橙箭)

静脉溶栓后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

△DSA:右侧MCA近端血栓迁移至M1段远端

△释放取栓支架后DSA:

血栓位于M1-M2交界转弯处(橙箭)

△DSA:取栓后右侧MCA恢复前向血流

△取栓支架取出的红色块状血栓

病例D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闭塞血栓形成

男,45岁;吸烟

发病11小时

△薄层CT重建图像:右侧MCAM2点状高密度征

△薄层CT重建图像:右侧MCAM2段条状高密度征

△CTA:右侧MCA下干闭塞

△DSA(正位):右侧MCA下干闭塞

△DSA(正位):右侧MCA下干内血栓充盈缺损

△DSA(正位):取栓后下干再通,

可见下干近端局限性狭窄

△取栓支架取出的血栓

病例E

基底动脉粥样硬化闭塞血栓形成

女,56岁;高血压

发病48小时

△薄层CT重建(横断面):BA结节样高密度征

△薄层CT重建(冠状面):BA条状高密度征

△薄层CT重建(矢状面):BA条状高密度征

△DSA(正位):BA近端闭塞

△释放取栓支架后DSA(正位):

BA近端严重狭窄,中远段管腔内血栓充盈缺损

△取栓(结合抽吸)后BA植入自膨式支架,

DSA(正位):BA管腔通畅

△中间导管抽吸出的血栓

原创作者/Dr. Chen

编辑排版/黄欣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