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直辖22年,半部渝商奋斗史

 华歌2018 2019-07-01

作 者:糜好奇

来 源:两江商业评论

(ID:liangjiangshangye)

伫立时代潮头的渝商,要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公元1997年,重庆成为新中国第4个直辖市,那一座朝天的门前,江水浩荡。

这一年,尹明善59岁,他把自己经营了5年的“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改名为“力帆轰达实业集团”。

尹明善

尹明善比任正非和柳传志大6岁,比马云大26岁,是改革开放后最年长的民营企业家之一。

尹明善当过教师和出版社编辑,做过书商,54岁的时候用20万元启动资金投入摩托车发动机生产。

开工第一天,尹明善在不到40平米的车间里向手下9名员工发话,他要造出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没有的发动机。

已到知天命年龄的尹明善,依然像一个少年,手握长缨,想要缚住命运的苍龙。

那是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风雷激荡,春天的故事依然动听。

同样在这一年,另一个重庆人以50万元起步资金,在巴南成立了重庆宗申摩托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这个人叫左宗申,之前做了10年的摩托车修理生意,对每一辆摩托车的性能结构和装配要求都已烂熟于心。

一年后,比尹明善小25岁,比左宗申小11岁的涂建华,在石坪桥盘龙山上创办了重庆隆鑫交通机械厂,同样生产摩托车发动机。

至此,尹明善、左宗申、涂建华为代表的“摩帮”老板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与嘉陵、建设、望江等国企一起,开启了重庆摩托车产业的“黄金十年”。

尽管带着明显的草莽色彩和江湖气息,但重庆“摩帮”的扛把子们依然有着突破狭隘的眼光与勇气。

书生下海的尹明善,把座右铭印在了企业的大墙上:“获利路有三,垄断我无权,投机我没胆,创新求发展”。

左宗申是“摩帮”学习MBA课程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个把自己的名字作为企业名称和产品商标的“摩帮”大佬。他说,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企业和产品,是对自己的产品负责。

涂建华在草创时期就开始重视现代管理,斥资数百万元聘请管理咨询公司为隆鑫把脉,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

蒙眼狂奔,有胆有识,财富总会垂青于那些具备长期眼光的草根创业者。

除了生产发动机,尹明善、左宗申和涂建华还快人一步进入摩托车整车领域,并带动了一大批后来者迅速跟进。

风驰电掣过后,空气里都能听到钢镚儿落地的声音。据说,当时的重庆富豪,10个人里面有7个是做摩托车的。

尹明善曾总结“摩帮”的成功:“创造新产品,创造新市场”。

重庆直辖之后的几年里,“摩帮”相继获得出口经营许可,摩托车需求旺盛的东南亚成为角逐之地。

帮助重庆“摩帮”打开东南亚市场,足球功不可没。

1999年,涂建华的隆鑫冠名甲A前卫寰岛俱乐部,同年重庆隆鑫赴越南参加四国足球邀请赛,一举夺冠,声名大震。

2000年,重庆隆鑫获得甲A第四,并摘得足协杯冠军,为年轻的直辖市打了一针鸡血。

夺冠那天,力帆在现场揭牌,因为尹明善拧着5580万元买下了前卫寰岛俱乐部,将其更名“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

尹明善搞足球的原因很简单,当时中国知道力帆的不超过2000万人,但中国有3亿球迷。他说,“八年寒窗无人问,力帆一球天下闻”。

为了提高在越南的知名度,尹明善把越南头号球星黎玄德引进到力帆俱乐部。顿时,越南的大街小巷,高喊“阿德,力帆”。

此后,重庆“摩帮”制霸东南亚,力帆喊出口号:“国内赚钱,市场好汉;海外获利,民族英雄。”

那是重庆“摩帮”的镀金年代,也是年轻直辖市的昂扬时光。

1997年,44岁的何永智已经把“小天鹅”火锅开到了全国各地;30岁的严琦,在陶然居刚赚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29岁的李红,小心翼翼地在解放碑群鹰广场,经营着她的第一家“乡村基”。

美食之都,国色重庆,一切皆为序章。

若论重庆餐饮业的急先锋,非火锅莫属。

1982年,国营鞋厂的女设计师何永智与丈夫用500块钱,盘下了八一路上一个16平米的小门面。她给这个只有3张桌子的火锅店,取名“小天鹅”。

有一天,何永智乘船经过朝天门,看到两江交汇处清浊分明。于是突发灵感,回去让铁匠在火锅中间装了一道铁皮隔板,一边红汤,一边清汤。名曰“鸳鸯锅”。

如此一来,想吃火锅但又怕辣的外地人,也可以大快朵颐。“鸳鸯锅”从此风靡,对重庆火锅在全国的推广起到了关键作用。

几年下来,“小天鹅”在重庆已经颇有名气。何永智夫妇又出奇招,在江北开了第一家小天鹅火锅大酒店,把火锅从街边大排档引入了现代酒店。

这堪称一场火锅革命,凡有外地客商到重庆,必到此搓一顿。

进入90年代,重庆火锅群雄并起,但大多局限于市井间,缺乏现代品牌意识。

1994年,当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特许经营为何物的时候,“小天鹅”天津加盟店开业,何永智成了火锅特许经营第一人。

“小天鹅”以平均每月一家的速度向各大城市进军,甚至还走出国门,把火锅店开到了美国西雅图。“火锅皇后”的名声,不胫而走。

但重庆火锅真正的品牌化运作,还是在直辖之后。

苏兴蓉的“苏大姐”、李德建的“德庄”、秦远红的“秦妈”、刘松的“刘一手”、余勇的“奇火锅”,一大批火锅品牌声名鹊起。

2001年,重庆火锅协会成立,何永智被推荐为会长,重庆火锅集体走上了连锁加盟的大肆扩张之路。

重庆火锅抱团发展,四处攻城陷地。苏兴蓉回忆,“那时候加盟太好做了,光是接全国要求加盟的电话都忙不过来”。

有一次,在山东某地,苏兴蓉发现了一家打着“苏大姐”招牌的火锅店,她就佯装客人,进店吃了起来。

这家店的火锅底料全是清水煮辣椒,连牛油都没有,苏兴蓉叫来老板予以点拨。当得知这位食客就是正儿八经的苏大姐时,老板面容失色。

苏兴蓉并没有追究,反而将他发展成正式加盟商。据说,在苏大姐的众多加盟商中,有许多都是苏兴蓉收编的“李鬼”。

彼时成渝两地,陷入火锅发源地之争,双方口水战不断。重庆火锅协会大旗一挥,德庄、秦妈、刘一手、苏大姐、奇火锅、孔亮杀入成都。

2007年3月,重庆成功获得“中国火锅之都”称号,发源地之争尘埃落定。

改革开放后中国餐饮史,估计难有第二个品类能够与重庆火锅匹敌。据相关统计,重庆现有3万多家火锅店,每天要吃掉20万斤以上的毛肚和鸭肠。

在这个无辣不欢的城市,一口火锅,烫的是麻辣鲜香,吃的是人生百味。

1997年,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热播,一根棒棒行走江湖,成就了这座城市最平凡的劳动者。

《山城棒棒军》里的重庆城,宛如一个大县城,拥挤杂乱,筒子楼遍地都是。水泥森林之中,涌动着人们对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

这一年,33岁的吴亚军在新牌坊片区建成了龙湖花园南苑,打出广告“善待你一生”。因为建筑质量过硬,配套到位,成为当时重庆楼市的标杆。

吴亚军

两年后,龙湖花园西苑项目启动,首创板式围合和样板景观,市民排队抢号,不惜通宵达旦。人群中有人惊叹,“房子比白菜卖得还快”。

当初,拿下龙湖花园的开发权,吴亚军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简陋的工棚里,温度超过40度,捋一把汗水,地上腾起一阵烟雾。

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当过仪表厂技术员和市容报记者的女人,会在多年后成为中国女首富。

但吴亚军并不是重庆最早的地产商。

90年代初,做汽配生意的孙甚林开始研究香港产业模式,他发现,香港富豪前十名,绝大多数涉足了房地产。

于是,孙甚林进军房地产,1994年,南方花园在歇台子开盘,是重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小区。标价900元一平米,广告很简单:“南方花园,安居乐园”。

几乎与孙甚林同一时间,经营电子产品发财的张松桥与曾维才创立中渝发展,在当时尚属荒凉的渝北松树桥一带,开发加州花园。

从体制内下海的吴旭,在朝天门市场盖成了协信商厦,站在15层的高楼上,一眼望尽服装交易市场的喧嚣。

离这栋大楼不远处,是李嘉诚开发的大都会广场,那是当时重庆商业地产的巅峰。

重庆直辖前后,还有两个建筑老板闯入了重庆地产江湖,蒋业华和黄红云。

1995年,蒋业华在九龙坡高新区开建华宇大厦。3年后,黄红云开着一辆普桑,带着3个合伙人从涪陵来到重庆主城,创办金科。首个项目金科花园一战成名。

这一时期,还有跨越、嘉华、渝海、竞地等本土房企逐鹿山城,繁花似锦,大开大合。那是渝派地产的花样年华,万丈高楼平地起,无数大佬丛中生。

新千年之后,融侨、中海、富力、保利、香港置地、阳光100、棕榈泉等外地房企悉数杀入重庆,由此进入地产狂飙突进的时代。

嘉陵江的水,涨了又落,落了又涨。

尹明善搞了摩托,搞汽车,搞了汽车,又搞房地产。

2010年力帆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业,72岁的尹明善每天开着“力帆520”上班。

7年后,尹明善把重庆力帆俱乐部90%的股份卖给当代集团。

谢幕之时,他说:“接手足球的时候,重庆足球是甲A,现在把主导权交出去,仍然是中超,我没有让这座城市失望。”

告别足坛9个月后,尹明善在力帆总部宣布交班,退居幕后。彼时,离他80岁的生日,只有70天。

去年国庆前夕,一则视频在网络热传,退休在家的尹明善,深夜弹唱《我在这里》。

老大哥告别江湖,重庆“摩帮”渐成往事。

2001年的一个夏天,渝中半岛一片狭长的危崖上,何永智一站就是4个小时。

5年后,11层高的洪崖洞拔地而起,成为重庆新名片,入夜霓虹闪烁,满城繁华,犹如一座巨大的迷宫。

再后来,抖音围城,洪崖洞成为网红地标。“抖友”锦衣夜行,仿佛置身于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火锅皇后已成传说,外地游客鲜少知道洪崖洞的故事。长夜之中,66岁的何永智深藏功与名。

2009年晚秋,龙湖在香港上市,3年后,胡润榜单上,吴亚军成为女首富。

2013年7月,吴亚军写了一封纪念龙湖创业20年的公开信,她在末尾写到:我们会柔软,但内心坚定;我们也摇摆,但总向前;我们如困顿,定将反思;我们如伤病,必会涅槃。

21年来,黄红云始终把总部放在重庆,金科2018年实现千亿元销售规模,成为重庆首家千亿元级民营企业。

万物生长,潮水汹涌。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渝派地产商早已变得成熟与睿智。

时间就像一道标尺,人们总是从中寻找自己的记忆坐标。

1997年,就是重庆的记忆坐标。有多少筚路蓝缕与如履薄冰,就有多少故事藏在两江潮水之中。

门前有大江奔腾,门后有群山巍峨,回望风尘,总有惊艳之处。

直辖22年,这是半部渝商史。

22年前,他们弄潮搏浪,肆意生长,完成资本积累,也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重庆。

22年后,选择再次摆在了他们面前,或安于现状,踌躇不前;或打破桎梏,再次出发。

这种选择不仅摆在尹明善、左宗申、涂建华、吴亚军、黄红云的案头,也同样摆在了任正非、柳传志、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的案头。

这是渝商面临的选择,也是重庆乃至中国面临的选择。

排版| 吴恙审校| 钟灵主编| 叶正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