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 为情自刎的尤三姐,其实是黛玉的一个副影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7-02

对于尤三姐这个人,我已写过多篇文章来进行分析,但总觉得有未到之处,未能触摸到作者曹先生的意图。

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对表现全书的主旨有什么作用?如果少了她,思想性会不会打折扣?

在反复精读之后,我在四个字里找到了答案:“耻情而觉。”

这四个字出现在第六十六回的篇尾,因尤三姐自刎而死,柳湘莲在恍惚间看到尤三姐“从外而入,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说了这样一段话:“来自情天,去由情地。前生误被情惑,今既耻情而觉,与君两无干涉。

《红楼梦》| 为情自刎的尤三姐,其实是黛玉的一个副影

尤氏姐妹“淫奔不才”,如果有耻意,也应耻淫才对,为以前的淫奔行为感到羞耻,但她却是“耻情”,也就是为自己对柳湘莲的痴情而耻。爱一个人有错吗?有何可耻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常理,如果对一个人过于痴情而得不到回报,通常会产生两种情感,一是恨,二是悔,却不会有耻,那么这耻从何而来?为什么尤三姐会以自己的痴情为耻?

答案在黛玉身上,也就是说,作者写尤三姐这个人物,是为了表现黛玉,而表现黛玉的最终目的,是表现宝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尤三姐身上有很多黛玉的特质,她其实是黛玉的一个副影。

她们在婚恋上都是违反世俗的“自择”。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女孩是不可以主动求嫁的,哪怕是主动爱上男人也是受禁的。

黛玉对宝玉,是日久生情,原本只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自从共读西厢,便生出男女之情,并且希望能结成连理。

尤三姐对柳二爷湘莲的情感略有不同,他们互不认识,只是尤三姐看到了戏台上的湘莲,便认定她是那个值得自己相守一生的人——“素日可心如意的人”。

黛玉没有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思嫁之心,但紫鹃替她表达了,用试玉的方式。

作为与黛玉朝夕相处情同姐妹的人,紫鹃当然深知黛玉的心思。黛玉是大家闺秀,哪怕逼死她,她也不能主动说出口,紫鹃就需要在关键时刻起到替主子传情达意的作用。

《红楼梦》| 为情自刎的尤三姐,其实是黛玉的一个副影

尤三姐的思嫁之语,也是被逼出来的,只因贾琏娶了尤二姐,想着这个小婊子太过泼辣,“留着他不是常法子,终久要生出事来”,于是商量着要把她发嫁,尤三姐这才说出了藏在心里五年之久的爱情和爱人。

黛玉此生,不会再嫁别人,这是可以肯定的;尤三姐自从把柳湘莲放在心里,就“不会朝更暮改的”。如果永远等不到对方的回应,那就用一生来等待,“若这人死了再不来了,他情愿剃了头当姑子去,吃长斋念佛,以了今生”。

自择然后坚守,这是黛玉和尤三姐的共同之处。

她们都有淫奔行为,一为身淫,一为意淫。

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说他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把宝玉吓一大跳。

我说黛玉有淫奔行为,同样也是能把人吓一大跳的说法。

其实,只要结合警幻说宝玉之淫,就能理解黛玉的淫奔是怎么回事了。

为了让宝玉明白,警幻进入了深入剖析:“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

贾珍贾琏,即为“皮肤淫滥之蠢物”,宝玉的淫,是痴情。

尤三姐有着被人看不起的“淫奔”行为,因为她曾经与贾珍有染,是“皮肤淫滥”。

黛玉和宝玉是意淫,看起来好像比尤三姐高级,其实在世人的眼里,并无区别,因为私情属于贼情。

《红楼梦》| 为情自刎的尤三姐,其实是黛玉的一个副影

这一点,贾母曾经在大庭广众强调过:“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尤三姐的行为会被人耻笑,黛玉的行为如果暴露,同样会被人耻笑。

她们都爱上了自视过高的人,造成早逝的悲剧。

红楼的主旨之一,是表现“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即须眉男人不如裙钗女子,并且分别进行了对应,比如柳湘莲不如尤三姐,宝玉不如黛玉。

柳湘莲和宝玉关系甚好,应该属于密友圈,这个圈里人的共同特点就是自视很高。

《红楼梦》| 为情自刎的尤三姐,其实是黛玉的一个副影

这个自视很高,主要是指自以为不流俗,比俗人超脱,主要表现就是不走寻常路。别人都以考科举为正途,他们偏偏视科举为俗务,大有视金钱为粪土之态。

这一点,是通过秦钟临终前所吐露的:“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秦钟因自视过高,不但自误,而且误了父亲,误了小尼姑智能。

柳湘莲因自视过高,误了尤三姐之情,把她当世俗女子看待,让尤三姐的五年痴守付诸东流,以死断情。

宝玉因自视过高,误了黛玉的花期,让黛玉在守望和等待中哭干了眼泪,全身衰竭而死。

《红楼梦》| 为情自刎的尤三姐,其实是黛玉的一个副影

柳湘莲因尤三姐之死,也和秦钟一样彻悟自视过高,“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跟随空空道人出家去了。

由此可以推断,未来宝玉出家,和柳湘莲有类似之处,也因彻悟自视过高,误了痴爱他的黛玉,悟了姐姐妹妹,误了整个家族,然后悬崖撒手而去。

她们都有着红拂女的思想,都愿意为爱付出一切。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以为尤三姐思嫁柳二郎是高攀,这其实是先入为主把柳湘莲摆在了主观的高度。

其实,摒弃主观,深入原文,会发现尤三姐嫁柳湘莲,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是最坏的选择。

在女人无生存自主的年代,女人嫁夫,主要解决生存问题,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尤二姐嫁了贾琏,贾珍对尤三姐舍不得放手。如果尤三姐提出要做贾珍的二房,日子会比二姐好过,毕竟大房是尤氏,虽无血缘,也是姐姐,尤氏又是个顺夫之人,贾珍的姬妾个个都生活得毫无压力。

《红楼梦》| 为情自刎的尤三姐,其实是黛玉的一个副影

柳湘莲又是什么条件呢?“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五毒俱全,一个除了正事啥事都干的小混混,穷得“一贫如洗”还没有生财之道。要嫁给他,吃饭都成问题,如果不跟着他到处流浪,那就只能独守空房还得自己寻活路找衣食来源,这跟独身没什么区别。

但尤三姐看中了他,就像红拂女看中了穷途中的李靖,相信这个男人是会有一番作为的,愿意陪着他一起吃苦奋斗。

黛玉也有尤三姐的这种想法。

聪慧的黛玉,经历了紫鹃试玉之后,非常清楚他和宝玉的婚事很难有好结果。在这样的大家族中,婚事由不得他们自己作主。在这一点上,远没有红拂自由。所以,黛玉在感慨之下写下了《五美吟》,并把自己对自主婚姻的向往写进了《红拂》里。

选择往往伴随着舍弃,红拂夜奔李靖,就意味着放弃了杨司空府的优裕生活。如果黛玉和宝玉私奔,也得放弃贾府的优裕生活。

她的健康状态不允许,但这并不代表她不想去做。

这种想法很大胆,刚强如探春也想离开贾府,但她却不敢以女儿身离开,“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立出一番事业来”。

尤三姐做了黛玉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因为尤三姐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她的性格更豪爽,不会瞻前顾后,不会有那么多心思。

但是,做了的结果却是“不期君果冷面冷心”,柳湘莲离李靖的境界还很远。

如果黛玉有勇气向宝玉提出私奔,宝玉会是什么态度呢?应该不会比柳湘莲好多少,要他舍弃贾府的生活去过苦日子,他都不知道要怎么开始。

所以,尤三姐的“耻情而觉”,未来也是黛玉的“耻情而觉”,为这么多年所付出的痴情不值,因此而觉悟。觉悟之后,便是毅然离去,“与君两无干涉”。

黛玉为还泪而来,其实就是为情而生,岂知尤三姐不是为情而生?

尤三姐斩断了情根,回到了太虚幻境,成了警幻座下的仙子。

黛玉离去之日,也必将斩断情根,因为她是来还泪的,泪尽则情断,同样回到太虚幻境,成为警幻座下的仙子。

红楼“大旨谈情”,在尤三姐和黛玉身上体现的是痴情和绝情,情深之时痴情,情断之时绝情。

这两个女子因此而形象更加丰满高大,有痴心付出,有自我觉醒,也有拿得起放得下的豪情。

这些,都是宝玉湘莲等自视甚高的男人所不及的,反而是这些女子用生命让他们省悟。

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就用文字为她们立传,让后人敬仰,同时警示世间须眉男子,不要等到悲剧发生再悟,不要负了这些女子的痴情

相关阅读:

《红楼梦》| 尤三姐和柳湘莲的良配姻缘,是被贾琏和宝玉毁掉的

《红楼梦》| 读《五美吟》,重新认识黛玉,这才是才女该有的样子

《红楼梦》:极疼爱黛玉的贾母,为何迟迟不为宝黛完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