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形成积症的过程

 解决人生问题 2019-07-02

【原文】黄帝曰:其成积奈何?

歧伯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月真)胀,(月真)胀则肠外之汁沬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沬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译文】黄帝说:形成积症的过程是怎样的?

岐伯说:寒厥邪气侵入足部而憋住,使小腿胀闷而不便利,由此引起小腿寒冷,小腿部寒冷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就会使寒气上行而进入肠胃;寒气进入肠胃则腹部胀满;腹部胀满则肠胃之外的汁液黏沫因被挤压而聚结不能流散,日久发酵而成积症。如突然饮食过多,则使肠内水谷充满,运化困难,再加上起居无常,劳累过度,就会使络脉受伤。上行的或浅表的络脉受伤,血液就会外溢,血外溢就会发生鼻出血之类现象;下行的或深内的络脉受伤,血液就会内溢,血液内溢,就会造成大便出血。肠胃的络脉受了伤害,血液就会溢出肠外,如肠外适有寒气,汁沫与溢出的血液相搏聚,就会并合凝结而不得消散,积症也就形成了。如果突然外受寒邪侵袭,内为忧郁气怒所伤,就会导致气向上逆,气上逆,就会使手足三阳六经的经气闭壅不通,阳气不能运行,凝结了的血液蕴藏在内而不能化解消散,津液涩滞,留着而不去,这样,积症也会形成的。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形成积症的过程,厥气生足悗者,邪气厥逆于下,则小腿气行闭塞不通也;小腿气行闭塞不通则生寒,寒则血脉凝涩,而寒气上行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胀满,胀满则肠胃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久而成积块也。若猝然多饮多食则肠胃满,又或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受伤。络脉者,即脏腑所出之血气之别络也。阳络者,上行之络脉,伤则血外溢于上而为衄;阴络者,下行之络脉,伤则血内溢而为便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也。或猝然外中于寒,若兼之内伤于忧愁,则气上逆,气上逆则手之六经隧输送不通。手之六经隧输送不通,则温肤热肉之气不行,血凝蕴裹而不散,津液涩于络中,渗于络外,附着不去而成积也。经脉有手三阴三阳之大络,并经而上循于手;足三阴三阳之大络,并经而下循于足,主行血气,渗出于脉,外以养形,是以阳络伤,则上出于空窍,而为衄血;阴络伤,则内出于肠胃,而为便血。六输不得上通于外,则内溢于脉外而成积,是外内皆主渗出于脉外者也。盖天之风雨伤人皮肤,从皮肤而入于络脉。地之水湿伤人脉络,从脉络而出于肌腠。血外溢者,外溢于皮肤而为衄;血内溢者,内溢于募原而便血。血溢于肠外者,从络脉之尽处外出于郛郭之中而成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