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观念害了你:我们该走什么样的办学之路

 张福涛lu70kpm9 2019-07-03

——初二教师会发言

这几天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中考,不同的人在说不同或相同的事。

昨天下午我发个朋友圈:“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前天听说一个初中孩子的情况,因为爱阅读,语文很好;因为喜欢钻研,数学也好;因为善于观察,物理挺好;但认为英语没大用处,不想学;因为被迫训练,体育不好。更特别的是善良、敏感和执着,比如,捡了一只流浪猫,养了多年,养一对小仓鼠四年,房间到处都是他养的多肉植物,据说很有名,喜欢做各种菜。你说,这孩子是不是很好?!但是在现在的中考形势下,家长很焦虑,搁谁也焦虑,因为英语和体育拖分啊!昨天也有个家长苦恼于志愿填报,因为体育比人少十几分,否则志愿就好填了,也能上心仪的学校。哪里出问题了呢?当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出问题了。家庭教育理当培养心智健康、善良阳光的孩子,却只要总分不及其他;学校教育理当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合格公民,却一味为了分数拼杀;社会舆论理当为教育解压,给学校、老师、学生松绑,却拼命炒作学霸之类看看以往的调查研究报告就会发现,所谓这类人群大多尔尔。兴趣是人成长的最大动力,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发现并呵护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可能比什么都重要!

前天初二教师会上,因为他们将要升入初三,我谈到一些观点,蕴含着我们对教育的思考,譬如,思维决定行动,办学必须面向每个人,而不是少数人,我们决不能为了少数学生而放弃一部分学生,闪光个别学生而暗淡绝大多数。再譬如,就考试而言,什么都别说,除了用成绩说话,而这个成绩好坏关键在于两项指标,其一是各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分数线,这考验整体优秀品质和办学水平,其二是人均分,这考验整体合格品质、办学良知和教师良心。至于极少数顶尖学生那是偶然,源于积淀,相信水到渠成。

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真正做教育的人要远离浮躁,矢志不渝;真正做教育的人必然经得起敲打,也耐得住寂寞;真正做教育的人使人心胸开阔,并有所寄托。

优秀教师既照亮别人,也展示自己;既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也让自己走向成功。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都是乐观主义者和无悔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坚信为孩子付出的努力会对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教师感到满足和快乐的不是个人的能力和荣誉,而是学生的成功和成绩,以及他们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在优秀的教师看来,教学马虎不得。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情,对学生高度负责。

1.强化人文关怀意识

我们要理解、激励和调动学生,培养其高远志向、高昂志气和高雅志趣,进而用自信战胜困难,用知识改造命运,用精神创造奇迹。对问题学生,我们要生活上悉心指导,思想上耐心开导,学习上热心指导,心理上细心疏导教师善待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激励学生。优秀教师善良中蕴含着宽容与大度,善良中蕴涵着理解与尊重,善良中包含着仁爱与慈悲。

2.强化奉献意识

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奉献,奉献精神是支配教师一切行为的灵魂。教师始终是决定学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最重要因素。优秀的教师都持有一个共同的观点:自己所做的一切关乎整个社会的健康和幸福。

3.强化创新意识

优秀教师具有创新品格。具有创新品格的教师,喜欢挑战性工作;喜欢尝试困难和复杂的工作;追求高远目标,不怕挫折;善于接受新事物,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敢于标新立异;富于想像,自信心强,具有竞争意识。

4.强化学习意识

优秀教师尽职尽责,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学习如果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它可能就是一种劳役;学习如果是一群人的事情,它会变成一种乐趣;当学习成为每个人的事情时,它就会成为一种甜美的生活。”我们全体教师要通过学习来改变观念,增加职业危机感;通过学习来充电,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通过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把学校变成学习型的团队,教师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5.强化责任意识

我们要探索新思想,尝试新变革,寻找有助于鼓励、激发学生的新方法。不断学习和阅读,始终保持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情和责任感,在自我提升中唤醒自我责任感,在实践感触中唤醒社会责任感。最高效的教师是那些把变革视为教学手段,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的人。大多数学生是否喜爱某一学科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6.强化个体意识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公平厚爱。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师就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和力量。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愿意接受美好的事物。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关怀教育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要让课堂换发生命活力,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7.强化合作意识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我们应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要让我们的工作能够再上一个台阶,就需要养成研究的习惯和眼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发现这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不应忽视的,要使教育教学的水平不断提高,就需要我们深入其中,潜心研究,系统梳理,不仅是行动者,更应该是行动研究者。

教师要研究课标评价建议及考试说明,把握评价要求;研究考题,研究评分细则,把握评价趋向;研究学生,明确层次及存在的问题;加强备课组的研究,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要注意学生层次,把握好标高;重视巩固学额、切实导优辅差,全面提高各层次考生成绩;注意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注重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注意后期考场答题技巧的指导,强化得分意识;注意逐渐限制学生训练时间,增强学生答题的时间意识;注意学校与家长的紧密联系与配合。

优秀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相互鼓励、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着不断前行,把教和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用心血和智慧创设的环境中,展现和发展他们的才智和潜能;教师不断为学生新的探索和成功所感染,鼓起超越自己、进一步前行的勇气,为自己和学生找到新的目标。教师的幸福应该是不断地被学生超越,又不断地超越自己。

优秀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性格只能由性格来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来涵养。因此,比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道德水平、生活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和所学知识的联系;比提高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成功或失败的成长体验及对这种体验的反思。

学校要从毕业班教育教学的需求出发,会适当调整初三的师资配备,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把优秀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和有潜力的新教师安排在初三教学的第一线。希望老师能欣然接受,如果你带倒一的班,就只有一个方向,进步。还能再差吗?要心顺万事,万事顺心是骗人的,只有心顺万事才是最好的。教师要心态阳光,上善若水,要用最柔软的心,你看水,任何东西扔到水里,什么都能接受。适当的教师调整,原来不够稳定的班级逐步稳定,成绩不断提升,同类班级差距较大的学科差距逐步缩小,最后到没有差距,甚至超过原先领先的一些班级。

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