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祁虹:多民族社区公共性构建研究

 昵称14979747 2019-07-02
——从杂居到互嵌的路径分析
2019年06月28日 09:04 来源:《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 作者:祁虹字号
关键词:公共性;民族团结;政策干预;交融发展

  二、杂居社区互动交融的公共性要素

  公共性包含丰富的内容和意涵,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杂居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社会生活以及实现交融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公共性是其基本属性,起着联结个体、协调关系、优化资源的作用。生成富有内涵的公共性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指征。在交往交流中实现交融和团结,体现了公共性的主体间性。

  1.存在性公共性与社区文化共享。阿伦特认为,人的公共性与人的社会存在相关。生活在杂居社区中的个体总与其他人共享着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来源于劳动联合或共同经历,或相互需要,或达成一致,或共同目标。这些东西是实现民族交融的纽带,被社区中的成员所共享,其本质是公共性的。各少数民族群众对社区中公共空间的共享,为人们从“私域”走向“公域”提供条件。社区中的街道、菜市、商店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空间,是各族群众实现互动交流的主要场域,因此,社区成员都比较关注这些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维护。例如,在兰州新华巷的街道发展设计中,社区汉族设计师负责设计图纸和制定方案,他们先后征求了二十多户少数民族居民的相关意见。

  社区行政权力的共享也是社区存在性公共性的一个方面。三市杂居社区的各族群众都会参与社区选举,对社区事务有一定的决策权。兰州柏树巷、西宁德令哈路以及银川南华巷将一部分公益性岗位分配给少数民族群众。主人翁地位的确立,增强了各族群众在社区中的存在感,全体成员共享社会资源和社会服务。这种共享关系同样有利于培育社区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除此之外,社区的各族群众还共享着社区义务、社区政策、社区福利、社区机会甚至是维权成果等。共享是进行族际间和个体间交流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公正、平等不仅是共享的内在要求,也是公共性的价值指向,更是实现杂居社区群众相互依存、交往互动的基本保障。

  2.规范性公共性与社区秩序建构。哈贝马斯所强调的公共性是建立在商谈和对话基础上的,具有规范价值。交往为消除隔阂、沟通理解以及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杂居社区中要实现民族交融,交往互动显得尤为重要。交往互动的结果是达成某种一致或形成某种默契。三市杂居社区都生成了这种具有规范作用的公共性。例如,西宁东大街南侧市场的卫生清洁难度较大,引来社区居民的不满,为此,市场管理部门与各族商贩沟通并签订治理协议,有效解决了此问题。兰州新华巷某清真寺的邦克声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引起不满,为此,清真寺不仅调小了音量,还在传统节日给周边的汉族群众送去礼物,以示歉意①。除此之外,汉族的殡葬仪式往往会占用一定的公共空间,并伴有噪音,杂居社区中的少数民族群众对这种文化习俗能给予理解并提供方便。

  ① 根据笔者2018年9月在兰州新华巷社区田野调查的资料整理。

  交往有赖于一定的行为准则,这种准则一方面来源于法律制度和文化习俗,另一方面则来源于社区群众的公共交往实践。民族交往是民族(集团或个体)之间的交往和往来,包括民族之间的接触、交际、来往、联络、协作等,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整合过程[25]。公共性起着联系、沟通和协调各交往主体的作用,并使民族社区呈现出该有的形态和一定的秩序。这种规范秩序更具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规范性公共性还保障着交往向持续、深入的方向发展。达成共识、形成一体化意向,是社区各成员为之努力的目标,表现为一种交往理性。这是公共性的内在价值,也是实现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的必备要素。

  3.支援性公共性与社区福祉的提升。今田高俊认为,应该用自发支援性公共性补充传统的公共性[26]。支援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与对他者的照顾、关心直接相连的行为,他者增加力量和支援主体的自我实现是联系在一起的。支援行为往往是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的主要行动内容。在三市的杂居社区中,由支援行为开创的新公共性,丰富了社区公共性的内涵,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互助与支持。在兰州柏树巷社区,由回族群众创办的图书馆向各族群众提供图书借阅、讲座、科普等服务。西宁大众街树林巷群众成立了“热心大爷团”,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各族群众。银川胜利街天盛社区的八支志愿者队伍,共有四个不同民族的442人参与活动①。

  三市杂居社区中的公益机构和社会组织面向社区各族群众提供服务。少数民族群众在社会服务和参与公益的过程中,收获了尊重和赞许,同时也彰显了自我价值,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杂居社区中。支援行为并非完全以救助和慈善行为为目的,而是以实现自我和生存的意义为前提[27],带有明显的私人性,但是,它也不是完全的利己行为,而是以提高对方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某种行为的质量为前提的。支援行为是基于“私”的公共性行为,这种公共性,比提倡社区成员一味奉献与牺牲的公共性更容易被接受。开拓以个人实现和自我成就为前提的公共性,可以吸引并确保各族群众参与其中。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三市杂居社区中的公益组织和参与人员的数量都在稳步增长②。杂居社区中各族群众的支援行为,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不仅增加了各族群众的共同福祉,也彰显了更具生命力的公共性力量。

  ① 中国社区网[EB/OL].http://nx.cncn.org.cn/yinchuan/tianshen/intro.html.

  ② 根据笔者在西宁市(大众街、清真巷、林家崖、周家泉)、兰州市(新华巷、柏树巷、互助巷、桥门巷)、银川市(南华社区、益康社区、天盛社区、西塔社区)的田野调查资料整理。 三、杂居社区公共领域建构的实践路径

  杂居社区建设,是实现“石榴籽”理论所衍生的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有效途径。交融状态,是实现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相互嵌入的自然结果,也是杂居社区建设的终极目标。居住格局的空间互嵌是人们实现有效社会交往的前提[28];空间结构的互嵌不仅是一种既有状态,也是民族交融的工具性和形式性指向;心理和精神上的互嵌则是民族交融的内容性和目的性指向。要实现心理和精神上的互嵌,各族群及个体间的有效互动和理性交往是主要手段。公共领域是实现共享、交往、互动并形成一定依赖关系的社会生活领域[29]。公共性是在公共生活实践中滋养和培育而来的。吉登斯认为,社区建设不能忽视公共领域[30]。因此,在杂居社区实现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公共领域和公共性的生成不仅有利于空间互嵌关系的维护,也直接关系到心理互嵌和精神互嵌等决定层面的建构。(见图1)

  图1 杂居社区建设关系示意图

  1.通过需求,激发公共性生成的内在驱动力。在杂居社区公共领域建构的过程中,需求形成了最基本的“文化迫力”[31]。首先,各族群众需要在社区中获得物质生活方面的保障。劳动机会、社会福利、社区环境、养老、教育等都是社区群众所必需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的合理公平分配,保证了社区成员的共享性。否则,杂居社区公共性的培育与生成将无从谈起。

  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杂居社区群众的需求逐渐转向尊重、情感、认同以及自我价值等精神层面。无差别对待、情感依靠、彼此理解是社区群众安全感和归属感获得的重要途径。各族群众不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也增强了自己的社区身份认同。这种认同建立在公共性生成的基础之上,是心理互嵌和精神互嵌的必备要素,也是杂居社区和谐团结的前提条件。

  公共性在各族群众的各项社会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中生成,并维持着个人生存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这些需求是在集体行动和公共互动中实现的。需求的满足可以激发和促使人们进行更有效和广泛的交往。这种需求满足的示范和扩散效应,是公共性持续生成的内在力量,保证了公共生活不会走向衰落。

  我们看到,需求的满足是建立在“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私”与“公”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而是协同互构的。对“私”的承认不仅是对个体需求的肯定,也是对杂居社区成员差异的认可和尊重。公共性联结每个社区成员,并承载着共同价值和团结机制。公共交往和互动,不仅可以满足个体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达成群体的目标,并形成成员间的共同感。公共性由此而生,并不断调节着杂居社区内的交往关系和资源配置。

  2.通过政策干预,促进公共性各维度的相互转化。公共性不同维度的生成是在彼此的转化和支撑中实现的。各族群众总是共享着一些存在的公共性,社区成员通过存在的公共性获得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又促使社区成员接受彼此,并通过阐释将其传播或延续下去。

  规范性公共性是交往协商的结果,来源于社区成员的一致性认识和理解。公共的被等同于有效的、人们普遍接受的。杂居社区的共享性为社区成员间的理解提供了基础。社区成员在共享的基础上创造了规范性秩序,它又被大家所共享。基于共享的创造,是规范性公共性生成的依据。

  支援性公共性是对存在性公共性和规范性公共性的联结和补充。杂居社区的支援活动,通过灵活且有效的配置方式调节资源的共享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沟通和理解。支援活动也必须通过交往互动来实现和完成,并形成一定的规范机制来约束其主体和对象。

  公共性不同纬度间相互促进,彼此成全,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或薄弱都会阻碍公共性的生成,也不利于多杂居社区团结机制的建立。例如,三市中不少杂居社区的公共空间不断流失,给社区群众的交往交流造成区隔,使基于相互认可和理解的规范性秩序难以生成。除此之外,理性交往的前提是要有共同的知识背景来作为理解彼此言行的“信息储蓄库”[32]。然而,三市中有的少数民族群众缺乏这样的背景知识,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进而无法实现资源共享①。也有汉族群众认为,少数民族热心公益只是为了自己的功修,因此,他们缺乏对支援活动的肯定和赞誉,从而影响了支援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此可见,杂居社区公共性的生成难以避免各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不断完善和强化各个维度公共性的建设,还需要国家行政公共性的参与和调节。通过拓展新的公共空间、丰富可共享的物质文化资源、提供多元教育模式和机会、细化并落实社区服务工作、建立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等行政化手段,促进并保障公共性的生成。有学者强调,不宜通过政策性和强制性的手段推进民族互嵌结构的建设。但是在现阶段,在确保杂居社区自发生成公共性的同时,仍然需要借助行政公共性的外力来催化和保障。(见图2)

  图2 公共性各维度关系示意图

  3.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实现社区公共性支撑下的文化共生。涵化的结果趋向于文化上的共生。例如,族际间的通婚,饮食习惯、生产方式、审美取向的改变以及生活观念和价值追求的变化等,都是涵化的具体表现。涵化的结果不仅会生成新的共生关系,也会在族际互动交往的基础上生成公共性。

  杂居社区中的文化共生是公共生活繁荣的表现。“共生”是在承认和肯定差异的前提下的求同和发展,这与公共性的生成基础不谋而合。杂居社区生成公共性的过程,也是建构彼此认同的过程。杂居社区各族群众通过交往、互动、磨合、理解实现文化共生,不仅共享着某些文化,也共同创造着新的文化。公共性的生成使杂居社区的文化共生成为可能,也使基于交往互动的心理互嵌和精神互嵌逐步得以实现。这不仅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也是各族群众实现社会融合的基础。

  ①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少数民族群众不识字,因此没有关注到社区的公告,导致孩子没有注射疫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