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变动脉瘤(1)

 小僧悟道a 2016-11-08

颅内动脉瘤是人体中潜在的“炸弹”,一旦发生破裂后果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继发于外伤后。而脑动脉瘤破裂是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85%)。其他少见病因包括中脑周围静脉出血(10%),细菌性或肉芽肿性脑膜炎或动静脉瘘或畸形破裂出血等。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度提示脑动脉瘤破裂,死亡率高,需要高度重视。

颅内动脉瘤约90%起自颈内动脉系统,约 85% 位于前循环,30%~40% 起自大脑前动脉或前交通动脉,30% 位于后交通动脉,20%~30% 位于大脑中动脉分支,5%~10% 位于颈内动脉。约 15% 起自后循环,包括基底尖,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


影像学常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分为五种类型:

1.粟粒状动脉瘤

2.囊状动脉瘤?

3.假性动脉瘤

4.梭形动脉瘤

5.壁间动脉瘤(即夹层动脉瘤)


首先,我们一起看比较常见的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梭形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瘤

基底动脉瘤



鞍区动脉瘤


鞍区动脉瘤并血栓形成


概述:

动脉瘤是指动脉壁三层均向外局限性膨出,常发生于动脉分支处。 镜下见动脉中层在动脉瘤颈处突然中止或逐渐消失,弹力层中纤维大多数断裂,瘤壁主要由不同厚度的胶原纤维将内膜与外膜相连,在较大的动脉瘤壁内可见较厚的玻璃样变并常合并钙化斑和形成附壁血栓。

影像学检查:

CT 可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CT 值约 40~60 HU),包括鞍上池、中脑周围池,甚至延伸到大脑裂隙和大脑凸面。诊断最为敏感的位置是脚间窝。可表现为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缘清楚;或者平扫表现为等密度,其内可见点状钙化,瘤壁可有弧形钙化。当表现不典型时,下列几点可供参考:动脉瘤周围水肿不明显;动脉瘤位于蛛网膜下腔,故其占位征象不如相同体积的脑内肿瘤显著;大动脉瘤相邻部位骨质吸收。

CTA 上动脉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密度略高的病灶,有时可有周围钙化。强化 CT 上,呈明显均匀强化,但合并瘤内血栓时表现为充盈缺损或环状强化。CTA 对血管的解剖细节显示较好,能够发现直径大于 3 mm 的动脉瘤。

MR/MRA MR 诊断动脉瘤更加敏感,无血栓动脉瘤在T1WI、T2WI均为无信号或低信号。动脉瘤内血栓,MRI可为高、低、等或混杂信号。较大的动脉瘤,由于动脉瘤内血流速度不一,血流快的部分出现流空效应,血流慢的部分在T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MRA 可以显示与载瘤动脉相连的囊状物。

DSA 诊断小动脉瘤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均较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好,而 CTA 常会高估动脉瘤的大小。但 DSA 操作风险高,比如中风。DSA 可以更加仔细的分析动脉瘤的大小、体部和颈部的形态,这对治疗非常有帮助。


下面,看看比较特殊类型动脉瘤:





血泡样动脉瘤


  


黄老师金玉良言:老年人基底池的病灶,永远都不能忘了“动脉瘤”。

部分图像来源于医学影像园 李神经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