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外交官——远端独穴逞英豪

 肖荣先生 2019-07-03

远端独穴逞英豪       

一位旅比中医师对他早年援外非洲的回顾(六)

 比利时仁济医药中心 王仲彬

援突期间,我们曾经十多次进出突尼斯总统府,为时任总统的亲属出诊治病,取得佳效并赢得“医生外交官”美誉。不过,针灸医疗队日常面对的病人更多的是那些来自突尼斯各地的各阶层民众。而我们所接诊的自然多是那些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也治过不少疑难病证呢!更值得一提的是,援非那些年,我还曾采用远端独穴的单针疗法,一次性缓解甚至一次性治愈过许多急性痛证,获得过啧啧称赞。

斯事已远,可历历在目,犹如发生在昨天;忆来更觉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真可谓:远端独穴奏奇效,巨刺单针逞英豪。

一、腰部扭伤验案

急性腰扭伤,民间俗称“闪腰”,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本病多见于青壮年、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而其病程则有长有短,病情也有轻有重。临床上理当积极治疗,须知此病并不可小觑。而远端独穴疗法常能出奇制胜,甚至可达出神入化之效。

记得在1997年12月的某一天,那时我刚到突尼斯执行援外医疗任务不久,正踌躇满志着呢,就遇上一位严重的急性腰扭伤病人。他叫穆罕默德,3天前不慎把腰扭伤了,疼痛难忍,无法行走,甚至难以起身去行大小便,痛苦异常。他先是找西医求治,可西医大夫并没什么好办法,只是嘱咐他卧床休息两周再说。万般无奈之下,家属搀扶他来找中国医疗队。我对病人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病人腰部两侧肌肉很紧张,压痛很明显,腰部转动不灵活且疼痛难行,下蹲或起立时更感到疼痛难忍,也难以仰卧或俯卧于治疗床。怎么办呢?思索片刻后,我决定采用远端独穴的单针刺法来进行治疗。

我先给病人做出解释,让他放下心来,并让该病人坐好;然后取出银针一枚,选择在处于前臂远端的外关穴进针,依“天、人、地”三部循序深入,实施强刺激,每部捻针约2 - 3分钟。同时要病人作深呼吸配合。几分钟以后,随着对银针的捻转,穆罕默德顿感腰痛明显缓解,全身逐渐轻松。

此后,又让病人起立下蹲,并叫他摇动腰部,且不时倒着走动。大约30分钟后,病人自觉腰痛尽失,神清气爽,诸症痊愈。穆罕默德是哭着被人搀扶进诊室的,而自行离开时却满脸挂着笑。他一个劲地拱手道谢,连声说道:“感谢真主,感谢真主!”他还紧盯着我手上的银针问:“是真主派你们来的?”“你那针尖上有什么神药?”我不是伊斯兰信徒,怎么与真主扯上关系啦。我不知怎么回答他才好,只是取出银针让他反复察看,直到他确信针灸针上什么也没有,然后才告诉他这就是中国传统针灸医学中的远端独穴疗法。这次针灸的速效让穆罕默德牢牢地记住了“外关”这一神奇穴位。

大约三个月后,这位穆罕默德先生又兴冲冲地找到我,并带来了他的自家兄弟,说要让我也给针针“外关”穴,并当场对他兄弟夸口说:“等会王医师一针外关,你的腰痛就会马上好起来。”他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通,我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只是从他兄弟的步态中看出其腰部似乎不够灵活。其实,我开头并没有认出这位穆罕默德先生,原因有三:一则先前我们只见过一面印象不够深,二则阿拉伯成年男子长相都差不多,三则在突尼斯名叫穆罕默德的男子更有成千上万。

我从他激情四射的比划和突尼斯式法语的陈述中迅速醒过神来,记起他就是那位急性腰扭伤的患者。亏他还记得前臂的穴位“外关”啊。我赶紧让他们安稳坐下,听他们娓娓道来。原来他那兄弟在此前一天的晚上,在家淋浴时不慎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居然把腰给闪了。当即出现腰部疼痛难忍,以致整夜都没有睡好。这不,他哥哥穆罕默德闻讯赶紧驱车送他到针灸中心找我求治来了,并再三恳请要我给立即扎扎“外关”呢。面对这样的热心病友,我禁不住哑然失笑呀。

一番体检下来,我发现穆罕默德弟弟的腰部两侧肌肉倒是不太紧张,压痛也不明显,反而在腰部脊柱正中及偏右侧压之痛甚,且在俯仰弯腰时疼痛更剧烈。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仍然可采用远端独穴的单针刺法,只是选穴得做出适当调整。在穆罕默德热切的目光中,我取出一枚针灸针,在患者左手后溪穴进针,并向劳宫穴透刺。当时,我并没有过多理会穆罕默德惊愕夸张的神情,而是持针持续捻转,同时令病人做大幅度呼吸动作配合。

大约五分钟后,病人顿感腰部疼痛缓解;继续持针提插捻转,且让病人做些腰部俯仰或转侧动作,接着又扶他慢慢地起立坐下,后又让他在诊室里缓步前行或向后倒退等。如此行针加运动约40分钟后,病人腰痛尽愈,俯仰自如,开心而泣。只见那穆罕默德先生一脸的疑惑,问我为什么同样的腰扭伤,选穴进针并不一样,还居然都有神效。我当时也没有功夫跟他多做解释,只跟他说了中医有着“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其实,两例腰扭伤之所以“同病异治”,关键在于其病机病位有所不同。

 二、急性落枕验案

 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而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常为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并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项背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会使头部歪向病侧,部分病例可呈进行性加重,甚至累及肩部和胸背部,可致病患者寝食难安,痛苦异常。

记得曾有一位蒙杰·斯利姆医院的女医师不慎患落枕三天了。颈项肩部疼痛酸胀,局部僵硬不舒,证候与《伤寒杂病论》中“项背强几几”的描述非常相似。兼有夜睡难眠,心烦不安等症状。服用止痛片多次并做了两次理疗,症状均无明显缓解,故特来找我看看。我询问了女医生病情,也做了相应诊察,发现她的颈部正中处压痛明显,椎旁右侧似有条索状硬筋,按之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我决定采取远端独穴疗法来试试。于是取出一枚针灸针,在患者左手落枕穴进针,同样依“天、人、地”之序由浅入深,并在每部捻转留针数分钟,更令患者活动颈部,配合大幅度呼吸运动,并做咳嗽、吞咽、摇颈、耸肩等动作。

大约15分钟后,病人自觉症状大减,唯头颈项部俯仰时仍感有些疼痛。我将落枕穴的针灸针起出,又在患者左侧下肢绝骨穴进针,方法同前,一边捻转针灸针,一边令她缓慢俯仰颈部。后又继续留针,直到患者俯仰自如,落枕诸症尽愈,让女医生称奇不已。随访一周,未再有颈部不适等感觉。可贵的是:这位女医生从此笃信中医针灸,并不时推荐病人来诊。此又要引出另一段佳话了。在此,恕我暂且按下不表吧。

说到远端单针治落枕,另有一例更加生动传神,似更值得回顾。那是在1999年9月的一个晚上,我们的驻地突然来了一位马姓旅突华侨,说他患落枕一天,痛苦异常,特来求治。这位马先生年龄大约30岁,我们相识已经一年多了。平日并未见他患过啥病,怎么突然头向一边歪了。我赶紧趋前细瞧并问个究竟,结果却让人大笑一番。原来,马先生前一天从首都突尼斯市( Tunis )开车前往中部重镇苏塞市( Sousse )出差办事,并落宿于该地。由于当时气温尚高,宾馆又无空调,因此,他睡觉时只好打开窗户透凉。谁知夜间一阵海风吹来,不慎受凉,晨起即感颈项不舒,难以转侧,疼痛难忍。尤以颈部左侧痛甚,头颈被迫歪向左侧,痛连肩背。按计划他当天办完事后得赶回首都呀,可这歪头斜颈的还怎么开车呢?

大家想象一下吧:一个人开着车,颈项肩背疼痛剧烈,头颈转动不灵活,头颈歪向左侧,眼睛难以直视,也难以正常察看仪表盘及后视镜,而路程又长达150公里,高速路上还有最低行驶速度要求等等。这情景似乎多少有点恐怖吧!亏马先生他艺高人胆大,歪头斜颈地驱车上路,小小心心地掌握方向盘,150公里花了将近四个小时,总算让他给平安开回来了。据说,在高速路上他还因行驶缓慢被路警拦下盘查,然后在路警车引导下驶离高速公路。而在高速路收费站,他那怪异模样又让收费员再三打量,瞧她那夸张神情就像见到一个天外来客似的。

马先生一边呻吟一边诉说,偶尔还笑上两声,只是这笑声可真像哭似的。检查后发现:病人颈项肌肉紧张压痛,左侧更重,局部稍有肿胀,左右转侧时疼痛明显,以致令患者不敢转动。此应为感受风寒后所致落枕。仍然可试用远端独穴之法,我取出针灸针一枚,在病人右手外关穴进针。同样按“天、人、地”三部依序深入,每部捻转约两分钟,并令患者做大幅度呼吸运动配合。数分钟后,患者即感疼痛减轻,颈项转侧也有改善。此后,我又领着病人在院子里散步,让他适当做些下蹲起立咳嗽摇颈等动作,并不时地做些提插捻转运针手法。如此,留针约四十分钟,患者自觉症状全消,头颈项转动灵活自如。如此,落枕一次性治愈,马先生开心不已,大赞针灸神奇。随访一周,再无任何不适。

三、胸部岔气验案

“岔气”,又称急性胸肋痛,指运动时特别是跑步中,胸肋部突然产生的疼痛。亦常见于举重、推车、跳跃、攀高、挑抬或搬运重物时,用力过度或不当时。而岔气多发生在右下肋部。实际上,岔气就是一部分帮助呼吸运动的肌肉出现痉挛性收缩所造成的急性胸肋痛 。

  话说当年我担任针灸医疗队队长,经常得与针灸中心所驻的蒙杰·斯利姆医院的后勤部门打交道,比如修理电针、神灯等等。由此,我也认识了后勤部门许多技工包括后勤科长哈伊姆先生。他们对我总是十分友善乐意帮忙的,尽管效率往往并不太高。而他们自己若有什么伤痛风寒之类,也会直接找我针灸治疗解决。有时,我随手送给他们一小瓶风油精或一小盒清凉油,常会让他们激情地与我行贴面礼三次,并虔诚地“感谢真主”一番。

记得在2000年2月的某一天,好像是中国春节假后第一个工作日的上午,后勤科长哈伊姆先生不约而至,说要请我帮忙解除他的痛苦。原来当天早上,因工作上的急事需要他赶紧去处理,于是哈伊姆科长就匆匆忙忙地跑了起来。可没跑几步,就突发胸肋部疼痛,呼吸时疼痛加剧,甚至不敢起坐咳嗽喘息,令人感到憋屈难受。他只好慢慢地返回办公室,然后把事情交给下属,而自己则静坐休息起来。一个小时过后,诸症不见减轻,且有越来越重之势,而科长之责又不允许他放下工作休假。科里有一堆的事要处理,可偏偏得了急病。这让他不免心烦意乱,痛苦不堪。此时,他突然想到了中国针灸想起了我,期待我用神奇的针灸帮他尽快解除病痛。

于是,他顾不上打电话预约就直接来到针灸中心找我。由于当天病人很多,各个诊室都排得满满的,因此,我就在候诊大厅给他检查起来,发现他整个上半身都不够灵活,而右胸肋部触痛更为明显,初步考虑为“岔气”,并自信远端独穴可奏良效。为了迅速缓解哈科长的病痛,我只好当着所有候诊病人的面,给他做起治疗起来。只见我手持一枚针灸针,选择哈伊姆先生左手上的内关穴进针,照样依“天、人、地”三部循序刺入,每部捻转约两三分钟,同时令患者做深呼吸配合,并让他在那走动走动。此时,候诊室里的不少病人纷纷起立,好奇地围观起远端独穴单针技法来。

约莫过了十分钟,哈伊姆科长在我的指令下使劲咳嗽了几声,我乘势将针灸针依“地、人、天”三部从深到浅地快速拔出。此后,哈科长先是转动了几下上半身,自觉痛苦尽除,然后将我顺势紧紧地拥抱起来,并行贴面礼连续达四次,更激动地高呼:“感谢真主!感谢真主!感谢真主!”与此同时,候诊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哈科长的“岔气”,居然一针而治愈。你说神奇不神奇呢?

结语

远端独穴疗法是一种独特的针灸疗法,历来为许多临床专家所津津乐道。其治病原理早在《素问·缪刺论》和《灵枢·官针篇》中就有所揭示。而后世医家的相关临床实践则更是异彩纷呈,丰富多彩。

而远端独穴疗法的取穴规律则可参照《黄帝内经·灵枢》中的巨刺法。《灵枢·官针篇》指出:“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由此可知,巨刺法是一种采取“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来治疗病证的方法。取穴多在肘膝以下远端位置。临床上,不少急性痛证都可在这里找到相应的速效穴位,绝不仅仅限于腰扭伤、落枕及岔气等几种。

在临床针灸治疗非器质性急性痛证时,我常以远端独穴巨刺单针的刺法, 配合呼吸补泻针法及动气针法, 多能迅速取得良效,甚至可达到一次性治愈。我个人之所以对远端独穴疗法情有独钟,是因为曾受教于针灸临床指导老师刘敏勇主任。

刘老师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主任中医师,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且善用远端独穴疗法。他曾先后赴非洲参加援外医疗队两次,均取得优良业绩。而在我赴突尼斯援外医疗之前,他还特意赶来将他先前援外乍得的医疗经验传授于我,并建议我可大胆试用远端独穴的巨刺单针疗法。而这一神奇的巨刺单针疗法,后来果真让我在援外医疗中大展风采,并让我在今天的针灸临床上依然获益良多。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敏勇 单针远道取穴治疗急性痛症60例 江西中医药 1994年第2期

作者:王仲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