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理论过期也能害死人

 子夏书坊 2019-07-01

     只有永恒的诗歌艺术,没有永恒的诗歌理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诗歌理念,它是为其当代的主流诗歌服务的,过期之后,它对诗歌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甚至形成制约和阻碍。它的时效性仅仅体现在:前一种诗体尚未由盛转衰,而后一种诗体尚未蓬勃崛起之刻。在新的美学原则崛起之刻,这些旧理论不但不起正面推动作用,还往往就会成为新一代诗歌艺术鉴赏的绊脚石,令新一代莘莘学子成为前一代附庸或牺牲品。

  那么,难道这世上就没有能既能指导上个时代,又能启迪下个时代的理论吗?理论上讲,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是应该存在的,但遗憾的是,中国五千年以来,还未诞生这种战略高度的诗歌理论,它们只是儒家文化即时性的歌功颂德罢了。

  “唯抒情论”是臭狗屎!

  唐宋之后,后人在评价唐诗、宋词的综合成就时,普遍认为唐诗重情志,宋诗(词)重理趣,因此,唐诗的成就大于宋诗(词)。于是,后辈理论家便将“抒情是正宗,说理是旁门”的信条奉为圭臬,直到今天,大部分的官方理论家、编辑、评委,还仍将以此为“行动纲领”。客观评价,这句话在格律诗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格”和“律”就是为情志和美准备的,对于具备理性思考的深度作品则形同镣铐,因此,格律诗时代,理性作品都归入了政论文,只有情志型纳入诗词,这也是古诗词一直是小巧玲珑型唱主角的原因所在。但在白话自由体新诗时代,这句话则形同屁话,是典型的臭狗屎,因为新诗突破了格律的种种限制,古代只适合做政论文的那部分题材又可在诗歌中呈现了。这句话若成立,则等于说,泰戈尔、帕斯、艾略特等世界大师都成了旁门左道的非诗人,还有比这更荒唐的话吗?

  实际上,只要是大脑还能正常思考的识字的文化人,只需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句统筹一遍便可轻易得出结论,大部分名句都是带有理性思考的哲理句,即便是抒情诗也不例外。情至极端必生理,因为诗歌的艺术本质是戏剧化、意外化,戏剧化、意外化的本质是逻辑反差,逻辑反差不是理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说,最好的情诗必然是理性的,比如以下情诗例子:

  1、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饶歌》)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非情诗类就更多了,因为诗是一种体验,是体验必然包含因果,这种因果一旦具有了普遍性,便产生了理性: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0、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杜甫《蜀相》)

  14、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杜甫《天末怀李白》)

  15、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杜甫《佳人》)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9、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2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唯意境论”是臭狗屎

  中国的诗歌理论实际就是官场文化的歌功颂德理论,因为历代诗歌艺术只有在朝为官的文人才有机会进入文学史,而在朝为官的诗人大部分都是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那么不痛不痒的智性诗便成了每个时代的主导产品。不痛不痒的智性诗最大艺术特点就是意境,所谓,情景交融,物我不分;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客观评价,智性诗写出了此等境界(下面谈境界),的确是值得众诗人舍身以往的理想境界,但若一切诗歌皆以此标准来衡量,“意境”又成了臭狗屎,又成了屁话。

  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必须强调意境,除了上面提到的智性诗,和少部分萌芽阶段的清浅情诗外,若理性诗和情志诉求比较强烈的抒情诗也强调意境,就会由杰作、经典作品变成了臭狗屎,如以下作品: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诗(词)要是写得“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那岂不说岳飞成了一个说谎话的大骗子?说了半天志向,别人却不知道他的志向是什么,在此若强调意境,强调不可言说,就成了削足适履。

  再如,苏东坡的两首: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诗(词)若苏东坡也强调“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不等于东坡怀念亡妻是虚情假意,还要摆个姿势去怀念?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首哲理诗,本就写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八个字,要是主题表达的含含糊糊,怎么解释都行,那只能说明这首诗表达失败。

  “唯境界论”是臭狗屎。

  诗歌以境界论高下当然是真理,但从中国理论家口中说出来就会变成臭狗屎,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理论家都一样,这是为什么?因为境界分为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思想境界是为真和善服务的,体现作者思想修为程度,立场高度,艺术境界直白点说就是修辞境界,是为美服务的,二者截然不同。但中国理论家普遍将境界狭隘地指认为了艺术境界,闯王和霸王混在一块乱说一气,即便那个相对明白的王国维也是含糊其辞。这样,同样的诗作在某些编辑评委那里成了黄金,在另一些编辑评委那里成了大便,还美其名曰文无第一,仁者见仁,实际就是稀里糊涂。

  那么,有没有可能将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合一呢,既强调思想境界,又讲究艺术境界的作品不是更完美吗?这种想法好比在选美时强调一个人既要长得婀娜多姿又要伟大威猛,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吗?这两种境界在一篇作品里只能强调其一,两个境界都强调,可能一个境界都达不到,即便同一个人的作品也不行。比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一个强调艺术境界一个强调思想境界,你想让“酒肉臭”和“冻死骨”变得美丽起来,你就是诗盲!但在王国维强调的境界那里,前者可能成了高境界,后者成了无境界,这不是臭狗屎是什么呢?但按思想境界来要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算个狗屎境界啊?

  作为古诗词而言,因为几千年一直是官家中产阶级休闲体的延续,作为一种“把玩体”以艺术境界论高下,未尝不可。但作为现代诗而言,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是必须论出高下,必须有个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排名问题,否则你就没权利当编辑、评委、批评家,当了也是稀里糊涂的文无第一。我说中国五千年的理论家都是糊涂蛋,就是因为他们将艺术境界视为了境界论的唯一,令中国文学成了名副其实的休闲文学。一群衣食无忧的整天游山玩水,吟风弄月,所谓镜界就成了“中产阶级饱嗝”的境界。民主时代的现代诗也这么干,中国诗歌都写主流官刊的那种休闲体,那么中国诗坛将成为地球村时代的“国际孤儿”。

  我曾写过一篇“不要跟我谈境界”的文章,当时是为了回答一些让我跟海子pk境界的诗盲的,实际不止是海子,即便百年汉诗的全部官方名人,我都不愿意跟他们谈境界,他们在我眼里是一文不值的,是0境界的,跟0境界的人怎么能谈境界呢?他们所谓的境界,还未走出屈原《离骚》那种宣扬自身高大上的小文人牢骚。而我塑造的艺术形象是一个“无我的奉献者”形象,思想境界不止比百年汉诗的官方名家高,比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们也高得多,但这一切,又有哪个诗官、诗歌理论家、编辑、评委能明白呢?获了鲁奖不还是臭狗屎吗?!

  拿屈原的《离骚》跟我一首短诗比照下吧:

  《离骚》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略)

  离骚(十四)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离骚(十五)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乱曰:

  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绿太阳》/鹰之

  习惯看日落的人

  定是在等待着,一束绿光

  从一枚鲜红的太阳体内喷薄而出

  由此证明,他看到的太阳是绿色的

  对一枚绿太阳的理解

  就是对胆汁的理解

  对胆汁的理解

  就是对一头

  一声不吭流淌着胆汁的熊的理解

  太阳这头被放逐的熊

  推磨者、风筝般的监工

  一生都在与天帝做着猫捉耗子的游戏

  清晨,他躲在一张少不更事的苹果脸下转动

  中午,他藏在一张不形于色的曹操①脸下转动

  傍晚,他隐在一张仗义执言的关公脸下转动

  似乎他很热爱这场转动

  喜欢这种无所事事的活法

  但,我们都被他骗了——

  这些自我解嘲的扮相后面

  都连着一根无色透明的导管

  通过它,他把碧绿的胆汁偷偷播撒在

  江河、湖泊、山峦、旷野、林荫路上

  直到山绿过、水绿过、草绿过、树绿过

  他才在冰雪的耀眼反光中假寐

  而对这一切,天帝尚蒙在鼓中

  从儿时起,我就习惯了这种对视

  一个人坐在向晚的一段枯木上

  看着一枚大太阳从地平线一点点陨落

  但那时候,我不知道这种默契背后的万世缘由

  我不知道,那心头一凛的感觉

  是被一种“卧薪尝胆的爱”击穿

  我不知道,一大蓬绿色的胆汁曾将我濯洗

  ①曹操和关公俱为三国人物,也是民众心目中奸诈和仗义两种品格的“代言人”。

  这两首诗思想境界根本没有可比性,屈原只是写了一篇自命清高的自白书,诉说自己不得志、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一番不平遭遇,我塑造的是一个身陷囹圄仍旧鞠躬尽瘁奉献不止的英雄——太阳神,一个主观,一个客观,一个利己,一个为人,境界高下一目了然。可是,等到中国诗歌的当权者明白这件事,还不知道需要等几十年、几百年呢?!而我要扭转当前诗坛的这种落后意识,又需要几十年、几百年呢?!

  后记

  自中国第一代诗盲孔子为诗歌著书立论以来,中国诗歌界外行领导内行的畸形发展史便开始了,尤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诗歌艺术的天敌——儒家学说,便从此夜郎独大,将诗歌这只猛兽关进了动物园的笼子里。那么,有什么根据说孔子是个诗盲?很简单,我们把孔子编撰的《诗经》(诗三百)跟在其之前诞生的《易经》放到一起比照便一目了然,《易经》中博大精深的象征术,关于“像”(比较接近于意象)的运用,在那个时代便已出神入化高深莫测,令诸多现当代诗人都望尘莫及,但在《诗经》中却近乎空白,令人匪夷所思。很明显,孔子根据其自身推广礼学的政治需要,阉割了中国诗歌,《诗经》本质还是一本实用主义的启蒙小诗集萃,作为诗歌而言尚在低端层次,或者说是一本“残疾诗集”。一本选集若仅仅保留了宫廷文化、大众或民间文化的那部分,精英文化那部分被摒弃,不是畸形又是什么呢?尽管这其中有所谓的风雅颂之分,大小雅之别,但这都离不开“实用主义”四个字,诗人关于道的思考被强制终止了。这也是直到今天为止,官方所推举的民间诗人全都是“有才情,无思想”的小家碧玉的根本原因,就是受这些过期的狗屎理论影响之故。

  近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史跟古代没啥质的区别,唯一区别是更差了,因为古代诗话是后人总结前代名篇,基本都已盖棺定论,因此出入不大。而新诗由于尚在起步期,当代或“前辈”名家基本都是学徒作品,所以这一百年的诗歌理论形同一张废纸,试问,论据失效的论文还有什么价值呢?而且,更糟糕的是,也不知道是哪个官员定的法律,只有教授、博士、院士写得东西才叫理论,才能在他们自己办的理论刊物发表作品,而这些刊物诗人一般还看不到,只有颁发论文毕业证的人才有权看到,你说这叫啥事呢?当真是“中国特色”!

  最后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记住以下几句话(最好能背诵):

  自古诗歌分为三种:抒情、说理、智性。

  抒情诗——适合所有人群,大众文化为主;中心审美诉求——境界;三流为主,最高层次——二流。

  智性诗——适合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心审美诉求——意境;大部分不痛不痒,最高层次——二流。

  理性诗(含批判现实)——适合文化精英阶层;中心审美诉求——意蕴、意味;最高层次——一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